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40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13篇
无线电   2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电网波动对上海光源加速器的正常运行有较大影响。针对该问题,展开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电网波动的成因以及电网波动对上海光源的影响情况。通过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优化了上海光源加速器受电网波动影响后的基本恢复流程。分析了各硬件系统在发生电网波动时的不同表现,并依此探讨了如何优化此类故障的处理流程,建立完善的机器恢复程序。针对外电网波动提出若干建议,并提出了面对电网波动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尽可能降低电网波动对如低温压缩机、超导高频腔等关键设备的影响。以期缩短实际故障时间,加快机器恢复速度,保障上海光源稳定运行。以近10年运行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电网波动对上海光源的影响存在若干重要阈值,这些阈值对机器恢复具有指标性作用。对因电压暂降产生的二次故障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52.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尼可刹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药物制剂中尼可刹米的含量。该法基于尼可刹米在酸性介质中与Cu2 及SCN-生成1∶1∶2络合物,通过CH3Cl萃取,测定水相中剩余Cu2 的量来间接测定尼可刹米。本法在0~90μg 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2)。并探讨了尼可刹米和Cu2 及SCN-生成络合物的反应机理。已用于药物制剂中尼可刹米的测定。  相似文献   
553.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结合双稳定性同位素内标检测鱼样中多氯联苯的方法。采用自动索氏提取器提取样品中的多氯联苯,经一根复合净化柱净化后,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选取两个独立的离子对。分析了20种多氯联苯,包含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从三氯联苯到八氯联苯每族3个化合物,九氯联苯和十氯联苯各一个,每族使用一个相同氯代程度的13C12标记多氯联苯作为定量内标、2种回收内标。20种多氯联苯在33 min内流出,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05~10 μg/L,相关系数r均在0.99以上,低、中、高3种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3%~117.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5.09%~18.5%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1~0.02 μg/kg。20种多氯联苯总量在1.2~8.8 μg/kg(湿重)范围内,7个指示性多氯联苯总量在0.68~6.4 μg/kg(湿重)范围内。该方法缩短了分析时间,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适合鱼样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相似文献   
554.
具有烧绿石结构的Cd_2Ru_2O_7在形成长程反铁磁序的同时进入反常的金属态.采用高压高温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b掺杂的Cd_(2-x)Pb_xRu_2O_7(0≤x≤2)多晶样品,并系统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和电阻率、磁化率、热电势等物理性质.尽管Pb_2Ru_2O_7是泡利顺磁金属,但少量Pb~(2+)掺杂的样品Cd1.8Pb0.2Ru2O7却呈现出明显的金属-绝缘体转变,与施加静水压和少量Ca~(2+)掺杂的效果类似.通过与类似的烧绿石Ru~(5+)氧化物进行对比,提出Cd_2Ru_2O_7中的Ru~(5+)-4d~3电子态恰好处于巡游到局域过渡的区域,少量Pb~(2+)掺杂造成的晶格无序增强了电子的局域性,使得形成反铁磁序的同时伴随出现了金属-绝缘体转变.这表明具有烧绿石结构的Ru~(5+)氧化物是研究巡游-局域电子转变的理想材料体系.  相似文献   
555.
肌酐乳酸胍催化L-丙交酯活性开环聚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胍化合物即肌酐乳酸胍(CGLA),并将其应用于L-丙交酯(LLA)的开环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CGLA引发的LLA开环聚合反应具有典型活性聚合反应特征,ln[M]0/[M]t-t、Mn-Conversion关系均呈准直线关系.同核去偶1H-NMR法对产物立构规整度的表征证明所合成PLLA具有较高等规度(76%).聚合反应的添加剂效应研究证明了大分子活性物种的非自由基及非离子性本质.以1H-NMR法对聚合反应的跟踪和增长大分子物种结构的表征证明了增长大分子活性端为肌酐胍-烷氧结构(CG-OR),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推断CGLA引发的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遵循配位插入增长机理.  相似文献   
556.
