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62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75篇
无线电   15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离子减薄诱发的Zr65Al7.5Ni10Cu17.5块状非晶晶化相的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锆基块状非晶合金晶化行为,对分别经双喷电解减薄加离子减薄和单纯双喷电解减薄制备的电镜样品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离子减薄会导致该合金晶化亚稳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衍射强度比偏差Δ(I/I∞)和衍射峰位偏差△2θ对Seemann-Bohlin准聚焦X射线衍射仪测量表面单层薄膜厚度误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低Δ(I/I∞)可提高膜厚的测量精度,在Δ(I/I∞)一定的情况下,按μρt[Sin^-1γ+Sin^-1(2θ-γ)]=1选择靶辐射和衍射晶面可使由Δ(I/I∞)导致的膜厚测量误差具有极小值;选择高角度衍射线有助于减小试样离焦引起的衍射  相似文献   
43.
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ACLERDBMS已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本文对ORACLERDBMSV6.0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数据库规范化设计、数据参数调整、SQL优化等优化系统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用热分析法仔细地测定了邻、对位氯甲苯和邻、对位硝基氯苯两个系统在不同组成时的步冷曲线,并进行了结晶试验,从而确认它们都属于简单的低共熔型相图,而不是一个有最低凝固点的完全互溶固溶体相图。文中还根据这类异构物的物理和热力学特性,解释了实验观察到的相图特征。  相似文献   
45.
基于路径建模方法及大理白族自治州12个县市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大理州居民幸福感结构方程模型,对大理州居民幸福感进行测评分析.研究对幸福感测评体系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居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MB-OFDM UWB系统中高吞吐率Viterbi译码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用于MB-OFDM UWB系统的高吞吐率低功耗Viterbi译码器结构.该结构利用基4蝶形单元的对称性,降低了Viterbi译码器的实现复杂度.采用SMIC 0.131μ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该译码器,在时钟频率为240MHz时,它的最大数据吞吐率为480Mb/s,功耗为135mW.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它的误码率十分接近理论仿真值.该译码器可用于MB-OFDM UWB系统以及其他高吞吐率低功耗的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47.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第二大由单一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致死性疾病,致死率仅次于艾滋病.与疾病进展相关的代谢标志物的发现有利于病情的防治,而代谢组学研究则是发现代谢标志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与TB病人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还不多.该文利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病情程度TB患者的血浆代谢组进行了研究.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TB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均可明显分离.统计分析发现,缬氨酸、丙氨酸、肌酸和3-羟基丁酸等代谢物在TB各组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组;乳酸、丙酮酸、N-乙酰糖蛋白、亮氨酸和谷氨酸等代谢物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三羧酸(tricartexylic acid,TCA)循环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了代谢紊乱随疾病的逐渐变化过程.这些差异代谢物的变化表明TB患者体内能量代谢与糖酵解增强、脂肪酸生酮作用增强、TCA循环受阻、氨基酸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8.
根据液体混合的通用Gibbs自由能模型,导得了一个能满意地描述高分子溶液中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参数随浓度和温度变化的方程。它由焓贡献和熵贡献两部分组成,在形式上与Koningsveld-Kleintijen关系式相同,但它的熵贡献是浓度的复杂函数,而不象Koningsveld建议的是一个随意的常数。该方程能够很好地解释高分子溶液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了利用线形同轴耦合式微波等离子体CVD法在硬质合金微型钻头(微钻)上沉积金刚石涂层的初步实验结果.微型钻头的直径为0.5mm,其中WC晶粒的尺寸约为0.5μm.在沉积前,先用Murakami溶液(10gKOH+10gK3[Fe(CN)6]+100ml H2O)对微钻刻蚀10min,使其表面粗化,然后用硫酸-双氧水溶液(10ml98wt;H2SO4+100ml 38;m/vH2O2)对其浸蚀60s,以去除其表面的Co.在金刚石涂层过程中发现,由于微钻尖端在微波电磁场中产生较集中的辉光放电现象,因而在微钻尖端很难获得金刚石涂层.针对这种金刚石涂层过程中的"尖端效应",尝试使用了金属丝屏蔽的方法以改变微钻周围的微波电磁场分布,克服了上述金刚石涂层过程中的"尖端效应",首次成功地采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法在微钻上沉积了厚度为1.5μm的金刚石涂层.  相似文献   
50.
为考察金刚石形成氢终止表面的反应机制,采用微波氢等离子体处理以及电阻丝氢气气氛加热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光发射谱(OES)和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分别表征了微波氢等离子体中的活性基团和金刚石表面氢终止浓度.结果表明,微波氢等离子体环境下,随着衬底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的增加,温度至700 ℃ (800 W/3 kPa)时,等离子体中出现了明显的CH基团;相应地,金刚石表面氢终止浓度随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氢气气氛下电阻丝加热的方法同样形成了氢终止金刚石表面,表明微波等离子体处理金刚石表面形成氢终止主要源于由温度控制的表面化学反应,而非等离子体的物理刻蚀作用.氧终止金刚石表面形成氢终止的机制是表面C=O键在高于500 ℃时分解为CO,相应的悬挂键由氢原子或氢分子占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