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6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00篇
无线电   2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91.
本文研究了几种金属离子对麦牙酸性磷酸酶(AC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1.5mmol/L浓度时,Mg2 、K 对酶活无明显影响。Cr3 、Co2 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u2 、Zn2 、Cd2 、Ni2 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Cu2 、Cr3 离子分别与酶作用后,测定酶的紫外吸收差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从光谱的变化表明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可能与酶构象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92.
过低的灵敏度性能一直是声表面波(SAW)陀螺仪的瓶颈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结合金属点阵用以改善陀螺效应的新型行波模式SAW陀螺仪,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该结构由双延迟线型振荡器构成,两延迟线平行且反向制作于同一压电基片上,在延迟线的声传播路径上分布铜点阵。结合层状介质中声波传输特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两种压电晶体材料、不同金属点阵膜厚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从而为确定陀螺仪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基于理论计算结果,研制了以128°YX LiNbO3及X-112°Y LiTaO3为压电基片,铜点阵厚度分别为33000 Å,6000 Å,9000 Å的95 MHz声表面波陀螺仪。为改善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延迟线采用了具有梳状结构的单相单向换能器结构。振荡器的测试频率稳定度达到了±5 Hz/h。利用精确速率转台对所研制的SAW陀螺仪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机电耦合系数较高的128°YX LiNbO3基片并增加金属点阵厚度均能有效提高陀螺仪的检测灵敏度,所获得的最大检测灵敏度为2.7 Hz/(deg/s)。   相似文献   
293.
刘鑫 《电子设计工程》2023,(4):183-187+193
该文结合国产化芯片动态老炼的实际测试环境,分析了干扰信号对待测芯片数字通信接口的影响;给出了几种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并针对实际工况环境探讨了各算法的适用性;以新版FPGA控制板为平台设计实现了两种典型通信接口的数字滤波算法模块;在实际老炼环境下对比测试了新旧两种FPGA老炼程序,测试结果表明,数字滤波模块的应用提高了老炼测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国产化芯片的批产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4.
程友良  焦慎俐  许强  刘鑫 《力学学报》2021,53(7):1885-1899
为分析圆角化对低雷诺数下受迫振动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机理, 对Ansys 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即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中的DEFINE_ CG_MOTION宏对柱体周期性受迫振动的函数进行编程, 并对流场计算域进行区域划分以便利用动网格技术中动态层法实现柱体受迫振动, 从而实现对受迫振动柱体绕流流场的流固耦合模拟.在雷诺数Re = 200时, 考虑方柱截面不同圆角的影响, 对均匀流作用下5种圆角化r/D = 1/2, 1/4, 1/5, 1/8和0受迫振动方柱的绕流进行数值模拟, 分析了这5种参数下受迫振动方柱的升阻力系数、尾流涡量和锁定区间的变化规律, 澄清了圆角化对受迫振动方柱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 与尖角方柱相比, 圆角化方柱升阻力系数有了明显的减小, 且升力、阻力系数随圆角增大而减小; 低振幅比下圆角方柱的涡旋脱落模式均为2S模态, 涡旋尾迹变窄; 锁定区间范围基本关于F = 1对称, 锁定区间的变化趋势与圆柱类似.   相似文献   
295.
云环  崔凤云  严华  刘鑫  何悦  张朝晖 《色谱》2013,31(8):724-72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鸡肉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溶液-乙腈(1:1, v/v)溶液提取,经Supelco LC-S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Acquity UPLC BEH Hillic柱(150 mm×2.1 mm, 1.7 μm)分离,以甲醇和0.1%(体积分数)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在10.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的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4.0 μg/kg,在4.0、8.0、20.0 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8%~102.5%,相对标准偏差(n=6)在2.2%~7.6%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鸡肉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的同时、快速、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296.
制备了C/CaFe2O4纳米棒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同时深入研究了C修饰对CaFe2O4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与C和CaFe2O4的质量比密切相关.其最佳的碳含量为58 wt%,所得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速率常数达到0.0058 min-1,是铁酸钙的4.8倍.进一步研究表明,C修饰在CaFe2O4表面显著提高了样品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结果发现,MB以单分子层形式吸附于CaFe2O4表面.总体而言,C覆盖在CaFe2O4表面可以使光生电子和空穴更有效的分离和传输,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对MB的吸附性能,还可以增强样品对光的吸收能力,因而催化剂光催化降解MB性能增加.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表面含有大量羧基和羟基基团,导致光催化剂表面带负电荷,从而有利于阳离子的MB的静电吸附.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吸附机理,我们选择了另外两种染料分子,阳离子的罗丹明B和阴离子的甲基橙.结果显示,该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同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但对甲基橙几乎没有吸附和光催化性能.这充分说明亚甲基蓝染料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的形式吸附于催化剂表面,较好的吸附性能进一步促进了光催化剂的降解活性.为了讨论光催化机理,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的捕获剂来研究光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种.研究显示,羟基自由基在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中几乎没有作用,光生空穴发挥了次要作用,而超氧自由基在整个反应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因此,光催化降解的机理如下:CaFe2O4在可见光激发下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电子快速转移到C材料的表面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超氧自由基,后者再与吸附在光催化剂表面的染料分子反应产生低毒或无毒的降解产物.此外,CaFe2O4价带上产生的空穴也可以直接将染料分子氧化成小分子产物.  相似文献   
297.
对Pd(OAc)_2和P(o-MeC_6H_4)_3催化的(E)-7-甲基-2,6-辛二烯酸与碘代芳烃的立体选择性Mizoroki-Heck芳基化反应进行了优化,在减少催化剂的用量以及过量的三乙胺同时作碱和溶剂的条件下,产物的收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回流温度下通过Mizoroki-Heck芳基化反应,以37%~68%的分离收率合成了20个(E)-3-芳基-7-甲基-2,6-辛二烯酸,它们的结构经过IR, ~1H NMR, ~(13)C NMR, HR-ESI-MS和X射线衍射的表征.  相似文献   
298.
一种表征红外成像系统性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介绍了一种评估红外成像系统性能的新方法-三角方向辨别(TOD)法,通过对TOD法进行分析,阐述了TOD法的基本思想,研究了TOD准则的产生机理及其在红外成像系统现场性能评估方面的实现方法,比较了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法与TOD法各自的优缺点,展望了TOD法在未来红外成像系统现场性能评估和测试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9.
研究了远程预警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仿真及实现问题.结合远程预警雷达在应用中距离分辨率和入射余角的实际特点,建立了海杂波幅度分布和功率谱的模型.其幅度分布采用相干相关K分布模型,功率谱采用高斯模型.信号产生方法采用球不变随机过程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0.
王春阳  刘鑫  史红伟  杨波 《半导体光电》2018,39(4):473-476,489
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SPAD)是目前激光测距领域常见的单光子探测器。针对SPAD在单光子探测应用中的高速淬灭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淬灭雪崩电流、缩短偏置电压恢复时间的主被动混合淬灭电路。根据实际使用的SPAD器件相关性能参数,建立了SPAD的SPICE模型;使用被动淬灭电路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证实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合SPICE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主被动混合淬灭电路进行了参数调整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电路的淬灭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达到200和400ps,满足单光子激光测距的应用需求。该混合淬灭电路结构简单,可以用于全集成单光子阵列探测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