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4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3篇 |
综合类 | 1篇 |
数学 | 18篇 |
物理学 | 38篇 |
无线电 | 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视觉标定和校正是应用机器视觉的重要环节,可使检测的图像更加准确以达到提高机器视觉检测精度的目的,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步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平面模板法,在传统方法和Heikkila模型基础上推广了切向畸变模型,成像模型中增加了高阶非线性畸变并进行了一定的简化,经过该模型优化标定参数并得到特征像素的空间校正模值,然后通过线性插值方法对像素进行灰度校正,得到标定结果和校正后的图像。该方法由自行搭建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通过LabVIEW工具实现,实验证明视觉系统采集的图像得到了良好的校正,校正精度达到0.17%。 相似文献
83.
84.
魏因加尔吞曲面─—层状液晶的平衡形状形状问题是凝聚态物理中最古老但又最难解决的问题。1669年,N.Stensen发现晶体面角恒等定律。1901年,G.wulff提出,在一定体积下将晶体的表面能极小化,便能构造出晶体的平衡形状。这就是wulff定理。... 相似文献
85.
今年是我国开放30周年,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建立30周年,首批进人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在老一辈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周光召的领导与影响下,走向而立之年的理论物理所取得不一般的成绩;从30几位研究员中,走出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类13人、B类5人.他们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科技奖项,其中2位获"两弹一星"功勋奖,有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与何梁何利科技奖各一项. 相似文献
86.
50年前,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晶体管在应用物理研究所半导体器件实验室诞生了。本文介绍了参加第一次研制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克服各种困难,研制出锗pnp合金三极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87.
88.
随着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移动用户数日益增长,但是用户的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为了增加用户的ARPU值,增加用户的稳定性,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开发新型的增值业务成为各个电信运营商重点考虑的问题.描述了"来电宝"业务的需求、实现方案、推广方式和业务运行情况,探讨了增值业务的发展思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短消息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89.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介绍一种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由集成函数发生器ICL8038现场模拟产生一正弦波信号并通过LM331实现频率到电压的变换,从而供给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单片机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单片机负责对7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显示,同时应答上位机命令。上位机面向用户,可以对系统进行控制,选择数据采集的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现场采集和显示并且采集方式可控制的多路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具有硬件电路简单,采集精度较高,低功耗等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We briefly introduce the quantum Jarzynski and Bochkov–Kuzovlev equalities in isolated quantum Hamiltonian systems, including their origin, their derivations using a quantum Feynman–Kac formula, the quantum Crooks equality, the evolution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 of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for the quantum work, and recent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s. Some results are given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We particularly emphasize the formally structural consistence between these quantum equalities and their classical counterparts, which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xisting equalities and pursuing new fluctuation relations in other complex quantum system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