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419篇
化学   384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67篇
物理学   476篇
无线电   116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ARM和DSP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DSP与嵌入式处理器各自的优势及两者结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ARM与DSP通过HPI接口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给出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硬件连接,系统软件流程图.实验得到了清晰的图像,压缩比高达72.6,系统运行正常,对市场上视频监控系统的改进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2.
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21种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丽莉  王美飞  胡恩宇  刘晶  吴丽娟 《色谱》2013,31(11):1081-1086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21种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土壤中的酚类化合物,提取液经碱性水溶液分配净化,去除非酸性有机杂质,再酸化萃取酚类化合物,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以10 g土壤样品计,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1~0.06 mg/kg。实际样品添加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62.9%~111.4%,相对标准偏差为4.3%~24.0%(n=6),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结果表明:该法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好,可用于土壤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53.
报道了具有基极微空气桥和发射极空气桥结构的InP单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SHBT).由于基极微空气桥和发射极空气桥结构有效地减小了寄生,发射极尺寸为2 μm×12.5 μm的InP HBT的截止频率达到了178GHz.这种器件对高速低功耗的应用非常关键,例如OEIC接收机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  相似文献   
54.
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抗磁稀土配合物Ln(DTPA-BIN)(Ln=La,Y,Lu,Sc)的水溶液结构。^1H和^13C NMR谱的谱形特征表明,每一种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两种以上不对称的异构体,异构体之间的差别较小。并由Y^3 与Gd^3 离子半径的相似性推测出Gd(DTPA-BIN)的溶液结构。即DTPA-BIN分子提供8个配位点:3个骨架氮、3个乙羧基氧及2个酰胺氧,1个水分占据另一个配位点,从而与Gd^3 形成了九配位结构。溶液结构随中心金属离子半径不同而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5.
从铁状态的变化研究球性活性炭中孔形成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穆斯堡尔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添加二茂铁后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中孔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添加到酚醛树脂中的二茂铁在炭化阶段被还原为单质铁。单质铁对炭-反应有催化气化作用。在活化阶段,铁粒子周围的炭基体与水蒸汽的活化反应速率快,被刻蚀掉更多的炭,所以在其周围形成中孔。  相似文献   
56.
Carbon whiskers with new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when heating the milled graphit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EM) show that carbon layers are almost perpendicular to the growth axes of carbon whiskers.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pirals appear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hiskers. The structur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carbon whiskers is related to the trace amount of ZrC in the heated samples.  相似文献   
57.
鲁鸿  刘金宇  李红玉  许鹏飞 《化学学报》2018,76(11):831-837
近年来,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共催化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氮杂环卡宾通过与Lewis酸、Brønsted酸、Brønsted碱、氢键等不同催化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惰性底物的活性和催化体系的立体控制能力,该策略已经成为复杂手性分子骨架合成的重要工具.相对而言,由于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的强配位能力,其与过渡金属共催化反应依旧是氮杂环卡宾在共催化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性工作.目前,氮杂环卡宾在与钯、铜和钌的共催化反应中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配体和反应体系中碱性强弱的调控,可以有效实现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配位的可控调节,避免催化剂失活的同时提升反应体系催化活性.这一策略已经被成功用于一些活性分子骨架构建.本文将对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8.
以聚乙烯亚胺改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载体负载Ru(OH)_x得到负载钌催化剂Fe_3O_4@PEI@Ru(OH)_x.该催化剂在分子氧氧化醇-克脑文格尔缩合"一锅"串联反应中显示优良的催化性能,多种结构的醇被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醛进而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缩合生成相应的缩合产物.采用外磁铁可以很容易地将催化剂与反应混合物分离,实现催化剂的回收.然而,该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较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分析证明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钌的流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发现催化剂失活是由于反应过程中活性的Ru~(3+)被部分地氧化为非活性的Ru~(4+)所致.  相似文献   
59.
以烟梗丝、烟叶片和烟梗条等材料为模板掺杂过渡金属合成了一系列铈锆固溶体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法(XRD)、储氧量(OS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对铈锆固溶体材料进行CO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烟草模板制备的铈锆固溶体性能不同.以烟叶片为模板制备的掺铜铈锆固溶体具有极高的储氧量,高达2961μmol/g,但该材料催化氧化CO的活性并非最强.以烟梗丝为模板制备的掺铜铈锆固溶体在铈锆比为45∶45∶10时,对CO氧化有着很好的催化活性,起燃活性温度(T50)为91℃.  相似文献   
60.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而传统方法难以获得全面反映其所含成分随时间、品种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发生的变化信息,因此需要建立系统、全面的分析方法以进行整体物质基础研究。本研究开展了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的新疆一枝蒿植物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并将其应用于该植物不同组织器官代谢组的差异分析。重点考察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提取溶剂及比例、复溶溶剂比例、超声时间对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的影响,以代谢物覆盖度为主要指标选择了最优条件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采用上述前处理方法和LC-MS/MS分析方法,获得了新疆一枝蒿根、茎、枝、叶、花不同组织器官的代谢组信息,并构建多变量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发现花与其它组织器官的代谢组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数据库检索与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分析,获得差异代谢物的结构类型,包括61个黄酮类、97个一枝蒿酮酸衍生物、7个绿原酸类化合物及15个其它类型化合物。进一步采用聚类热图分析针对上述180个差异代谢物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进行表征,初步揭示了各类化合物在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布特征。本研究不仅为新疆一枝蒿植物化学成分的组织器官分布及其有效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为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品种改良以及合理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