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33篇
力学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4篇
无线电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行车记录仪用来记录汽车的行驶状况,对于交通事故可以作为事故责任判定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具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当前,除了大型货车,几乎所有汽车都没有配备行车记录仪,额外加装又会影响汽车美观。因此,文章中开发了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行车记录仪,可以帮助人们记录汽车的行驶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与自由液态锂表面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建立了用氩气驱动的液态锂回路装置。介绍了建立的液态锂回路装置的组成部分、技术参数及运行原理。此回路主要由主回路、等离子体与液态锂相互作用试验段和单阴极高密度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三部分组成。目前,此回路已取得一些初步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热法制备掺杂铁离子的TiO2纳米粒子及其光催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TiCl4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铁离子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胶体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所制备的Fe3+-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催化性能,实验发现,制备的掺杂0.1%Fe3+-TiO2纳米粒子与纯TiO2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装备有多种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车辆,整车必须有统一的时间系统才能保证各个子系统进行协调的工作.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整车授时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一个整车授时系统,并且通过对CAN网络延时的分析,做出时间补偿.  相似文献   
15.
16.
水热法制备掺杂铁离子的TiO2纳米粒子及其兴催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TiCl4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铁离子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胶体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所制备的Fe^2 -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催化性能,实验发现,制备的掺杂0.1%Fe^3 -TiO2纳米粒子与纯TiO2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芳香醛、4-溴茚酮、丙二腈和醋酸铵为原料,分别用微波辐射和传统加热法,一步法合成7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氨基-6-溴基-4-芳基-5H-茚并[1,2-b]吡啶-3-腈衍生物.对比两种方法,在常压下微波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等特点.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了两组经不同材料充胶的BGA组件和一组未充胶BGA组件在机械弯曲中的可靠性,包括三点弯试验和机械弯曲疲劳试验。结果发现在机械弯曲可靠性试验中,U1、U2材料的填充均能提高焊点的机械弯曲可靠性,并且U1的效果更好。通过对试样剖面显微观察,发现在用U1充胶的样品中,失效发生在焊点、PCB板处;而在其它两组样品中,失效发生在焊点、PCB板和铜焊盘三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以氢氟酸和硫酸混合酸分解钛精矿,研究了利用塞曼分裂σ±成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钛精矿中高含量镁的可性行和基本条件,拟定了在盐酸介质中,以氯化锶作释放剂,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含量镁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用于钛精矿样品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主要考察了NO2对Cu/SAPO-34 分子筛催化剂在整个温度范围内(100-500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的影响. 研究所使用样品为新鲜Cu/SAPO-34 催化剂在750 ℃下水热处理4 h 的稳定期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SCR活性评价、动力学实验以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DRIFTS)表征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物种的变化. 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NO2会抑制催化剂的低温(100-280 ℃)活性,但其存在会提高催化剂的高温(280 ℃以上)活性. 与此同时,随着反应物中NO/NO2的摩尔比例减少,由于NH4NO3物种的分解,副产物(N22O)的浓度增大. 动力学结果表明,Cu/SAPO-34 催化剂上快速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64.02 kJ·mol-1)比标准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48.00 kJ·mol-1)更大. In situ-DRIFTS实验结果表明NO比NO2更容易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硝酸盐,并且NO2更容易与吸附在Brønsted 酸性位上的NH3物种反应生成NH4NO3. 低温下,催化剂表面的NH4NO3物种会覆盖SCR反应的活性位,造成活性降低,但在高温时,形成的NH4NO3物种一部分会被NO还原为N2,而另一部分会直接热分解为N2O,造成催化剂的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