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237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155篇
物理学   433篇
无线电   8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涂彪  施梳苏  刘峰 《中国物理C(英文版)》2019,43(5):054106-054106-5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UrQMD model, by tracing the number of initial quarks in protons, we study the elliptic flow of protons with 3, 2, 1, 0 initial quarks and anti-protons in Au+Au collisions at SNN~(1/2)= 7.7, 11.5, 39,200 GeV. The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protons with 2, 1, 0 initial quarks and anti-protons is smaller than 0,or consistent with 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transported protons(with 3 initial quarks)and anti-protons is larger than 0 at 7.7, 11.5 and 39 GeV. Thi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TAR results at 7.7 and 11.5 GeV, but overestimates the STAR results at 39 GeV. The yield of transported protons with 3 initial quarks is smaller than of protons with 2 and 1 initial quarks, and v_2 of all protons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STAR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of the v_2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transported protons and anti-protons in the UrQMD model partly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tons and anti-protons observed in the Beam Energy Scan program at the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RHIC).  相似文献   
22.
苏勋 《电讯技术》2012,52(6):948-951
通过对单脉冲天线方向图数学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角度跟踪模拟方法.采用信标和数控衰减器组合的方式,结合VxWorks操作系统成功实现了天线主、副瓣信号的模拟,工程应用情况良好,对当前武器装备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用CeO2修饰炭粉做载体,使用有机溶胶法还原PdPt二元合金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dPt/CeO2-C催化剂.借助电化学测试,探讨催化剂中不同Pd与Pt原子比例的PdPt二元合金和不同含量的CeO2对于甲酸电氧化催化活性的影响.不断减少PdPt合金中Pt的比例可以促使甲酸氧化的起始电位前移,当Pd:Pt=15:1时氧化电流出现极值;同时,随着催化剂中Ce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对于HCOOH氧化的电流密度增加,当含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相对于Pd/C催化剂,在Pd15Pt1/15CeO2-C催化剂表面的甲酸氧化反应起始电位负移至少0.1V,氧化的电流密度提高60%以上.结合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和热重(TG)等测试数据可以发现,当极少量的Pt与Pd形成合金,Pt与Pd之间产生电子效应,使得合金表面HCOOH氧化的过电位降低;而CeO2的添加不仅有助于PdPt二元合金的分散,更有可能改变甲酸在PdPt表面的氧化反应路径,发挥双功能机理.  相似文献   
24.
采用体外孵育生物合成方法获得羟基化合物葡醛酸苷系列化合物,并对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及底物与其葡醛酸结合物保留行为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结构-色谱保留行为相关性方程及葡醛酸苷类代谢物保留行为的预测方法。将QSRR研究扩展到药物代谢物领域,对药物Ⅱ相葡醛酸化代谢产物的HPLC分析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5.
应用伦琴射线、透射电镜、电子衍射、热分析、电阻等方法研究了Cu-Pd合金的相稳定性. Cu-Pd固溶合金在低温下的有序-无序转变属于Spinodal有序分解. 在300 ℃分解初期普遍存在位错和孪晶, 它们阻碍了原子的规则排列, 从而出现短程有序和伪孕育期反常现象, 使合金处于亚稳定状态. 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 这些晶体缺陷逐渐消失, 最终形成稳定的长程有序相α″和β.  相似文献   
26.
以1-(2-吡啶偶氮)-2-萘酚为络合剂,在pH 7.0,用Triton X-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水样中痕量镍.表面活性剂相用硝酸-甲醇(1 9)混合液0.5 mL分散,所得溶液直接引入仪器进行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的检出限(3σ)为3.77×10-3mg·L-1,应用所提出方法测定了河水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8%.  相似文献   
27.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钼杂多酸催化剂,分析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散性、结构特征、稳定性以及再生温度等性质.通过固定床微反应器考察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氧化糠醛生成顺丁烯二酸酐的催化性能.研究了焙烧温度、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对顺丁烯二酸酐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浸渍制备的杂多酸催化剂具有杂多酸催化剂的Keggin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酸性;活性组分能较好的分布于载体SiO2上;催化剂的再生温度和活化温度均为400℃;在钼磷原子比为0.85,负载量为48.6%时催化性能较好,催化剂的表面酸量为0.646 mmol/g;反应温度控制在365℃附近时,顺丁烯二酸酐收率可达到57.2%,选择性为62.7%.  相似文献   
28.
苏耀东  马红梅 《分析化学》2005,33(2):287-287
共沉淀预浓集是原子光谱分析中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之一,是提高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有效手段。YPO4作为一种新型共沉淀捕集剂,最先由日本化学家Shigehiro Kagaya等提出,能够在弱酸性条件下对Pb、Fe选择性共沉淀,并且结构紧密,便于离心分离。根据这一特性,本实验采用YPO4共沉淀分离富集过渡金属盐CoSO4溶液中的痕量Fe^3 而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对大孔树脂纯化过程中橄榄果中的鞣花酸含量进行监控。通过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去噪、压缩,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同时以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并与常用的偏最小二乘(PLS)线性模型的建模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者都能够较准确的预测鞣花酸的含量,相对而言,人工神经网络(AN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0.
开展对过渡元素钒及共化合物的结构化学系统研究,对于开发和综合利用我国丰富的钒资源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钒的变价现象相当突出,它的氧化数变化可由-1价直至+5价。对于高价组化合物结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而低价钒化合物,因其不稳定性和制备上的困难,故对其报导较少。近年来,低价钒化介物的一些催化特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1982年Sawodny等人发现二价钒的Schiff碱化合物有突出的可逆载氧能力,并可用作氧化催化剂。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