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4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214篇
无线电   1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21.
从Eu3+发射光谱获得J-O参数Ω2、Ω4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量了Eu3 + 掺杂的PbF2 和H3 BO3 不同配比玻璃材料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及激发光谱 ,计算了各不同配比样品的折射率。根据稀土离子Eu3 + 光学跃迁矩阵元的特点 ,从发射光谱获得了Eu3 + 光学跃迁的J O参数Ω2 和Ω4 ,并研究了Ω2 和Ω4 对xPbF2 ( 79 5-x)H3 BO3 0 5Eu2 O5玻璃体系组分的依赖关系 ,提出了用Eu3 + 离子作为玻璃材料微观环境探针 ,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2.
绿色陶瓷厚膜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用高介电常数的陶瓷厚膜作绝缘层、ZnS:Er,C1作为发光层的绿色薄膜电致发光器件(CTFEL)。器件结构为陶瓷基片/内电极/陶瓷厚膜/发光层(ZnS:Er,C1)/透明电极(ZnO:A1)。制备的器件在市电频率驱动下发出明亮的绿光,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EL)光谱和亮度-电压曲线,研究了发光机理和效率-电压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3.
基于镜像原理,建立了反向射线追踪模型,同时基于有效反射面的概念,给出了辨别有效像点的充要判据.在包含绕射点路径的处理上,提出绕射路径分解方法,使得模型可以处理多次绕射问题.证明了二维情形下能量与场强之间存在正比关系.通过分析视距传播中的反射情形和非视距传播中的绕射情形,给出计算给定传播途径上接收点处场强的离散化方法.利用单频问题中Rayleigh分布规律,提出通过半经验模型得到的合场强幅值估算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为获得Bi2ZnB2O7:Y3+/Dy3+新型荧光粉材料的最强黄光发光强度,运用均匀设计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相结合法对Y3+/Dy3+最佳离子掺杂浓度进行优化研究,得到Y3+和Dy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4.498mol%和6.001mol%.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最优样品,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Dy3+离子在Bi2ZnB2O7基质中的发光性质,研究发现:样品在452nm激发下,发射光谱主要由(460~500nm)蓝光发射、(550~610nm)黄光发射、(650~700nm)红光发射组成,分别对应于Dy3+的4F9/2→6H15/2、4F9/2→6H13/2及4F9/2→6H11/2跃迁;Bi2ZnB2O7基质为Dy3+提供了非中心对称的晶格格位;最优样品中Dy3+的荧光寿命为0.427ms,与相同浓度Dy3+单掺杂样品相比较可知引入Y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25.
1引 言 单位球面上的插值问题一直是三元插值问题中比较受关注的部分.近年来,球面上的 Lagrange插值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地解决.例如[1]中给出了构造单位球面上的Lagrange 插值适定结点组的一种方法:添加圆周法.[2]和[3]中研究了单位球面上的多项式插值问题,给出了构造单位球面上的插值适定结点组的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6.
采用熔融淬火技术制备了掺杂Sm3+的组分为30CaO-60B2O3-10AgNO3-xSm2O3(x=0.05,0.25,0.5,1,3,5(摩尔分数))硼酸钙玻璃。采用吸收光谱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的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样品吸收光谱测量表明样品中存在Ag聚集体和金属Ag纳米颗粒,Sm3+掺杂浓度的改变对金属Ag纳米颗粒的浓度产生影响,而对Ag聚集体的吸收影响较弱。样品的荧光光谱测量发现该系列样品均表现为宽带吸收和宽带发射特性,同时观察到了在405 nm激发下Sm3+的掺杂对Ag聚集体的发光产生了猝灭作用,但可改善样品发射光谱的成分,提高红色发射比例。色度学研究表明样品的色坐标随Sm3+掺杂浓度及激发波长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样品是一种潜在的白光LED用荧光体材料。  相似文献   
127.
李星  顾鑫  夏晓舟  陈爱玖  章青 《力学学报》2022,54(12):3310-3318
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领域中. 低温条件可能导致多孔介质中的组分发生相变, 并由此诱发材料损伤, 甚至导致结构失效破坏. 对这类破坏现象的预测需要精细化建模, 以能够反映物质的相变过程和材料的破坏特征. 本文采用热焓法改写经典的热传导方程, 在近场动力学框架下, 建立了一种考虑物质相变的热?力耦合模型, 发展了交错显式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 进行了方板角冻结、热致变形和多孔介质冻结破坏等问题的模拟, 得到了方板的冻结特征、温度场和变形场的分布规律以及多孔介质的冻结破坏过程, 与试验和其他数值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研究表明, 本文所建立的考虑物质相变的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模型能够反映材料的非局部效应和物质相变潜热的影响, 准确捕捉相变过程中液固界面的演化特征, 再现多孔介质中材料相变、基质热致变形和冻结破坏过程, 突破了传统连续性模型求解这类破坏问题时面临的瓶颈, 为深入研究多孔介质冻融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8.
A series of Sr3Y(PO4)3:Eu^2+ samples are synthesized by the high temperature solid-state method. Sr3Y(PO4)3:Eu^2+shows an asymmetrical emission band under excitation of 350 nm. The emission peaks at 426 nm and 497 nm are assigned to the nine-coordination Eu^2+ and six-coordination Eu^2+,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Eu^2+ doping content on the emission intensity and color are observ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effect is also observed. For two different Eu^2+ luminescence centers, the quenching mechanisms are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and quadrupole-quadrupole interact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critical distance of energy transfer is calculated by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and turns out to be about 3.67 nm. The results above show that the asymmetrical emission band of Sr3Y(PO4)3:Eu^2+ comes from two different Eu2+ luminescence centers in the lattice.  相似文献   
129.
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运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0.
光束质量与光束质量因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标量光场光强的传统定义 ,推导了具有轴对称性的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的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及光束质量因子M2 ,并证明了光束质量因子M2 1。应用标量光场光强的精确定义 ,计算了非傍轴标量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结果表明 :当ω0 λ时 ,光束质量因子M2 可以小于 1,并随光束的束腰半径趋于零而趋向于零 ;ω0 >λ时 ,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M2 非常接近于 1,且随光束束腰半径的增大迅速趋向于 1。此外 ,文章还对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