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55篇
化学   680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51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128篇
物理学   436篇
无线电   89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61.
62.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痕量铱(III)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 K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离子为一级,对铱(III)离子也为一级,对四氢糠醇的表观反应级数为正分数. 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 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 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63.
白晨曦  张文珍  何仁 《有机化学》2006,26(12):1700-1703
设计了由1,3-二(2,6-二甲基苯基)-2-四氢咪唑基-苯亚甲基-三苯基膦-二氯合钌(7)和吡啶反应生成无膦型金属钌卡宾化合物1,3-二(2,6-二甲苯基)-2-四氢咪唑基-苯亚甲基-2-吡啶基-二氯合钌(8), 8作为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烯腈和烯丙基苯的交叉交互置换反应. 新化合物7, 8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率质谱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64.
经过20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喷墨技术已经成为大幅面广告印刷行业的主要印刷技术。随着图书按需印刷需求的快速扩张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迅速落地,喷墨印刷技术作为一项高效环保的数字化印刷技术,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业内普遍认为喷墨印刷技术将是数字化印刷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与已经成熟的多Pass喷墨印刷设备不同,单Pass喷墨印刷设备在数据带宽、数据在线重构、高精度同步控制、喷嘴在线补偿等方面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喷墨技术,然后针对单Pass喷墨印刷设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依据本文技术设计的单Pass书刊喷墨印刷机已经投放市场,并且获得了用户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65.
An approach was reported to synthesize silica hybridized ruthenium bipyridyl complex through amidation reaction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bis(bipyridyl)-4,4'-dicarboxy-2,2'-bipyridyl-ruthenium to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The hybrid complex then was gelatinized through acid catalytic hydrolysis method and a sol-gel modified indium tin oxide electrode was prepared via spin coating technique. As prepared indium tin oxide electrode possesses good stability therein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ehavior.  相似文献   
66.
A natural CXN zeolite (stilbite, type code-STI) discovered in China was modified with NH4^ exchange by using ammonium salt and calcinations (procedure Ⅰ), or with NH4 exchange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acid (procedure Ⅱ). The coordination state of Si and A1 atoms in the framework, the property of ion exchange, and the adsorption of the H-STI zeolite sampl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odification procedur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XRD,EDX,^29Si and ^27Al MAS NMR, Ag^ ion exchange and Ne adsorpti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procedure of the modification made variet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ramework Si atoms and A1 atoms,the content of non-framework aluminum, and the blocking channels and the shielding effect to the positions of the exchangeable cations. The H-STI zeolite prepared by the procedure Ⅱ possesses high ion exchange capacity, open and perfect pore system,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67.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及西贝素的第三个氧原子功能,是属于叔醇羟基。贝母素甲在340—350°直接用硒脱氢,得到Veranthridine(Ⅲ),与由西贝素用同法降解所得主要产物相同。因此更进一步证明,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骨架,与西贝素的骨架,确是相同;也证明了前次所提出的骨架(Ⅳ),并肯定了C_(20)上甲基的位置。贝母素乙用铬酸氧化,得贝母酮。由此证明贝母素乙中,有一仲醇羟基。贝母酮脱氧后,得一不含氧的饱和胺,可能是贝母素甲及乙的母核,命名为贝母原碱(Ⅴ)。  相似文献   
68.
Assembly of [Ag(CN)2]^- units with M(Ⅱ)-diamine complex cations [Cu(LN-N)2]^2+, where LN-N represents L2-diaminopropane (pn) and ethylenediamine (en), afforded two complexes, [Cu(pn)2][Ag2(CN)4] (1) and [Cu(en)2][Ag3(CN)5] (2), 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UV-Vis and ESR spectra.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es show that these complexes have 2D and 3D architectures through silver-silver interactions and other weak interactions. The luminescence behaviors of the two complexes were also studied by means of emission spectra.  相似文献   
69.
70.
第一个使用碳捕获和隔离的商业发电厂,展示出关键技术的潜能。边界大坝,萨斯卡切温省伊斯特凡的一家发电厂是第一家捕获其排放物中二氧化碳、压缩气体并将之埋在地下的商业煤电厂。该发电厂证明,所谓的碳捕集和贮存(CCs)可以大规模运行——一项重要的成就,使CCs能够在导致气候变化的全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