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无线电   3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共存期。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了协议翻译技术、隧道类技术以及地址复用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1前言从目前国内几大运营商的建网模式来看,以ATM交换机组建的L2网络和以路由器组建的L3网络仍然是相互隔离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前者适合于开展服务质量和安全可控的专网业务,而后者更适合于开展互联网业务。近年来,虽然路由器组网中的服务质量控制技术,如区分服务(Diffserv)等有所进展,但其在可控性和严格的服务质量保证方面仍是与ATM等经典L2技术无法相比的。借助ATM自身具有的流量工程(TrafficEngi鄄neering)和严格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能力及技术本身的成熟性,运营商可以方便地开展大客户VPN业务,…  相似文献   
13.
IPv4向IPv6过渡方案中各种地址转换技术分析 在IPv4向IPv6过渡阶段,符合4—4—4、4-6—4、6-6—6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双栈技术、隧道技术等。在双栈网络,NAT444技术是一种解决IPv4公有地址不足的方案。隧道技术可通过DS—Lite和A+P等来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实时IP呼叫和多媒体通信是下一代网络(NGN)业务提供的重要方面。H.323和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都是实现VoIP和多媒体应用的通信协议。这二者是完全平行的,它们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致——构建IP多媒体通信网,但它们使用的方法不同,因此是不可能互相兼容的,二者之间只是存在互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运清  史凡  聂世忠 《电信科学》2012,28(7):119-123
针对当前运营商所关注的MBH网络的建设问题,介绍了需求分析、技术对比、难题攻关等,并结合现网试点情况全面剖析了PTN和IP RAN两种主流技术,指出了以IP RAN为代表推进多业务承载MBH网络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项目简介: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本项目属于电子与通信科学领域,基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国电信整合建设了覆盖全国范围,支持国内外跨地域接入的可运营、可管理的“新视通”视讯会议系统,其业务能力满足大规模公众运营的需求。在深入研究H.323与SIP视听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电信的现状和当前设备的实现情况,确定了中国电信视讯会议系统的全国联网技术方案,制定了详尽的业务和技术规范,指导相关厂家进行设备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级运营支撑系统,多管理域,一级视讯交换,全网…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TDM难以综合宽带业务和窄带业务,而不能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电信产业已全面停止对TDM产品的研发即是有力的佐证。而ATM缺乏业务并具有太高的技术复杂性,这基本上决定了ATM不会成为下一代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8.
赵慧玲  陈运清  孙琼  王茜 《电信科学》2010,26(8):119-123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共存期。然而,由于IPv4和IPv6的协议不兼容,导致IPv4向IPv6过渡时出现不同协议类型无法直接访问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介绍了常见的过渡技术,并分析了不同过渡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运清 《电信快报》2003,(7):3-6,16
1MPLS技术的背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综合IP与ATM两种技术的优势,采用简化的二层半技术来实现第二、三层的功能。它可在同一网络平台上支持话音、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应用,无需针对不同应用采用不同的网络平台、传输机制、路由协议和地址分配方案。此外,在体系架构上,MPLS技术能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质量(QoS)和流量控制机制。在MPLS网络平台上,通过标签互换机制可建立灵活的服务类型: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点和多点到多点,其组网灵活性和兼容性优于传统纯IP网络和ATM网络。从运营商今后的整体网络定位和业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3G业务部署所面临的端到端承载问题,从3G业务对承载网络的要求出发,以WCDMA R4为基础,探讨了3G承载需要重点解决的设备接入、QoS保证、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对3G承载网的演进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