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化学   301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95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05篇
物理学   208篇
无线电   5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目前广泛的应用于制药行业中.从系统冷热源、空调系统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某生物制剂车间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并提出了几点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在逆向合成分析的过程中,对特定的目标分子设计单步逆向合成反应是探寻最优有机合成路线的关键环节。随着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研究的兴起,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设计单步逆向合成反应。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研究化合物分子输入方法;(2)基于特定的分子输入,研究各类单步逆向合成反应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本文首先综述了分子输入的三种主流方法;然后分别分析了基于这三种分子输入方法构建的单步逆向合成反应预测模型的研究实例;之后,总结了当前机器学习方法设计单步逆向合成反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对机器学习设计单步逆向合成反应的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3.
液体包覆对石墨微粒红外消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宗胜  时家明  袁忠才  葛瑞荣 《红外》2007,28(12):30-33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球形粒子和多层微球光散射的基本理论,利用这两种理论模型计算了包覆柴油和水等不同介质层前后石墨的质量消光系数.计算结果发现,在所计算的范围内,当石墨外层包覆水时,包覆的水会造成石墨粒子消光性能下降;当石墨外层包覆柴油时,在一定的范围内(主要受波长影响),包覆的柴油有助于提高石墨粒子的消光性能;而当包覆的柴油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后,包覆的柴油会造成石墨粒子的消光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94.
定量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定量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简述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学时分配,教学模式“预习法—启迪性讲授法—自学法—探究法—总结性讲授法”的实施以及学生成绩的评定。实践表明,这项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95.
傅里叶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大豆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大豆脂肪酸育种需要进行大量的气相色谱数据分析,因此建立近红外光谱(NIRS)快速测定脂肪酸组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108个中国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或品系为材料,以傅里叶近红外光谱(FT-NIRS,4 000~12 500 cm-1)与气相色谱(GC)技术相结合,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和交叉验证法,探讨利用FT-NIRS技术预测脂肪酸含量的可行性。依据OPUS 5.0软件针对不同脂肪酸组分筛选出最佳NIRS光谱区域为6 101.9~5 446.5 cm-1。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大豆主要脂肪酸组分,如油酸(C18∶1,R2CV=0.94)、亚油酸(C18∶2,R2CV=0.87)、亚麻酸(C18∶3,R2CV=0.85)和总饱和脂肪酸(C16∶0 C18∶0,R2CV=0.88)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外部验证结果证明大豆油酸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R2val=0.91),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2.47 g.kg-1干重,RMSEP/SD的比值为0.29,可保证大豆油酸辅助育种的准确性;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总饱和脂肪酸的预测决定系数范围为0.66~0.76,RMSEP范围为0.37~2.74 g.kg-1干重,RMSEP/SD比值范围为0.47~0.53,表明可以进行大豆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初步筛选。该研究进一步证明利用FT-NIRS技术预测大豆主要脂肪酸组分是稳定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股票数据具有非平稳、非线性的特点,传统模型对其预测的拟合度较低。选取2017~2022年的4支白酒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极限梯度提升机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组合的股票价格预测模型。首先对各支股票的原始成交量序列进行数据分析和特征构建;其次,利用XGBoost算法进行二次特征构建;最后,建立LSTM股票价格预测模型,并在4支股票上进行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预测模型,构建的XGB-LSTM模型对茅台、洋河、汾酒三支股票价格的预测损失最小,拟合度最高,证明了XGB-LSTM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ITO阳极电阻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不同方块电阻的ITO作为阳极,利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双层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TPD/Alq3/LiF/Al,定量研究了ITO阳极电阻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较大阳极电阻的器件在一定的驱动电压下表现出较低的电流密度和亮度,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阳极电阻的分压导致用于载流子注入的有效驱动电压减少。扣除阳极电阻以后,我们发现用于载流子注入的有效驱动电压并不受阳极电阻的影响。另外,我们没有观察到阳极电阻对器件发光效率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A series of tetrahedral iridium carbonyl clusters coordinated by systematically varied series of ligands have been studied by TDDFT method focusing on their electronic and non- 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The clusters of Ir4(CO)12 (1), Ir4(μ-CO)3(CO)9 (2), Ir4(μ-L)(CO)10 (L = dppm 3, dppe 4, (Ph2P)2CHMe 5, Ph2P(CH2)3PPh2 6) and Ir4(CO)10(phen) (phen = 1,10-phen- anthroline) (7) exhibit the first static hyperpolarizabilities of medium magnitude (βtot-10×10^-30 esu). The second 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of the seven clusters increase from 0 to 23 ×10^-30 esu; the high symmetric cluster Ir4(CO)12 debases its symmetry and presents the second order nonlinear optical behavior as the coordination style of some carbonyls changes to bridge style, and then the response increases regularly with the systematical variation of the ligands. The origination of the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y is discussed by the expanded orbital decomposition scheme.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d-d electron transition from the apical iridium atom to the other three Ir atoms inside the metal skeleton, and d-πelectron transitions from metals to carbony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ies. Particularly, for cluster 7, the charge transfer from d orbitals of iridium to π* orbirals of phenanthroline originates the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