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611篇
化学   1099篇
晶体学   79篇
力学   83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271篇
物理学   588篇
无线电   12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烯烃聚合数学模拟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烯烃聚合微观形态和宏观反应器数学模拟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烯烃聚合过程数学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Acoustic emission during sub-Tg annealing fort amorphou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sheet quenched from melt has been observ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xture and glass transition of annealed specimens have been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some of PET chains change from non-equilibrium state to equilibrium state during sub-Tg annealing, which leads to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specimen. When the level of internal stress approaches to the limit, the acoustic waves are emitted due to sudden releasing of stress and the micro-defects are for-med.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the causes the los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to an-nealed specimens.  相似文献   
23.
采用金属镍为“牺牲”阳极,首次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化学溶解金属镍一步 制备了纳米NiO前驱体Ni(Oet)2,Ni(Obu)2,Ni(Oet)2(acac)2,Ni(Obu)2(acac)2 [acac为乙酰丙酮基].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 进行表征。同时讨论了影响电合成镍醇盐及其配合物的关键因素。实验表明,防止 阳极钝化,温度控制在30-40℃,采用有机胺溴化物为导电盐,可以提高电合成效 率。  相似文献   
24.
电化学合成铜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金属铜为"牺牲"阳极,首次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化学溶解金属铜一步制备了纳米CuO前体Cu(OEt)2, Cu(OBu)2, Cu(acac)2, Cu(OEt)(acac), Cu(OBu)(acac) (acac为乙酰丙酮基).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进行表征.同时讨论了影响电合成铜醇盐及其配合物的关键因素.实验表明,防止阳极钝化,温度控制在30~50 ℃,采用有机胺溴化物为导电盐, 电极电位控制在0.8~1.2 V之间,可以提高电合成效率.实验同时表明Cu(acac)2, Cu(OEt)(acac), Cu(OBu)(acac)可作为制备含铜纳米材料前驱体.  相似文献   
25.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MCl2(M=Co or Cu), NH4VO3, and 1,10-phenanthroline-5,6-dione(pdon)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duplex coordination polymer [Co(bpdc)(H2O)3]·H2O(bpdc=2,2′-bipyridine-3,3′-dicarboxylate) and a chain-like coordination polymer [Cu(bpy)V2O6](bpy=2,2′-bipyridine). X-ray single-crystal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transition metals, the organic reagent pdon was transformed in situ into bpdc and bpy, respectively. Mechanism of the in situ ligand synthesis reaction has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和二苯并噻吩(DBT)在CoMo/γ-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研究发现4-MDBT在CoMo/γ-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且两者反应速率相当;DBT在 CoMo/γ-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MDBT分子位于4位的甲基阻碍其在催化剂表面通过硫原子的端连吸附,从而降低了其直接氢解脱硫路径的反应速率,因而也降低了其总的加氢脱硫转化率。反应压力降低,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反应速率明显下降,而其对氢解路径影响较小,但效果却与加氢路径相反,反应压力对4-MDBT转化率的影响大于DBT。反应温度对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和氢解路径都有明显影响,但是对DBT加氢脱硫反应中氢解路径的影响小于加氢路径,而对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氢解路径的影响稍高于加氢路径,4-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相连苯环的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27.
The synthesis of novel nucleoside analog (3R)-2,3-dideoxy-3-(N-hydroxy-N-methylamino)-L-arabinofuranosyl uracil was studied. A twelve-step synthetic route, started from L-ascorbic acid, was designed, and the final product was obtained in 20.8% yield.  相似文献   
28.
煤层气(矿井瓦斯)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非常规气体. 作为可得的清洁能源,它的利用被认为是节能和经济的选择. 在本工作中,非金属原子X(X=H,O,N,S,P,Si,F,Cl)修饰的石墨烯(Gr)被用来代表具有结构异性的煤表面模型.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煤层气组分Y(Y=CH4,CO2,H2O)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Y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 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共同表明了这种弱的相互作用.其中,H和Cl对CH4的作用较大; N、O、F、Cl对CO2的作用较强; N,Cl对H2O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吸附能大小依次为:H2O>CO2>CH4. 因此,在CH4富集的煤层里注入H2O或CO2可以与CH4形成竞争吸附,进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 本工作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下煤层气与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详情,并为煤层瓦斯的开采与分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9.
单向应力条件下松弛时间率相关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向拉伸实验研究和内变量理论 ,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的一维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 .对两种粘弹性材料 ,即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作用下的拉伸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速率相关 ;对材料的应力应变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 ,材料的松弛时间具有很强的应变率相关性 ,当应变率发生数量级变化时 ,材料的松弛时间也发生数量级的变化 .采用内变量理论 ,导出了在单轴应力条件下松弛时间率相关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的迭代形式 ,并给出其收敛条件 .当采取一次迭代形式时 ,本构关系退化为松弛时间率相关的Maxwell模型 .数值拟合的结果表明 ,一次迭代形式的本构关系就可以很好地拟合和预测实验结果 .  相似文献   
3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Zn6(bta)4(2,2′-bipy)3](H3bta=1,3,5-苯三乙酸;2,2′-bipy=2,2′-二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714(4)nm,b=2·4391(5)nm,c=1·7120(3)nm,β=104·39(3)°,Z=4,V=7·165(2)nm3,Dc=1·722g/cm3,μ=2·065mm-1,F(000)=3768,R1=0·0645,wR2=0·1424.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