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化学   392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77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99篇
物理学   496篇
无线电   9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空间高能粒子辐照航天器电子器件诱发的毁伤和热演化特征,直接关系到航天器的在轨安全运行和在轨任务的顺利实施。本文利用自行构建的飞秒脉冲激光辐照系统、激光诱发毁伤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读写系统和红外热成像系统,开展了不同激光输出重复频率、不同作用区域下辐照铁电存储器(FRAM)实验,获取激光辐照于铁电存储器被照面的稳态温度场和铁电存储器的暂态失效和永久失效出现时间,并观测了辐射效应对铁电存储器的毁伤效果,经MATLAB软件处理得到了激光辐照铁电存储器不同区域热演化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输出功率近似相同的飞秒脉冲激光辐照条件下,激光脉冲输出重复频率越低,诱发永久性毁伤出现时刻的时间越长,近似呈非线性增长;随着激光输出重复频率的增大,激光对铁电存储器的作用由激光电离存储器介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对铁电体自发极化的破坏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热辐射与热应力诱发的毁伤;当激光在器件表面产生的最高温度接近存储器最高工作温度时,永久毁伤的出现时间将显著延长。并通过对回归参数的计算和假设检验,给出了回归参数的置信度1-α为95%的条件下激光辐照区域1与区域2的最高辐射温度与激光输出重复频率的拟合关系式。  相似文献   
932.
光子增减叠加相干态在热环境中的退相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浩亮  贾芳  徐学翔  郭琴  陶向阳  胡利云 《物理学报》2013,62(1):14208-014208
研究了由光子增减叠加操作作用于相干态而得量子态的非经典性及其在热环境中的退相干问题.通过解析导出了Mandel's Q参数、光子数分布、Wigner函数等,讨论其非经典性.研究表明一阶光子增减相干叠加相干态在相空间总是取负值,只要满足条件∣2z* +α-α*∣2<1.基于Wigner函数的演化积分公式,解析地推导出了在热环境中Wigner函数的简洁表达式.研究首次表明:如果κt<1/2ln[(2(η)+2)/(2(η)+1)]得以满足,一阶光子增减相干叠加相干态在相空间最小值点处Wigner函数分布总存在负部.此外,根据Wigner函数负部体积讨论了其非经典特性.  相似文献   
933.
侧向压力对微结构光纤双折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理论上分析侧向压力对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双折射特性的影响,与其他报道中采用流体静压力来研究微结构光纤的双折射变化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在波长600~1700 nm范围内,沿微结构光纤慢轴和快轴的侧向压力所引起的光纤相双折射和模双折射的变化并不一致。此外,沿微结构光纤的慢轴和快轴的侧向压力对微结构光纤的相双折射压力灵敏度和模双折射压力灵敏度的影响也不同。该研究结果对于微结构光纤的设计、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尤其是多维光纤传感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4.
向已加入100mg氯化钠的5.0mL水样中加入由20.0μL四氯乙烯、1.0mL丙酮混合而成的分散微萃取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萃取相中环氧七氯的含量。在气相色谱分离中采用DB-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环氧七氯的质量浓度在0.5~2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μg·L~(-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81.6%~97.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4.6%~7.2%。  相似文献   
935.
合成了一种中位-苯甲酸基取代的氟硼二吡咯类染料衍生物(1)并研究了它的金属离子传感性能。在甲醇溶液中,染料1显示出显著的对汞离子具有选择性的"开-关"型亲离子荧光团响应,而对其他一些代表性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及重金属离子等都没有明显的荧光响应;同时染料1在对所检测的金属离子中,通过其溶液颜色的改变对汞离子显示出明显的选择性显色行为,以便实现对汞离子的"裸眼检测"。  相似文献   
936.
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黄瓜中链霉素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链霉素使Cd Te量子点荧光增强的特性,建立了以Cd 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检测黄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链霉素检测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链霉素的浓度在5.0×10-12~1.0×10-10mol/L范围与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0,检出限达5.0×10-13mol/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6%。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检出限低、简单快速等优点,用于黄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37.
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苯乙烯和α-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80℃下,采用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制备了pH敏感水凝胶P(St-DVB-MA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仪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及结构分析,研究了时间、pH、盐溶液对水凝胶P(St-DVB-MAA)溶胀行为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水凝胶P(St-DVB-MAA)溶胀率和离子吸附能力的关系,使用P(St-DVB-MAA)为基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合成废水中的锌离子进行了吸附试验,考察了离子交换性能。结果表明,P(St-DVB-MAA)具有较好的pH响应性,其溶胀率与离子交换吸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8.
SO42-/ZrO2催化剂上萘齐聚反应的结焦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仔细研究了萘关SO^2-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进行齐聚反应时的结焦规律。结果表明,这种结焦反应是一种自失活的催化反应,反应初期焦已大量生成,随后焦的生成量平缓增加。这种焦主要是以甲苯不溶吡啶可溶组分为主。含有较少量的吡啶不溶组分,烧焦反应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轻焦,易被氧化除去。焦的热解产物表现现较好的偏光显微形态。  相似文献   
939.
徐海云  冯翠兰 《应用化学》2011,28(7):739-746
由2-乙氧羰基-3-硝基-1,1,1-三氟丁烷(1b)与异氰基乙酸乙酯发生Barton-Zard反应制备2-乙氧羰基-3-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1)的过程中,分别用K2CO3和乙醇代替有机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和四氢呋喃溶剂,这种改进的Barton-Zard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价廉易得、溶剂毒性低和产率更高等优点。 另外,在3-硝基-1,1,1-三氟-2-丁醇(1a)通过乙酰化反应转变为中间体1b的过程中,用沸腾温度下的甲苯溶液与乙酰氯代替浓硫酸催化下的酸酐反应体系;合成化合物1b的最优化的反应条件被确定为:乙酰氯与反应物1a之间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3~3.5 h。 又根据改进的卟啉合成法,在低温下用过量氢化铝锂还原吡咯1,将还原所得的尚未干燥或储存的粗产物α-羟甲基-三氟甲基-4-甲基吡咯(1c),立即在未经处理的三氯甲烷溶剂中,以三氟化硼·乙醚(BF3·OEt2)为催化剂进行四聚化反应,然后用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氧化,合成出含三氟甲基取代的卟啉衍生物2。 研究发现,由化合物1c制备产物2时,用BF3·OEt2取代p-TsOH作为催化剂,在确定的反应条件下,能够将产物2的收率由14%提高至50%。  相似文献   
940.
李云 《科普研究》2013,8(2):21-25
进入到后工业时代,科学理论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动力,科学开始成为公众是非判断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科普事业得到了发展,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成为推动科普发展的新力量之一。本文试图从科学对公众影响的视角,针对企业科普内容设置的特点及科普内容与企业的关联性,分析企业科普内容中立性缺失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