基于GaN功率放大器模块化、小型化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款X波段小型管壳封装的功率放大器。通过合理排布电路结构,实现了封装尺寸的小型化。由于器件功率密度不断提升,散热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管壳底座进行热仿真分析,模拟芯片的温度分布,根据仿真结果选定底座材料为钼铜Mo70Cu30,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测试芯片结温为107.83℃,满足I级降额要求。最终设计的功率放大器尺寸为18.03 mm×8.70 mm×3.03 mm,在28 V工作电压脉冲测试条件下,9.3~9.5 GHz频带内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6 d Bm,功率附加效率大于36%,功率增益大于24.5 d B,电性能测试结果全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57.
传统植物照明设计只优化某一参考面的均匀度,导致植物生长空间内的光环境不均一。为了解决该问题,对空间照明均匀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三种潜在的立体化高空间照明均匀度植物光源设计方案,并借助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照明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利用Taguchi方法优化实验过程,并结合ANOVA分析,获得了最佳方案的最优结构参数。然后,基于所得最优解,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照明效果进行了测试。最后,介绍了立体化光源系统相对传统阵列式LED光源的技术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结构可提供一个均匀照明空间,该空间内的水平面照明均匀度和垂直面照明均匀度分别为92.00%和83.12%,并且两个空间参考平面上的红蓝光混色均匀度分别达到94.19%和90.70%。该植物光源系统可为植物提供其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均匀空间照明环境。  相似文献   
558.
针对现有植物光源系统架构难以提供优质的照明环境,提出空间照明均匀度理论。采用多光源模块的植物光源系统实现植物生长空间内的高空间照度均匀度以及色度均匀度,多光源模块由倒置光源、直下式光源以及在生长空间的中部光源组成。通过多光源模块的立体化混光方式达到设计的目的,根据Taguchi理论简化实验过程并结合变异数分析深入优化关键因子,从而找到植物光源系统的最优解。进一步优化LED灯珠的形状和间距,最终获得水平面和竖直面的照度均匀度分别为91.35%和89.71%,混色均匀度分别为87.67%和88.54%的立体化植物光源系统。对植物生长进行模拟和实物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光源系统能够在整个植物生长空间提供高质量的照明效果。  相似文献   
559.
为解决卫星导航用户终端多阵元抗干扰天线缺少空间特性数据支撑、实际电磁环境因素考虑较少等问题,设计实现了基于功率倒置的空频自适应调零仿真算法,通过数学仿真和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不同干扰信号与导航信号间夹角、不同干扰信号间夹角、不同干扰信号来向以及超自由度干扰对多阵元抗干扰天线的影响。研究表明,抗干扰天线在抑制干扰信号的同时也会抑制附近入射的卫星导航信号;干扰信号不同来向对抗干扰天线影响较大;干扰源间夹角不同,输出的信干噪比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夹角越小,干扰效果越差;超自由度干扰条件下,多阵元抗干扰天线的抗干扰能力将严重恶化,干扰功率仅需达到抗干扰处理的启动门限,即能消耗多阵元抗干扰天线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560.
为定量预测不同工艺参数下316L不锈钢粉末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熔道形貌并完成其单层多熔道形貌重构,首先对SLM成形熔道的过程进行了模拟,接着完成了SLM成形单熔道实验,得到了工艺参数与熔道宽度及其标准差系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单熔道截面轮廓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接近真实轮廓的单层多道轮廓三维模型重构。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恒为200 W时,随着扫描速度从1.0 m·s-1增大到2.0 m·s-1时,熔道宽度从69.82μm减小到46.65μm,熔道宽度标准差系数从9.84%增大到22.65%;当扫描速度恒为1.3 m·s-1时,随着激光功率从100 W增大到300 W,熔道宽度增加到69.64μm后开始减小,熔道宽度标准差系数减小到13.11%后开始增大;同一线能量密度下得到的熔道宽度值的变化正常,但熔道宽度标准差系数在12.26%到22.65%之间波动;当激光功率约为200 W、扫描速度约为1.0 m·s-1时,成形的单道熔道宽度均匀,标准差系数低于15%,熔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