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4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543篇
化学   846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195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304篇
物理学   990篇
无线电   18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7篇
  1963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局域网络中的L-BLP安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司天歌  张尧学  戴一奇 《电子学报》2007,35(5):1005-1008
为解决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机密性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BLP安全模型在局域网中的扩展模型L-BLP.通过在系统中增加动态监控单元,定义其拓扑结构,并构造了新的状态转换规则,实现对主体间通信行为的控制.分析表明,L-BLP模型可解决局域网内数据的机密性控制问题,并进行了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1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在成本、耐久性以及性能上的局限是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瓶颈. 已有文献证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催化剂层能提高催化剂利用率、增加三相界面和三相通道以及提高耐久性. 作者结合所在课题组的工作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发展历程,并从制备方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和总结;接下来,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催化剂层的制备、物理特性表征、电化学性能分析及耐久性表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从三相界面、三相通道以及量产适用性的视点比较了三种结构的催化剂层,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发展趋势,并梳理了静电纺丝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领域待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3.
采用溶剂热法,以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为稳定剂,分别制备了Bi_(25)FeO_(40)和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种颗粒均为球形,尺寸均匀,粒径小于10 nm.当原料中Bi~(3+)/Fe~(3+)摩尔比为25∶1时,产物为Bi_(25)FeO_(40)纳米颗粒;Bi~(3+)/Fe~(3+)摩尔比为1∶1时,产物为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与Bi_(25)FeO_(40)纳米颗粒相比,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的带隙变窄,对可见光吸收范围变宽,饱和磁化强度和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这是由于复合颗粒中的α-Fe_2O_3具有超顺磁性,且两相界面存在的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提高催化活性.2种纳米颗粒均可磁性回收,重复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下降较小.  相似文献   
114.
正醛酮类化合物尤其甲醛是世界产量最高的十大化学品之一。研究表明,醛酮类化合物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而且甲醛和乙醛已被确认是致癌物或可疑致癌物。目前国内外制定并颁布的环境法规中均将多种醛酮类化合物列入重点控制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单中。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化工行业的发展,对环境中醛酮类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常用的测定醛酮类  相似文献   
115.
A new type of self-assembled molecule ON-OFF fluorescence probe for toxic transition metal ions, made up of thiacalix[4]arene, micelle and fluorescence group, has been studied by DFT/TDDFT method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 spectra. Since the mechanism of the optical quenching signal response of such self-assembled micelle probe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of uncertainty, the spatial construction and geometric structures of the functional units of probe in the Cu~(2+) ion detecting proces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molecular transition orbital pairs method to explore the origination of ON-OFF fluorescence sign response. The results presented that the signal response mechanism of the micelle probe is ascribed to F?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which provides new sights different from most of the conclusions by the related research work reported.  相似文献   
116.
本文研究了端羧基乙烯基四氢呋喃-环氧丙烷液体共聚物(TVC-PTP)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反应。观察了组成比,催化剂等对反应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跟踪了这一反应过程,观察了乙烯基和环氧基的消失速度。用平衡溶胀法测定了交联聚合物单位体积内有效交联链的数目和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观察了它们对交联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用δ-TiCl3-Et2AlCl催化剂,以庚烷作溶剂,在单体C3含量>60mol%的情况下,乙丙常压共聚可得到含长丙烯序列无规乙丙共聚物(LP-EPR)。其特性粘数〔η〕在2—3dl/g之间。影响〔η〕的主要因素是〔Al〕/〔Ti〕比、聚合温度和时间。共聚物的组成主要依赖单体C3含量。通过庚烷萃取、红外、扭摆、x-射线衍射及相差显微镜等方法证明,在共聚物的无规乙丙分子链中含有全同聚丙烯(PP)序列,序列含量直接影响共聚物的结晶度、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构建了一种新型抗体固定方法.先将抗体与寡核苷酸单链交联,再将两者的复合物与固相载体表面上的互补寡核苷酸链结合,从而将抗体固定到载体的表面.在磁珠表面对该固定方法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以本方法构建了针对转基因Bt Cry1Ac蛋白的免疫芯片,用Cy3标记二抗对其探针固定效果进行分析,并且在芯片上对Bt Cry1 Ac蛋白进行梯度浓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以本方法构建的抗体芯片,探针分布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探针层分布均匀,非特异吸附小;检测灵敏度达到0.01 ~ 0.05 μg/L;此外,通过杂交核酸双链的解离成功实现了芯片的再生,有助于解决传统抗体固定方法中芯片不可再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9.
取代硫脲化合物对作物的生长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代脲类化合物已广泛用作除草剂、杀虫剂、杀鼠剂。根据结构活性关系,亦对烯丙基、甲基、二芳基取代硫脲衍生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合成了3类取代硫脲化合物:R_1NHCSNHR_2,其中:R_1=苯基,α-萘基,叔丁基,R_2=α-苯基乙  相似文献   
120.
合成了一种扩链脲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PEG-TU),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MWCNT-PEG-TU可明显提高E-51环氧树脂/双氰双胺(DICY)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活性。利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法研究了MWCNT-PEG-TU/E-51环氧树脂/DICY固化体系的等温固化动力学,该固化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dα/dt与α的关系曲线较好地符合Kamal自催化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