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化学   436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103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24篇
物理学   390篇
无线电   9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建立了石墨炉碱溶消解-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硫磺中氟、氯、硫元素的方法,选择各元素的分析谱线,采用外标法绘制曲线,方法的检出限0.0019~0.022μg/m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1.0%~11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4%。方法的研究成功填补了硫磺中氟、氯、硫酸根测定的空白。  相似文献   
992.
智慧矿山是煤矿今后发展的方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应用于煤矿开采中不但可以提高煤矿开采效率,更可以保障人员安全。通过对现阶段物联网在煤矿开采技术中应用调研,总结出其在煤矿产业中发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最后,结合物联网现存的成熟技术,探讨其与煤矿开采的进一步结合。  相似文献   
993.
碳纳米纤维增强钴酞菁催化氧化染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氨基钴酞菁(CoTAPc)以共价键的形式负载到碳纳米纤维(CNF)上制备碳纳米纤维负载钴酞菁催化剂(CoTAPc-CNF),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CoTAPc-CNF进行表征.选用具有氧杂蒽结构的罗丹明6G(Rh6G)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CoTAPc-CNF对Rh6G的催化氧化性能,考察了温度、pH、NaCl、异丙醇等对CoTAPc-CNF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TAPc-CNF在常温中性条件下能有效催化氧化Rh6G;随着温度和pH的增加,CoTAPc-CNF催化氧化Rh6G速率逐渐提高;NaCl和异丙醇的加入,没有抑制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相反大大提高了Rh6G的降解速率,这与一般羟基自由基占主导的高级氧化体系完全不同;进一步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证实CoTAPc-CNF/H2O2体系确实为非羟基自由基催化机理.另外,研究发现CoTAPc-CNF还能有效催化氧化其他共轭结构的染料,如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三芳甲烷染料碱性绿1(BG1).因此,本文探索的CoTAPc-CNF/H2O2非羟基自由基催化反应体系在处理成分复杂的实际印染废水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The β-CD was first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into the pore of MCM-41 mesoporous sieve, with γ-glycidoxypr- opyltrimethoxy silane (GPTS) as a coupling agent. An inorganic/organic complex mesoporous material β-CD- MCM-41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and spectrophotofluori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β-CD molecular not only get into the modified inner wall, but also remain the ordered mesoporou structure of MCM-41.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真空蒸镀法在 Si O2 表面制备非晶态碳纳米薄膜 ,考察了碳离子注入对非晶态碳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碳薄膜 /基体的界面化学状态 .研究结果表明 :非晶态碳薄膜经碳离子注入处理后 ,碳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及其耐磨寿命均明显提高 ;当碳离子注入剂量达到 1× 10 1 6 C+ /cm2 时 ,碳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增加 ,但碳薄膜耐磨寿命的提高幅度有限 ;当注入剂量达到并超过 5× 10 1 6 C+ /cm2 后 ,碳离子注入所引起的碰撞混合和化学混合作用直接导致碳薄膜与 Si O2 基体界面处的原子扩散以及 Si- C键的形成 ,从而大幅提高碳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及其耐磨寿命 .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一种求解鞍点问题的并行预处理变形共轭梯度算法.通过应用迭代法进行预处理后,再采用变形共轭梯度求解的模式.首先构造系数矩阵近似逆的多项式表达式,以此作为预处理矩阵的逆矩阵,对方程组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变形共轭梯度法并行求解预处理后的线性方程组.为减少运算量,采用迭代方式并行计算多项式与向量的乘法运算.通过调整迭代次数,即调整多项式次数,检验各种次数的多项式进行预处理后的求解方程的效果.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未预处理的变形共轭梯度法,且当预处理迭代次数取4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微波带通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的应用需求,提出使用双/三模方形基片集成波导和共面波导混合结构设计带通滤波器.通过改变双模基片集成波导中TE102和TE201的谐振频率和外部耦合的强弱,可实现具有近似椭圆、非对称和无传输零点响应的双模滤波器;两个相同尺寸的共面波导作为谐振器蚀刻在基片集成波导表面,与TE102和TE201共同形成一个通带,设计具有多样性响应的四阶滤波器.在具有非对称响应四阶滤波器的基础上,使主模TE101频率移动到该通带附近,设计更宽带宽的五阶滤波器.并对设计的滤波器进行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表明了该混合结构设计高性能滤波器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Ti3SiC2/Inconel718摩擦副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Ti3SiC2-Inconel 718摩擦副从室温到800 ℃范围内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改善Ti3 SiC2-Inconel 718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在800℃时,其摩擦磨损性能优异.随着温度的升高,摩擦系数从室温的0.71降至800℃时的0.37,Ti3SiC2的磨损率从4×10-3 mm3/(N·m)降至10-5mm3/(N·m)以下.高温塑性变形和摩擦氧化物层的形成导致摩擦系数的降低,300℃以下,晶粒的断裂、拔出与脱落以及材料向合金的转移造成了Ti3SiC2高的磨损率,从400℃至800℃,Ti3 SiC2晶粒的断裂与脱落受到明显抑制,其磨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9.
调焦精度是保证多光谱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星载对地观测多光谱CCD相机大视场角、宽地面覆盖的离轴三返光学系统结构特点,设计实现了一种高精度调焦系统。首先以CCD多光谱相机感应谱段中最短波长计算出相机调焦需求精度10.00 m,根据多光谱CCD相机的光学系统特点,对比常用的传统航天相机的三种调焦方式,选择CCD焦平面调焦方式;然后提出采用以步进电机为动力源驱动高精度涡轮蜗杆副、齿轮副做旋转运动,通过超精密级滚珠丝杠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结合直线导轨约束运动形式,以14位绝对式编码器为位置检元件组成高精度调焦系统,经计算,调焦系统的理论灵敏度为0.12 m,该调焦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调焦灵敏度高的优点;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在2.2 mm调焦行程内实际调焦精度3.62 m(3),调焦系统随相机经过力学环境实验、热真空环境实验后的复测调焦精度为3.64 m(3)。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调焦系统设计合理,结构可靠,调焦精度稳定性高,满足多光谱CCD相机成像清晰对调焦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化学品的工业合成通常在高能耗的条件下进行,加剧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在可再生电力或/和太阳能的驱动下,可以降低反应的能量屏障,从而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化学品的高效绿色合成.二氧化碳和氮作为主要的小分子,可通过电催化合成各种含碳和氮的燃料,在缓解环境问题的同时降低能源枯竭的压力,达到高效储能的目的.本文综合评述了N2和CO2电化学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反应条件的改进、反应路线的调整及催化机理的研究.最后,对C-N电催化耦合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发N2和CO2的电化学转化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