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化学   21篇
物理学   1篇
无线电   3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小鼠膀胱上皮细胞经细胞选择性抽提和DGD包埋后,制备超薄切片,并对其进行免疫标记。结果表明,DGD包埋-去包理样品中的AUM蛋白仍可特异地被抗体所识别,这一结果为证明小鼠膀胱上皮细胞中由AUM蛋白组成的梭形泡以及腔面不对称单位膜结构均与中间纤维相连提供了证据。本文还对DGD白埋后样品免疫标记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HeLa细胞端粒DNA与核骨架的特异性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应用电子能量损失谱成像技术通过对磷元素的分析,直观地显示核酸与HeLa细胞核骨架纤维的结合;再用~3H-Thymidine掺入实验说明有一部分DNA紧密结合在核骨架上;继而用Dot和Southern分子杂交分析证明染色体端粒DNA特异地与核骨架紧密结合;最后采用DNA与蛋白质的体外吸附杂交实验进一步说明端粒DNA序列与Lamin B,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某些核骨架蛋白质有较高的亲和性。从而逻辑地推测HeLa细胞核骨架,Lamina参与染色体的空间排布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23.
A delicate intermediate filament-like network of mesophyll cells was observed both in maize and tobacco, using selective extraction together with whole-mount cell preparation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filament of the network is about 10 nm in diameter. Further test using immuno-gold labeling with anti-keratin antibodie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nent of the intermediate filament-like system was keratin-like protein. Such a keratin-like intermediate filament system existing in plant cells was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Meanwhile, 3-nm size filaments and their connection with 10-nm filaments were also shown in maize and tobacco protoplasts.  相似文献   
24.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细胞的特殊超微结构.甲藻细胞虽有核膜,但双层核膜不连续;有多个形态结构完整的染色体,但染色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永远处于高度凝集状态,DNA纤维的折叠方式与典型真核生物中期染色体完全不同;线粒体的嵴为管状.寇氏隐甲藻细胞超微结构的特殊性表明,这个物种可能是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25.
26.
细胞核体外重建过程中核纤层与核膜组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纤层Nuclear lamina是位于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结构,为了研究核纤层与核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我们利用体外核装配这一实验模式,初步探索了核纤层与核膜装配的关系。首先,我们应用噬菌体Lambda DNA和非洲爪蟾卵细胞抽提物建立了体外细胞核组装体系,体外构建的细胞核具有正常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图1),同时证明核纤层参与了细胞核的体外组装。为进一步探讨核纤层在细胞核组装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在非细胞体系中加入足量的能与两栖类卵细胞核纤层蛋白Lamin Ⅲ反应的抬体,观察核纤层蛋白抬体对核膜组装的影响,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显示核纤层蛋白抬体的介入导致非细胞体系中膜系组装的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双层核膜,而是形成呈同心圆状排列的多层单位膜(图2)。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推测核纤层蛋白单体组装成核纤层可能是细胞核组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导致了膜系统,特别是双层核膜的组装异常。  相似文献   
27.
一种原始真核细胞—寇氏隐甲藻的染色体骨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真核生物进化研究中,对核膜与染色体的起源与进化已有较多阐述,而染色体骨架领域尚是空白,甲藻是一类原始真核生物,可能代表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的过渡类型,在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甲藻的染色体最近似于原核生物的类核体。在这样一种原始的染色体中,是否存在与高等真核生物类似的染色体骨架,至今尚无报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甲藻染色体中碱性蛋白(组蛋白)的含量很少,但酸性蛋白(非组蛋白)的含量与高等真核细胞相似。在缺乏组蛋白及核小体的情况下,非组蛋白在染色体中的作用更值得注意。我们将染色体骨架制备方法与非树脂包埋去包埋剂超薄切片电镜方法结合起来,首次直观地显示在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  相似文献   
28.
The chromosome scaffolds in higher eukaryotic nuclei have been described elsewhere. Butit is unknown when they evolved. The dinoflagellates are the primitive organisms that maybe the intermediate between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Combining chromosome scaffold prep-aration methods with embedment-free section microscopy,we demonstrate that the dino-flagellate Crypthecodinium cohnii chromosome retains a protein scaffold after the depletionof DNA and soluble proteins. This scaffold preserves th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 of thechromosome.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es show that the chromosome scaffolds are mainlycomposed of acidic protei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 framework similar to the chromosomescaffold in the mammalian cell appeared in the primitive eukaryote. We propose that thechromosome scaffold possibly originated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eukaryot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29.
细胞核凋亡过程中核基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非细胞体系中以细胞色素C作为诱导剂,诱导小鼠有细胞核发生凋亡,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的一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整装电镜的结果显示,在凋亡过程中核基质结构被破坏,但核基质结构仍然存在,并最终形成凋亡小体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30.
用选择性系列抽提技术与整装制样方法相结合,清晰地显示了Hela细胞与BHK_(-21)细胞的核骨架—Lamina—中间纤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用电镜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对这一精细结构体系的成份分别进行定性研究,实验结果说明:Hela细胞与BHK_(-21)细胞核骨架纤维均能被298KD的核骨架蛋白单抗—金颗粒标记,它们的Lamina均被LaminA单抗—金颗粒标记,Hela细胞的中间纤维既能被角蛋白单抗又能被波形蛋白单抗—金颗粒所标记,而BHk_(-21)细胞的中间纤维却只能被波形蛋白单抗—金颗粒标记,不能被角蛋白单抗—金颗粒标记,但BHK_(-21)细胞的Lamina却与角蛋白单抗有交叉反应。将核骨架—Lamina—中间纤维体系的精细结构与其蛋白成份的定性同时准确地显示出来,至今尚未见过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