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化学   685篇
晶体学   62篇
力学   176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170篇
物理学   597篇
无线电   14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有机及高分子薄膜电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林  蒋雪茵 《物理》1995,24(10):582-587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因其具有低压直流驱动、高亮度、高效率、多色、能制成大面积等优点,有可能制产板显示,成为当前研究的特点,本文介绍了有机及高分子电致发光发展的历史、器件结构、发光原理和它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2.
唐维军  蒋浪  程军波 《计算物理》2014,31(3):292-306
对基于质量分数的Mie-Gruneisen状态方程多流体组份模型提出了新的数值方法.该模型保持混合流体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保持各组份分质量守恒,在多流体组份界面处保持压力和速度一致.该模型是拟守恒型方程系统.对该模型系统的离散采用波传播算法.与直接对模型中所有守恒方程采用相同算法不同的是,在处理分介质质量守恒方程时,对波传播算法进行了修正,使之满足质量分数保极值原理.而不作修改的算法则不能保证质量分数在[0,1]范围.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33.
一种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水质COD的浊度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浊度影响是直接光谱法检测水质COD的关键技术问题。此源于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水质参数的关键依赖于化学计量法所建立的准确的水质参数分析模型,而浊度是影响其建模的一个重要参数。为此,选取福尔马肼浊度液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开展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检测水质COD的浊度影响实验研究,获得了选定溶液在245,300,360和560 nm几个特征波长点的吸光度随浊度变化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分析了吸光度随浊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240~380 nm的紫外光谱段,由于引起浊度的颗粒物对有机物产生了吸附,致使浊度对水样的紫外光谱影响较为复杂;在380~780 nm的可见光谱区域,浊度对光谱的影响则是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弱。基于此,开展了多元散射校正法对受浊度影响的水样光谱进行校正试验。对某溪水水样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通过处理前后光谱对比表明,浊度引起各个波长点的基线偏移都得到了有效的校正,而在紫外区域特征并未减弱。接着对选取的三种液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不影响水样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的前提下对其吸收曲线进行有效的校正,这不仅提高了光谱法检测水质COD的信噪比,而且还为化学计量法建立准确、有效的水质检测COD分析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4.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的系统探测效率由纳米线与光子的耦合效率、纳米线的吸收效率以及纳米线吸收光子后能产生电压脉冲的本征量子效率决定。设计了一种带有防反射层、谐振腔、布拉格反射镜等结构的SNSPD。利用COMSOL软件的射频模块对这种新型结构的SNSPD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具有光学结构的SNSPD将有助于提高系统探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5.
CONVERGENCEOFSOLUTIONS FORRLC-NONLINEARNETWORKSWITHTIME-VARYINGELEMENTS¥JiangJija(蒋断发)(Dapt.ofMat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由正负折射率介质交替排列构成的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负折射率材料(NIM)是有损耗的Drude色散媒质。研究发现,这类光子晶体具有零折射率带和传统的Bragg带,此外在NIM的折射率接近于零的频域还出现了一个新型的禁带——斜角带。该斜角带的位置与晶格参数无关,其带宽较小;在电磁波垂直入射时禁带消失,但随着入射角的增大禁带逐渐展宽,且TM模的带宽大于TE模。  相似文献   
137.
采用新型贵金属铱的配合物bis(1,2-dipheny1-1H-benzoimida-zole)iridium (acetylacetonate)作为磷光敏化剂,与荧光染料4-(dicyanomethylene)-2-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yl-9-en-yl)-4H-pyran共同掺杂到聚合物主体材料poly(N-vinylcarbazole)中,以N,N'-diphenyl-N,N'-bis(1-naphthyl) (1,1'-biphenyl)-4,4'-diami-ne作为蓝光发光层,制备了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通过对掺杂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以及电致发光光谱的表征,分析了该磷光敏化体系的能量转移机制. 结果表明,在该聚合物磷光荧光双掺杂体系中,由于磷光与荧光材料之间的不完全的F?rster能量传递过程,导致电致发光光谱中同时存在磷光材料三线态到基态与荧光材料单线态到基态的辐射衰减发光. 该掺杂体系成功实现了白光发射,随着偏置电压的升高,器件的CIE色坐标有微小的红移,但都非常接近等能白光点,器件表现出了很好的色纯度.  相似文献   
138.
文雯  王博  李璐  于军胜  蒋亚东 《物理学报》2009,58(11):8014-8020
研究了基于红色荧光染料3-(dicyanomethylene)-5, 5-dimethyl-1-(4-dimethylamino-styryl) cyclohexene(DCDDC)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分别制备了基于DCDDC超薄层和DCDDC掺杂主体材料的两种器件结构: 1)indium-tin oxide(ITO)/N, N′-diphenyl-N, N′-bis(1-naphthyl-pheny1)-1, 1′-biphenyl-4,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白色发光 红色荧光染料 掺杂  相似文献   
139.
预警的概念及相关物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忠良  蒋长胜 《物理》2007,36(6):472-475
预警是现代社会减轻自然灾害的工作中最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也是在预测/预报的物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最具实际意义的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与预警有关的概念和物理问题,包括预报和预警的概念,现地预警和异地预警,讨论了不同领域的预警技术中共同的物理问题,包括“有限传播”原理、“连锁效应”原理、“相似放大”原理,以及实际工作对预警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0.
徐淮良  蒋占魁 《中国物理快报》2005,22(11):2798-2800
Radiative lifetimes of two short-lived levels (i.e. 4f^8 (TF6)6p^1/2 (6, 1/2)11/2,13/2) in Tb Ⅲ are measured by time-resolved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LIE) technique with a two-step excitation process. Free Tb Ⅲ ions are produced in a laser-induced plasma. Lifetime values are evaluated with a deconvolution procedure of the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ignal with the temporal shape of second-step excitation pulse (about 1 ns). The lifetimes of the 4f^8 (^7F6)6p^1/2 (6, 1/2)11/2 and 4f^8(^7F6)6p^1/2 (6, 1/2)13/2 levels are determined to be 1.9 (2) and 2.0 (2)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