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0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8篇
无线电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主成分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西维因和异丙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主成分回归(PCR)-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食品及水样中农药西维因和异丙威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这两种农药均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酚盐,进而与对氨基酚及高碘酸钾的氧化产物醌醇亚胺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但两种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相互重叠.试验采集了500750 am波长范围吸光度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一阶求导后用主成分回归法(DPCR)处理.西维因和异丙威的线性范围均为0.4~4.0 mg·L-1,检出限分别为0.15 mg·L-1和0.20 mg·L-1.用此方法对苹果、白菜、大米和水等6种样品进行分析,测得西维因及异丙威的回收率依次在98.4%~108.4%和91.6%~101.7%之间.  相似文献   
52.
在pH2.87的B-R缓冲溶液中,氰戊菊酯与变色酸2R反应,在423nm波长处产生稍有增强而稳定的共振散射信号,而β-环糊精的加入进一步明显敏化该共振光散射信号,且散射强度与氰戊菊酯的质量浓度在0.02~0.5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S/N=3)为0.016mg·L^-1。该方法用于地面水、果品及蔬菜等样品中氰戊菊酯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在86.0%~113.0%之间,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6%~6.0%之间。  相似文献   
53.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共振散射、圆二色谱(CD)等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金丝桃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金丝桃苷结合在HSA的SiteⅠ位,预测结果与位点探针竞争实验结果吻合。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和共振散射光谱表明,与金丝桃苷结合后HSA的分子直径变大,产生相互聚集。金丝桃苷对H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基态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测得的热力学参数表明,金丝桃苷与HSA作用主要由疏水作用和氢键驱动。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两者间的结合距离为3.52nm。CD谱显示金丝桃苷诱导HSA的二级结构产生稍许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葛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7.4)葛根素(PU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葛根素对BSA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求得其猝灭常数为7.29×1012 L·mol-1·s-1,结合常数为5.04×104 L·mol-1;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测得葛根素在BSA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3.35 nm;探讨了葛根素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考察了体内某些共存金属离子对葛根素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儿茶素与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酸度(pH=7.4)条件下儿茶素与DNA的作用方式.通过研究DNA与儿茶素相互作用的荧光和紫外光谱,并结合溴化乙锭荧光探针、Ⅰ ̄离子效应、DNA熔点效应及盐效应等实验,探讨儿茶素与DNA的作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与DNA主要以嵌插方式发生结合.根据DNA对儿茶素荧光的猝灭,计算出儿茶素与DNA的结合常数为9.44×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8.  相似文献   
56.
部分相干电磁光束在杨氏双缝实验中的偏振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推导了部分相干电磁光束经过杨氏双缝干涉后偏振度的表达式,研究了干涉光场偏振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干涉光场偏振度不仅取决于双缝处的偏振度、相干长度,而且还取决于杨氏双缝缝宽.当所有相干长度都相等时,干涉光场偏振度不再发生变化,其值就等于双缝处的偏振度.着重分析了系统中交叉谱密度矩阵系数Bxy=Byx≠0的情况,并将结果与Bxy=Byx=0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7.
在生理酸度(pH=7.4)条件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熔点实验,研究了芍药苷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以及Zn2+、Ca2+和Mg2+的影响。结果表明:芍药苷主要以沟槽模式与DNA结合。Zn2+、Ca2+和Mg2+分别能不同程度影响芍药苷的吸收光谱和DNA-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随着体系中Mg2+浓度的增加,DNA-芍药苷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加Zn2+的量则使复合物的结合常数逐渐增大,Ca2+浓度的增大对复合物结合常数的影响类似且弱于Zn2+。3种金属离子对DNA-芍药苷结合的影响取决于金属离子与DNA碱基以及磷酸基团间的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58.
套筒灌浆连接是当前装配式建筑中受力钢筋的主要连接方式,其灌浆质量是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运用压电陶瓷材料的驱动和传感功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动分析的套筒灌浆缺陷主动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其机理。在套筒连接钢筋表面粘贴压电片,测量健康试件和设置有不同尺寸缺陷试件上压电陶瓷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对小波包能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灌浆缺陷导致压电陶瓷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增大,小波包能量指标与套筒灌浆缺陷尺寸大小相关。该法能对套筒内灌浆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59.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白杨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白杨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根据Fr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白杨素在蛋白质中的结合  相似文献   
60.
在生理酸度条件下(pH=7.4),运用紫外-可见、粘度、DNA熔点效应及以中性红(NR)为荧光探针的同步荧光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山柰酚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加入DNA后,山柰酚的吸收光谱呈现减色和红移现象;山柰酚的加入使得DNA-NR同步荧光强度猝灭,表明山柰酚对NR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山柰酚的加入使得DNA的粘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山柰酚与DNA之间发生了嵌插作用.计算了25、32和39 ℃下,山柰酚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3.87×103 L·mol-1、0.85,6.71×103 L·mol-1、0.92和9.73×103 L·mol-1、0.92.由求得的热力学参数推断山柰酚与DNA结合的驱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