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化学   507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83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496篇
无线电   10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多种市售有碱和无碱液体速凝剂产品的性能分析,分析总结了行业上速凝剂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自制了一种无碱和一种有碱速凝剂产品,研究了不同辅料对速凝剂体系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了环境温度、湿度、用水量、水泥种类等测试条件对速凝剂凝结时间的影响,总结了速凝剂在应用过程的注意事项及调整产品适应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以USY分子筛作为载体,Ni和Mo作为活性组分,利用超声辅助浸渍法(US-IM)和常规浸渍法(C-IM)制备了Ni/USY(US-IM)和Ni-Mo/USY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吡啶-红外光谱分析(Py-IR)和N2吸附-脱附等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表征,综合考察了不同改性方法以及单金属和双金属改性前后分子筛酸性和孔结构性质等的变化及其对正庚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o对于Ni在USY分子筛上的均匀分布以及异构化催化性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超声条件对双金属改性的USY结构基本无影响;超声空化作用降低了催化剂金属粒子的团聚,使其在USY表面均匀分散,增加了催化反应中所需的金属活性位点.超声辅助浸渍制备的Ni-Mo/USY中较高的金属分散度导致了较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使其活性和稳定性高于常规浸渍法.在优化超声条件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250℃和3 h,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分别为550℃和5 h,H2/C7摩尔比为0.14时,正庚烷的转化率和异构化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65.7%和74.1%.  相似文献   
53.
以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Al2O3含量的SiO2-Al2O3复合氧化物,并通过浸渍硝酸氧锆引入ZrO2,制备ZrO2/SiO2-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肉桂醛(CAL)MPV转移加氢中的催化性能,并结合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H3-程度升温脱附(NH3-TPD)、Py-原位红外(Py-IR)等技术,研究催化剂结构、织构以及表面性质与其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均以L酸为主,并含有少量B酸中心,这使得加氢产物以肉桂醇(COL)为主,并含有少量1-苯丙烯-2-丙基醚(CPE).Al2O3含量不仅影响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量,而且对催化剂的织构参数有较大影响.随Al2O3含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L酸与B酸中心均有所增加,而孔径则持续变小,这使得催化反应呈现CAL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少、目标产物COL选择性先稍有减小后有所增加的趋势.在Si/Al比为2时,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优化反应条件下,CAL转化率达96%,目标产物COL选择性达90%.  相似文献   
54.
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Ag@AgBr/CNT/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用罗丹明B(RhB)作为模拟污染物对薄膜的光催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测定,采用测定薄膜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催化机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下制备的Ag@AgBr/CNT/Ni薄膜是由少量碳纳米管(CNT)和表面沉积纳米Ag粒子的AgBr晶体构成的复合薄膜。薄膜具有突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光催化罗丹明B 20 min,Ag@AgBr/CNT/Ni薄膜的降解率是Ag@AgBr/Ni薄膜的1.32倍,是P25 TiO_2/ITO多孔薄膜的21.6倍。在保持光催化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循环使用5次。CNT的存在使薄膜电荷传导性能和光催化还原溶解氧的性能大幅增加,是所制薄膜相对于Ag@AgBr/Ni薄膜光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薄膜光催化罗丹明B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5.
通过三聚氯氰的甲氧基化、肼基化及与乙酰丙酮的缩合这种新的简单、通用的方法合成了2,4-双(3,5-二甲基吡唑)-6-甲氧基均三嗪(bpt),在甲醇溶液中与Ni(ClO4)2·6H2O,Zn(ClO4)2·6H2O作用,分别得到了单核二元镍配合物[Ni(bpt)2](ClO4)2·H2O和三元锌配合物[Zn(mpt)2(dmp)](ClO4)2(mpt=2,4-二甲氧基-6-(3,5-二甲基吡唑)均三嗪,dmp=3,5-二甲基吡唑).mpt和dmp为bpt在Zn2+作用下的醇解产物,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体的水合高氯酸盐[Hbpt·H2O·ClO4]及镍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Hbpt·H2O·ClO4]中质子位于一侧吡唑环的2-位N上,Hbpt呈共面cis-cis构型,以锯齿状排列成层状结构,层间依靠非质子化吡唑环间的p-p重叠连接.[Ni(bpt)2](ClO4)2·H2O中bpt以三齿径向方式与Ni配位,[Ni(bpt)2]2+配阳离子呈压扁的八面体构型,4个吡唑氮原子构成赤道平面,2个均三嗪氮原子占据轴向顶点.[Zn(mpt)2(dmp)](ClO4)2中Zn2+离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的配位构型,均三嗪及dmp的3个氮原子位于赤道平面,mpt的2个吡唑氮原子位于轴向位置.  相似文献   
56.
染毒水样中神经性毒剂水解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对水中6种神经性毒剂水解产物固相萃取的萃取剂,洗脱剂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LC-CN小柱为萃取剂,1%冰醋 甲醇溶液为洗脱剂,测得萃取回收率为59.7%-100%,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采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选择离子检测法对水解产物三甲基硅烷(TMS)衍生物进行分析鉴定,水中水解产物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0.02mg/L。为今后水中神经性毒剂未知样品分析提供了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7.
题1已知抛物线y2=4x及点P(2,2),斜率为1的直线l不过点P,且与抛物线交于点A和B,直线AP、BP分别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和D.证明:AD与BC交于定点Q.文[1]分析了题1的"动源",并利用"动源"将上述问题演变成相关的三个问题,但未能彻底剖析"定因"与"动源"的关系,以致作者最后谈到,"由于运算量过大以及笔者自身的水平有限,未能完成:(1)能否将上述命题一般化;(2)能否将命题类比到椭圆、  相似文献   
58.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可是,由于考生对概念和性质理解不透彻、考虑不全面、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等原因,常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令人痛心的现象.制约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精选学生在考试中的几个易错问题,有针对性地帮你识破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帮你踏过等比数列的“层峦叠障”,以期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助你成功.  相似文献   
59.
一类二阶非线性差分方程的全局吸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二阶非线性差分方程xn+1=a+bxn/A+xn-1,n=0,1,2,….证明了当条件a,b,A∈(0,∞)成立时方程的唯一正平衡点x^-=(b-A+√((b-A)2+4a))~(1/2))/2是方程的所有正解的一个全局吸引子,所得推论证明了由Kocic和Ladas提出的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0.
本文考虑一个带色散项的可积Hunter-Saxton方程的周期柯西问题.首先,我们得出该模型的强解的一个精确的爆破机制.其次,利用守恒量和特征方法,分别建立了有限时间内强解的爆破发生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了强解的爆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