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15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134篇
无线电   2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6 毫秒
81.
与常用的铀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相比较,酰胺的理化性质类似于TBP,其主要优点是:降解产物一般不影响裂片元素的去污,产物无固体生成,属于“可完全燃烧”萃取剂,可大大减少放射性废物量。本文用非光气法合成了N,N,N’,N’-正四丁基脲(以下简称TBU),并以无毒性的石油醚作稀释剂,其对铀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萃取能力略低于TBP,在各实验条件下均不出现三相,铀的溶剂化数为2。  相似文献   
8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不同Yb3+,Er3+掺杂浓度的BaGd2ZnO5上转换发光材料,测量了这些样品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的上转换光发射功率及上转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所有样品的光发射功率都存在极大值,其中Yb3+掺杂摩尔分数为4%,Er3+掺杂摩尔分数为1%时样品的最大发射光功率可达20 mW;样品的上转换绝对效率也存在极大值,随着Yb3+和Er3+浓度增加,绝对效率的极大值向较低激发光密度方向移动,在Yb3+掺杂摩尔分数为9%,Er3+掺杂摩尔分数为3%时样品的上转换效率达到最高,绝对效率为3.2%,极值效率最大值为6.9%。  相似文献   
83.
白婉欣  李天乐  郭安琪  成睿琦  焦重庆 《物理学报》2019,68(10):104101-104101
本文针对平面电磁波对无限大导体平板上周期孔阵的透射问题,首先用Bethe小孔理论将孔阵表示成偶极子阵列,然后用平均化处理得到均匀的等效磁化/极化强度,进而引入等效面源导出透射电磁波表达式,最终给出了孔阵对平面电磁波屏蔽效能的解析公式.该公式分别针对横电和横磁两种极化方式,将屏蔽效能表示成孔阵周期面积、孔的极化系数、波长和入射角的简单函数,其计算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一致性好.结果表明,透射场强的幅值与孔极化系数和波频率成正比,与周期面积成反比;在横电极化方式,波频率和周期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透射场强的幅值与入射角的余弦值成正比,入射角越大屏蔽效能越高;在横磁极化方式下,透射场强幅值与入射角的关系相对复杂,但在入射角较小时与入射角的余弦值近似成反比,总体上入射角越大屏蔽效果越低.  相似文献   
84.
当前的多带近完美吸收通常是利用多层叠堆或多特征尺寸组合阵列结构来实现,这给实验制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吸收率高达99%的四窄带近完美吸收,它是通过将单特征尺寸的金属和介电材料阵列置于金属衬底之上而构成.其四带近完美吸收的机理可通过求解双曲超构材料的色散关系,结合波导理论来解释.此外,由于这种多带近完美吸收具有高品质因子的特点,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因而本文也就其在传感器方面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基于电磁模式的色散方程和回旋管非线性理论,研究了损耗层厚度对回旋行波放大器注-波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损耗层电导率和厚度能够让期待的工作模式TE01衰减较小,而对应的竞争模式TE21因损耗很大而更难以起振,随厚度的增加,放大带宽从两边向中间收缩变窄,频带中间部分的输出功率会上升,曲线更加平坦,从而达到改善互作用稳定性的目的. 关键词: 回旋行波放大器 起振长度 起振频率 饱和功率  相似文献   
86.
采用爆炸焊接中的外复法,并控制爆炸能量,使3.8mm的不锈钢管与铌棒在固态下产生高强度的冶金结合,其性能超过了预定的技术指标。若炸药的品种、药量、间隙等影响爆炸复合的主要工艺参数选择得当,动态条件合适,其最高结合强度可以达到铌材的强度,产生等强结合。  相似文献   
87.
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是研究单木生物量估测、三维绿量测算等的重要测量因子。针对树冠结构复杂、形态各异,树冠因子难以精确测量等问题,为实现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自动提取和精准测量,以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树木点云数据为数据源,运用平面散乱点集凸包算法——Graham扫描算法和不规则体切片分割累加算法,以VC++6.0和Matlab 7.0混合编程,实现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自动提取。以实验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2株不同树种的样木为研究对象,并与传统人工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树冠投影面积人工测量(A4)结果与点云数据的自动计算(AV)结果相关性较好,r=0.964(p<0.01),A4高于AV的平均值为25.5%。近似规则几何体方法树冠体积测量(VC)结果与基于点云数据的自动计算(VVC)结果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r=0.960(p<0.001),VC低于VVC的平均值为8.03%。该方法基于高精度单木点云数据,实现了树冠结构的高精度快速重构、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无损自动提取,可以为单木树冠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在精准林业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分别在层层组装膜的沉积和淋洗步骤中引入流动场, 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多层膜的组装过程进行了跟踪,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膜的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观察, 用X射线反射(XRR)对膜的厚度和粗糙度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 在沉积步骤中, 流动场可以促进高分子与组装基底的接触, 从而提升组装速度; 而在淋洗步骤中, 搅拌下的流动场不仅可以冲洗掉膜表面物理吸附的高分子, 还能够降低膜的粗糙度, 使得膜表面更加平整.  相似文献   
89.
付昱  向子龙  周军  吴欣蔚  李妍  焦永华 《化学学报》2012,70(17):1847-1852
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为构筑基元、以卤键为推动力制备了可以选择性吸附带有负电荷小分子的层层组装多层膜. 为了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引入多层膜体系中, 我们首先制备了接枝有卤键给体分子-碘全氟苯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I). 然后将BPEI-I和含有卤键受体的聚(4-乙烯吡啶)(PVPy)在四氢呋喃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组装成膜, 并用紫外可见光谱、AFM和XPS对膜的组装过程、形貌、厚度和推动力进行了表征. 制备得到的BPEI-I和PVPy多层膜可以吸附含有负电荷的2-蒽甲酸钠小分子, 而对有类似结构但带有正电荷的溴化-N-(2-蒽甲基)吡啶盐却没有吸附作用. 这种选择性吸附能力主要得益于包覆在多层膜中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基元的正电荷空腔和由卤键构筑的弱极性微环境. 本文的研究为制备选择性吸附薄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在传感、富集分离和微接触印刷等领域都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徐洁  焦吉庆  李强  李山东 《中国物理 B》2017,26(1):10701-010701
A special Fe_3O_4nanoparticles–graphene(Fe_3O_4–GN) composite as a magnetic label was employed for biodetection using 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 sensors with a Wheatstone bridge. The Fe_3O_4–GN composite exhibits a strong ferromagnetic behavior with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_S of approximately 48 emu/g, coercivity H_C of 200 Oe, and remanence M_r of 8.3 emu/g, leading to a large magnetic fringing field. However, the Fe_3O_4 nanoparticles do not aggregate together,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inning and separating effects of graphene sheet to the magnetic particles. The Fe_3O_4–GN composite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biodetection as a promising magnetic label since it combines two advantages of large fringing field and no aggregation. As a result, the concentration x dependence of voltage difference |?V| between detecting and reference sensors undergoes the relationship of |?V| = 240.5 lgx + 515.2 with an ultralow detection limit of 10 ng/mL(very close to the calculated limit of 7 ng/mL) and a wide detection range of 4 or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