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0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805篇
化学   1227篇
晶体学   72篇
力学   134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508篇
物理学   1013篇
无线电   259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13篇
  1963年   9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摘要:利用过渡金属镉(锌)盐与1,5-二(2-乙基咪唑)戊烷(BEIP)、5-羟基间苯二甲酸(5-OHH2IP)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d(BEIP)(Cl)2]n1)和[Zn(BEIP)(5-OHIP)]n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β=100.542(4)°。配合物1是由配体1,5-二(2-乙基咪唑)戊烷连接镉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而配合物2是由配体间苯二甲酸连接锌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通过1,5-二(2-乙基咪唑)戊烷连接成二维网络结构,进而通过氢键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配合物1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好的荧光性能,配合物2对甲基橙染料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2.
当使用液固溶法(LSS法)制备分散性纳米晶时,将传统油酸/油酸钠/酒精反应体系中的NaOH用氨水取代时,氨水将会与油酸形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铵,这样就可以合成各种超细分散性的REF3纳米晶(RE代表稀土元素)。在这种新的反应体系中,合成了平均直径小于10nm的YF3和GdF3超细颗粒,X射线与透射电镜测试表明YF3是正交相,而GdF3是面心立方结构,空间群为Fm3m,晶格常数为0.5829nm。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可检测到YF3:Yb/Er在515~570nm处有较强的绿色发光峰、645~675nm处有较强的红色发光峰,呈橙色发光。YF:Yb/Tm和GdF3:Yb/Tm样品在460~490nm处有较强的蓝色发光峰,而在800nm附近有更强的近红外发光峰。由于其超细的尺寸及红外上转换发光特性,合成的样品在生物成像,生物标签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以Mg-Al-NO3水滑石(LDHs)为载体,将5-氟尿嘧啶(5-FU)通过离子交换法插入其层间,得5-FU/LDHs缓释材料。并对水滑石表面进行弱酸预处理改性,利用XRD、FTIR、TG-DSC、SEM和零电荷点(pHPZC)等表征手段,考察酸预处理对水滑石表面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FU/LDHs的层间距从0.858nm扩大到1.064nm,层间5-FU2阴离子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以呈一定角度单层交替排列于层间。酸预处理的水滑石粒径变小,层板正电荷密度增大。5-FU的释放机理是物理扩散、离子交换和药物溶解等协同作用,酸预处理可提高水滑石的缓释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在四氯酸锌离子诱导下,五元瓜环能与钕离子构筑形成二维配合超分子自组装。在HCl介质中,Zn2+容易形成四氯酸锌离子,在其诱导作用下,钕离子和五元瓜环端口羰基氧直接配位形成二维超分子自组装体。结果表明锌离子作为一种结构导向剂在形成瓜环基超分子自组装体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酸碱滴定法间接测定重晶石中的硫酸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偏磷酸与重晶石在400℃时的复分解反应,将硫酸钡转化为聚偏磷酸钡,同时生成的H2SO4在高温下可挥发除去。在强碱性溶液和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聚偏磷酸钡转化为有确定磷钡比的磷酸钡。将磷酸钡用盐酸溶解后,在CaCl2存在下,以甲基红和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磷酸,以间接测定重晶石中硫酸钡的含量。本法所需时间6h,分析结果与标准方法(SN/T0480.5-95)吻合,RSD为0.33%-0.68%。  相似文献   
96.
以Bi(NO3)3·5H2O和Ti(OC4H9)4为原料,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技术,在负载有功能化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OTS)的FTO基板上制备了Bi2Ti2O7 薄膜。基板表面的亲水性测试表明,紫外照射使OTS自组装单层膜表面由疏水转变为亲水,实现功能化。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分别对Bi2Ti2O7薄膜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溶液浓度为0.02 mol·L-1时,所得Bi2Ti2O7薄膜均匀致密。560 ℃热处理1 h、厚度为0.4 μm的Bi2Ti2O7薄膜在100 kHz的介电常数为153,介电损耗为0.089。  相似文献   
97.
核糖在酸的作用下于甲醇中闭环得到呋喃核糖甲苷, 将其2,3-二羟基形成异亚丙基后, 与对甲苯磺酰氯作用生成5-O-对甲苯磺酰基-2,3-O-异亚丙基-1-α/β-D-呋喃核糖甲苷, 最后与取代哌嗪或吗啉反应, 再在酸的作用下除去2,3-保护基, 得到5-脱氧-5-杂环取代-1-α/β-D-呋喃核糖甲苷. 它们的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98.
使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MACE)法与水热法,改变贵金属粒子的刻蚀时间,制备不同n型多孔硅/TiO_2纳米线光阳极。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光阳极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多孔硅宏孔的尺寸会随着刻蚀时间延长而增大,由0.1μm变化到0.4μm,多孔硅表面长有TiO_2纳米线为金红石相及少量锐钛矿相。测试结果显示刻蚀35 min的多孔硅/TiO_2样品具有最高的减反射率,在模拟太阳光下具有较高的光电流(光电流密度)活性,且在1.5 V外加偏压下具有最高的光电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刻蚀35 min的多孔硅基底具有优异的减反射性能,同时多孔硅与Ti O_2纳米线复合形成光阳极之后具有异质结效应和窗口效应,使得多孔硅/TiO_2纳米线光阳极具有优异光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
俞瀚  黄清明  曹文兵  张新奇  俞建长 《化学学报》2013,71(12):1639-1646
引入In3+作为新的掺杂离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In3+与Er3+,Yb3+共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 通过XRD表征及Rietveld精修,SEM以及TEM研究了In掺杂引起的NaYF4形貌与晶体结构的变化. 通过发射光谱与发光衰减曲线表征了掺杂NaYF4的上转换发光性能,以研究晶体微观结构与上转换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随着In掺杂量的增加,立方相NaYF4的晶格畸变不断增强且发生由立方相向六方相的转变. 对于六方相NaYF4,其上转换发光强度随着In含量的提高不断增强并当In含量为3%时达到最大值. 该研究结果可以有助于设计与合成具有优良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0.
以氯化亚锡(SnCl2.2H2O)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前驱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微波水热法控制合成花簇状SnS微球。采用XRD和FESEM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正交晶系的SnS微晶,且结晶性良好;SnS微晶是由长方形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花簇状微球。通过改变CTAB用量,可以实现花簇状SnS微晶的形貌和尺寸的调控,并初步分析了其形成过程。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产物的光学带隙约为1.51 eV;室温光致发光光谱表明,产物在832 nm处具有近红外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