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化学   12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121篇
无线电   4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唐昆  孔明慧  李典雨  朱勇建  王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11):1142001-1142001(11)
为实现小口径双非球面硫系玻璃镜片的高精度批量制造,通过仿真与实验,对镜片模压成型冷却阶段的冷却间隙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对镜片成型质量的影响规律。首先,对硫系玻璃模压成型的高温粘弹性力学模型、结构松弛模型以及界面热传递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应用于仿真研究;其次,对目标镜片进行了模压成型仿真,探讨了冷却间隙条件对镜片内部温度、应力分布以及轮廓偏移量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与仿真研究相对应的模压成型实验,分析了冷却间隙条件对成型镜片表面形状精度PV、表面粗糙度Ra及轮廓偏移量的影响,并将仿真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以验证仿真模型和结果的有效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间隙为0.1 mm时,镜片冷却后应力最小,为3.897 MPa;成型镜片非球面ASP1和ASP2的轮廓偏移量最大值分别为1.054 m和0.858 m。实验结果表明:冷却间隙为0.1 mm时,模压得到的成型镜片表面质量最好,ASP1和ASP2的PV值分别为170.8 nm和223.6 nm,Ra值分别为22.7 nm和24.9 nm,轮廓偏移量最大值分别为0.896 m和0.738 m。因此,可确定最小冷却间隙为0.1 mm。仿真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冷却间隙对小口径双非球面硫系玻璃镜片的成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确定最小冷却间隙可有效提高成型镜片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2.
分别以HY,Hβ,HMOR为母体,与拟薄水铝石、铝溶胶混合,采用机械挤出法制备催化剂,采用XRD、N2等温吸附-脱附(N2-sorption)、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探讨了其物化性能的差异,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对苯胺缩合制二苯胺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中强酸对催化剂活性有决定性作用,酸类型对催化性能影响不大;分子筛孔径对二苯胺选择性有显著影响,较小的孔径不利于二苯胺的生成和扩散,降低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因此,在设计和选择苯胺缩合制二苯胺催化剂时应考虑酸性质和孔道尺寸对苯胺转化率和二苯胺选择性的影响来优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83.
在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分别合成了2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XANTphos)]BF_4(1)和[Ag_2Cl_2(DPEphos)2]·2CH_2Cl_2(2)(XANTphos=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DPEphos=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1是由Ag BF4,XANTphos和dmp(2,9-二甲基-1,10-菲咯啉)以1∶1∶1的计量比反应得到的单核化合物。中心原子Ag(Ⅰ)均通过双膦配体(XANTphos)的螯合作用形成环。而2是由Ag Cl和DPEphos以1∶1的比例反应得到的双核化合物。在配合物2的非对称单元中,每个DPEphos配体与一个银离子螯合,且含有一个游离的二氯甲烷。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2的所有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84.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及防灾减灾救灾经验的积累,中国在灾害遥感研究与应用服务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了我国灾害遥感技术的发展,从数据获取方式和成像方法2方面阐述了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内外SAR三维成像技术在灾害遥感中的应用现状及潜力。将SAR三维成像技术广泛用于灾害遥感还需要在系统设计、成像分辨力提升、观测场景建模及可视化、灾害系统理论及灾害遥感信息融合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85.
由于量子通信协议理论上可以发现任何窃听者的攻击行为,因此其天然具有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能力。高斯相干态光场相较于纠缠态光场更容易制备和实现,利用其实现量子通信网络更具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该文提出一种利用连续变量(CV)相干态光场就可以实现的测量设备无关(MDI)Cluster态量子通信网络协议。在此网络上可以方便地执行量子秘密共享(QSS)协议和量子会议(QC)协议。该文提出了线型Cluster态实现任意部分用户间QSS协议、星型Cluster态四用户QSS协议和QC协议,并利用纠缠模型分析了选用对称和非对称网络结构时,每种协议密钥率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结论为在量子网络中利用相干态实现QSS和QC协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李大华  王宇  高强  于晓 《红外》2020,41(6):27-35
在工业生产中,高温蒸汽管道通常被用于输送高温蒸汽、高温工业废水等,但为了安全,管道通常被放置在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不利于工人对管道的检测与维护。快速地定位复杂背景下蒸汽管道的位置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区分,已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最大类间方差(Otsu)算法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基于细胞免疫机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tsu算法,该算法通过红外图像中管道以及复杂背景的特征,能够计算出两个不同的阈值并将其分别用于图像中管道的提取与复杂背景的区分。借助QuartusⅡ软件搭建了基于FPGA的软硬件系统平台,实现了数据通信传输,并对改进的Otsu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在红外管道图像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几种边缘检测算子和经典Otsu算法相比,无论是在管道的分割,还是复杂背景的区分,本文算法都具有较高的真阳率(True Positive Rate, TPR)和较低的假阳率(False Positive Rate, FPR)。  相似文献   
87.
自动生产线上输送带的速度与生产计划以及系统废品率之间无法互相调节,导致了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等现象。为了提高自动分拣生产线的产能,本文设计了产能自调节系统;叙述了构建系统的研究思路;搭建了系统的模型;分析了系统控制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构建了特定的控制算法模型;运用PLC、步进电机、变频器以及工业APP软件对产能自调节系统进行了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状态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控制等功能的实现;搭建了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复合型通信网络,并在工业网络实训台上完成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整个系统做了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88.
采用微分算子法,理论研究了一维热压电半导体梁在横向力作用下的静态弯曲问题,得到了位移、电势、载流子、温度以及剪力、弯矩、电位移和电流密度等物理场的解析解,并分析了温度对n型ZnO压电半导体悬臂梁力电热耦合性能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能显著影响压电半导体梁的力电场分布,造成电势、载流子、电场和电位移在高温区域发生显著变化,而对于位移、剪力和弯矩影响较小.该温度调控效果主要是由热释电效应产生的极化电荷引起的.  相似文献   
89.
丛杉珊  王升  孙美娇  薛志鹏  杨帆  王宇  陈茂胜  张雷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0):20210476-1-20210476-7
由于空间环境变化,高分辨率空间光学载荷在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离焦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需要进行在轨调焦。为了适应高分辨率、轻小型空间光学载荷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集支撑功能、调焦功能为一体的结构,通过热控系统对支撑结构温度的精准控制来调整次镜组件在光轴方向的位置,从而使载荷具备调焦功能。首先,根据光学系统参数进行调焦精度分析,确定支撑结构的设计要求;然后,基于连续拓扑优化中的变密度法(SIMP)进行支撑结构的全局优化;最后,开展了热光学试验,验证支撑结构的热控调焦功能并测量热控调焦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光学载荷支撑结构热控调焦系数为0.071 mm/℃,可实现0.014 mm调焦精度和±0.385 mm调焦范围。基于该调焦方法设计的“吉林一号”高分03星已经完成在轨测试,调焦精度和调焦范围满足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90.
刘康宁  赵增华  王宇 《电子学报》2018,46(12):2942-2949
通过在实验床上的大量真实测量,分析了长距离无线链路中导致吞吐率低下的原因,总结了数据帧出错模式和丢包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自适应编码算法AdaCode.该算法将帧间编码和帧内编码有机结合起来,帧间编码使用喷泉码LT(Luby Transform)码,帧内编码使用RS(Reed Solomon)码,根据链路中数据帧误比特率和丢包率的实时变化,动态选择最佳编码率,使接收端能够解码出所有数据帧,从而避免重传,极大提升了链路吞吐率.在MATLAB平台上实现了AdaCode,并使用实验床测得的真实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固定物理层发送速率和可变发送速率两种情况下,AdaCode都能有效提升链路吞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