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2篇
物理学   1篇
无线电   6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介绍了一种偏向辐射的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方法.基于探针馈电圆柱形介质谐振器天线,在偏离馈电一侧对介质谐振器进行穿孔,并进行金属孔化.通过分析优化穿孔的大小与位置,实现了圆柱形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偏向辐射.仿真与实验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天线的10 dB相对阻抗带宽为7%,覆盖频率范围6.3~6.7 GHz,在阻抗带宽内,偏向辐射角度稳定在36°~37°,天线增益为6.0~7.2 dBi.  相似文献   
52.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具有准一维结构特征的新型波导功分器——H型结,在用于波导功分网络设计时可将网络结构限制在准一维方向内,以满足对紧凑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通过平衡激励简化求解,应用变分法提取了有限壁厚耦合缝隙的等效电路元件参数,进而完整地建立了H型结的等效电路模型。以此为基础,将等效电路法与全波分析法相结合,实现了H型结快速、精确的设计。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设计方法精确高效,H型结及基于它设计的波导功分网络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53.
研究平流层空中信息平台的电磁兼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平台中的伺服电机发生火花放电时对外造成的电磁辐射为主要干扰源,建立了电磁干扰的物理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平流层空中信息平台的电磁干扰分布及其对平台上所用通讯天线阵的影响.为平流层空中信息平台的系统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54.
为满足毫米波可重构通信系统需要,文中设计了毫米波可重构威尔金森功分器.首先在S波段设计了基于PIN二极管的可重构功分器电路和原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把原理外推到K/Ka频段,通过参数提取方法重点研究PIN二极管寄生参数的影响及其最佳匹配方式;最后设计了K/Ka频段的可重构功分器原型,并进行了仿真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K/Ka频段可重构功分器在工作带宽内,双路导通模式下端口1到传输端口(端口2和端口3)的插入损耗小于4.92 dB,传输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15.8 dB;单路导通模式下插入损耗小于1.65dB,端口1和隔离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22.4 dB,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使用场路联合仿真的方法基于PIN二极管设计可重构功分器,在K/Ka频段考虑寄生参数的影响,设计的可重构功分器模型准确、结构简单,适合可重构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一种多模态涡旋电磁波单元天线设计方法.利用四个同心短路圆环微带贴片产生八模态的涡旋电磁波波束.该单元天线结构简单,尺寸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八个模态(l=±1,±2,±3,±4)均拥有良好的涡旋相位特性,相应阶数的单元增益分别为4.8 dBi,4.1 dBi,5.1 dBi,5.3 dBi,各模态的阻抗带宽均大于100 MHz.该天线为多模涡旋电磁波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极化捷变天线的可重构射频网络.该射频网络由一个两路可重构Wilkinson功率分配器和两个45°/135°可重构移相器构成,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偏置电压,可实现两种单路(1:0和0:1)传输模式和三种两路(1:1,1:j和j:1)传输模式,即五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切换.实测结果表明:该可重构射频网络在单路传输模式(相对带宽6.7%)下的插入损耗小于1.5 dB,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大于12.1 dB;在两路传输模式(相对带宽4.3%)下的输出端口间隔离度大于23.6 dB,相位差为3.5~5.4°(1:1模式)和92.6~97.4°(1:j和j:1模式),相位误差小于7.4°.  相似文献   
57.
针对RFID标签天线性能参数测试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平面结构的天线测试架的构想,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实际的测试架.测试架包括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和阻抗匹配网络两部分,仿真和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能够实现对弯折线偶极子标签天线的输入阻抗、方向图和增益等参数准确的测量,并为其他小型平衡馈电天线的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8.
基于微带-共面波导过渡和“蝶形”缺陷地结构,研究微带传输线的带线与金属地之间的不平衡交叉过渡,将其应用于一种新型的超宽带1 bit移相器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超宽带同相/反相输出可切换射频网络,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4.6~8.6 GHz频带内,该网络输出两端口的幅度差小于0.25 dB,插入损耗小于3 dB,相位差在-1°~8°(同相输出)和172°~182°(反相输出)以内,两端口隔离度优于22 dB,达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9.
一种新型双频宽波束四臂螺旋天线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移动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中对天线宽波束、圆极化和低仰角增益等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频四臂螺旋天线,通过将工作于不同频段的两副结构类似的天线以内外共轴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来实现双频工作。天线通过开槽线巴伦实现平衡馈电,利用四臂螺旋自身的结构特点构造了90°自相移结构,获得了较好的宽波束圆极化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实测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天线在两个频段都实现了较好的宽波束圆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一种小型宽带宽波束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该天线采用双层短路贴片,通过旋转结构设计结合多点馈电技术,实现了微带天线的宽带宽波束圆极化辐射。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VSWR〈2的阻抗带宽为15.9%(1.45~1.7 GHz),半功率波束宽度和3 dB轴比波束宽度在8.6%(1.45~1.58 GHz)的频带内均大于100°,天线尺寸仅为0.43λ×0.43λ×0.035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