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化学   23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136篇
无线电   5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41.
用真空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Zr1-xScxMn0.6V0.2Ni1.2Co0.1(x=0~1)AB2型储氢合金,研究了Sc元素替代Zr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气态储氢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r1-xScxMn0.6V0.2Ni1.2Co0.1合金主要是由FCC型C15相、CsCl型结构的(ScZr)Ni相和少量的Ni10Zr7相组成,随Sc含量的增加,C15相丰度逐渐减小,(ScZr)Ni相丰度逐渐增加,当x=0.2时Ni10Zr7相基本消失;Sc元素对合金的首次气态吸氢动力学行为影响较大,随Sc含量的增加,合金吸氢动力学性能逐渐变缓,但吸氢容量逐渐提高,直至达x=1.0时的最大吸氢量1.87%;Sc元素对合金吸氢PCT曲线平衡氢压的影响规律不明显,随Sc含量增加,合金氢化物的形成焓ΔH从-26.66 kJ.mol-1逐渐减小到-8.14 kJ.mol-1。Sc元素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提高放电容量,随Sc含量的增加,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从x=0时的350.3 mAh.g-1增加到x=1时的429.8 mAh.g-1,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电极容量的保持率S100随Sc含量增加而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42.
对七水合三氯化铈-碘化钠(CeCl3·7H2O-NaI)化邻氨基苯硫酚、对氯邻氨基苯硫酚、间氨基苯硫酚、对氨基苯硫酚和对甲基苯硫酚与α,β-不饱和酮(1a~1o)的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eCl3·7H2O-NaI-SiO2复合催化剂能有效催化邻氨基苯硫酚及对氯邻氨基苯硫酚与α,β-不饱和酮(1a~1o)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即n(CeCl3·7H2O)∶n(NaI)∶n(α,β-不饱和酮)=1∶2∶2,m(CeCl3·7H2O)∶m(SiO2)=1∶1.6,三氯甲烷作溶剂,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2 h,反应可达到中等产率(43.1%~58.8%).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基本稳定.此外,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43.
金属锂具有电位低、比容量高等突出优点,是极具吸引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存在枝晶、死锂、副反应严重、库伦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金属锂负极的成核是电化学沉积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锂在集流体或导电载体上的均匀成核和稳定生长对于抑制枝晶死锂、提高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从成核机制与载体效应的角度概述了锂金属负极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锂成核驱动力、异相成核模型、空间电荷模型等内容,分析了锂核尺寸及分布与过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关系,并通过三维载体分散电流密度、异相晶核/电场诱导成核、晶格匹配等方面的研究实例讨论了载体修饰对锂负极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44.
水杨羟肟酸对氟碳铈矿的捕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通过浮选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研究了氟碳铈矿的可浮性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制。当水杨羟肟酸浓度为5×10-4mol·L-1时,氟碳铈矿在pH=7~10较宽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可浮性,与矿物表面的稀土阳离子的水解产物种类及其浓度有关。pH=8~9范围内,稀土阳离子水解优势组分RE(OH)2+和RE(OH)+2吸附在氟碳铈矿表面是主要的正活性质点,有利于药剂的化学吸附。在pH=8.3时,水杨羟肟酸对氟碳铈矿捕收是化学吸附作用生成五元环螯合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磷酸锂原位包覆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通过“碳酸盐共沉淀-沉淀转化-固相反应”方法,实现磷酸锂原位包覆和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2Mn0.54Co0.13Ni0.13O2,研究了磷酸锂包覆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碳酸盐前驱体经沉淀转化反应原位形成磷酸镍包覆层,与锂源混合煅烧,最终转化为厚度小于30 nm的磷酸锂包覆层.该材料组装的半电池在125 mAh·g-1电流密度下循环175圈后容量达191.1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1.8%,平均每圈电压衰减仅为1.09 mV.磷酸锂包覆层缓解了材料表面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抑制了不可逆相变和过渡金属溶出,同时磷酸锂作为锂离子导体促进锂离子传输.本工作表明沉淀转化法原位包覆磷酸锂是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一种采用PCI总线实现数据高速采集、传输的设计方法。并提供了PCI总线控制器的实现和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最后介绍了设备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的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7.
针对“信号与系统”和“自动控制理论”等课程中许多知识相互重复的弊端。根据电子电气工程(EEE)类各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将其科学地综合成“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新课程的具体方案,提出了依照“先信号、后系统,先连续、后离散”的顺序,按分析方法展开的知识结构,并在试验班教学的基础上,从节省总课时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两方面,进行了“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新课程的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48.
光阑面积的精确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辐射照度与面积的基本关系,采用平行等间隔的相同激光束相互重叠,形成空间均匀的照度区域,且覆盖孔径光阑.通过孔径光阑的辐射通量与辐射照度的比值即为孔径光阑的面积.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实验结果,测得直径6 mm的光阑面积为28.663 mm2,测量不确定度达到3×10-4.这种方法比以往测量方法的优越之处在于可以直接测量孔径光阑的面积而不需要任何其它高精度参考光阑,并且可以用于测量任意形状的孔径光阑.  相似文献   
49.
镜像DNA     
镜像DNA的存在是分子生物学史上一个重要发现。叙述具有回文结构的镜像DNA发展的主要概况和实验事实,介绍回文外消旋体DNA的三维立体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0.
本文首先在能耗式检测电路基础上,分析了限制传统金属探测器精度的因素,提出将电压向量分解为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从而将探测线圈电感和电阻的变化分开以检测金属的方法,最后分析了各种属性金属对电压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影响,所提出的检测原理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