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7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361篇
化学   57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97篇
物理学   565篇
无线电   13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81.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配合物In(bpy)Cl3·H2O与DNA在Tris-HCl缓冲溶液(pH=7.2)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In(Ⅲ)离子的循环伏安曲线上呈现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波,DNA与配合物作用后,配位中心离子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扩散系数减小,电化学反应阻抗增大,式量电位负移,表明该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982.
机房数目和机房设备愈来愈多,由于各类设备各自独立,如果没有统一的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值班人员的定时巡检来进行系统监控,由于值班人员知识面和安全管理的问题,值班人员不可能详细地检查每套系统,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性,建议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数码化、三维化技术,对机房环境动力设备、保安报警、门禁、闭路电视监控等进行管理,以三维方式展示数据中心设备运行情况,现实服务器设备物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以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83.
高校事务信息的数据规模较大,更新速度较快,复杂度较高,需要设计有效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管理能力。传统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采用嵌入式Visual Basic的信息管理系统构架方法,系统的信息再植入能力和多线程处理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特征数据挖掘和嵌入式Linux内核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在嵌入式Linux的核单元中进行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和文件配置,进行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和技术指标描述。设计基于相空间重构和关联特征提取的数据挖掘算法,进行高校管理信息的有用特征挖掘和提取。以数据挖掘结果进行程序加载和引导,进行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和设计,主要包括程序加载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交叉编译模块以及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实现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高校管理信息的挖掘和存取调度,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人机交互性,系统的吞吐性能和执行时间开销等指标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84.
任志刚 《电讯技术》2016,56(10):1112-1118
随着隐身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雷达散射截面( RCS)的缩减成为实现低散射平台电磁隐身特性的关键。蒙皮天线是天线RCS缩减的重要技术方向,而腔体散射又是蒙皮天线难以避开的问题,因此,介质浅腔的RCS缩减是实现低RCS天线的重要保障。通过仿真软件FEKO对浅腔、介质及介质浅腔的散射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介质浅腔散射随介质浅腔深度呈现单调变化的条件,给出了一种具有低RCS值的菱形介质浅腔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天线电性能及介质浅腔隐身性能对介质板厚度呈现单调变化的特性,在满足天线驻波比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尽量减薄介质基板的厚度实现介质浅腔RCS的缩减。实测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的介质浅腔的RCS得到了接近10 dB的缩减效果。  相似文献   
985.
本文从室内、室外两方面人手对铁道信号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为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为了研究一种新型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1-绕丹宁-芘),采用荧光光谱测量法和ORIGIN软件对样品进行了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发现其具有一些新颖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在稀释溶液浓度时,样品的发射峰出现大幅蓝移;在升高温度时,样品出现了荧光增强现象。这些性质不同于常见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与1-绕丹宁-芘在溶液中聚集时生成超分子结构有关。该研究在生物成像、医学领域、传感器、探测器及有机显示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对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7.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向着低功耗、多功能化、高集成度、微型化、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其对电子制造封装技术与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应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可靠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电子封装制造过程中表面贴装工艺(SMT)通常使用的传统Sn-Ag-Cu钎料合金回流工艺温度(240~260℃)较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较大的热损伤、热能耗以及散热困难等问题;其次,随着器件厚度降低,要求所使用的芯片、PCB等基板更薄,这样由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产生的应力所引起的翘曲现象将更加显著,且在封装过程中各种焊接缺陷更易出现;此外,不耐热元器件、温度敏感器件的焊接需求逐渐增长,传统的中高温组装工艺已无法满足新型电子封装技术的需求。在SMT过程中通过使用低温无铅钎料降低工艺温度是有效解决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问题的方式之一。本文对国内外低温无铅钎料合金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Sn-Zn基、In基、Sn-Bi基三类不同低温无铅钎料合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阐明了三类钎料合金在不同领域应用的优缺点,分析了未来低温组装的研发方向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88.
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技术从单稳态系统发展到多稳态系统,拓宽了响应频带,增大了输出电压,能够获得较好的发电性能.以附加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势阱深度对双稳态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最优发电性能下的势阱深度,研究了双稳态系统结构参数中质量比与调频比对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结果说明,在外部激励频率为低频时:势阱深度较大时,双稳态系统的振子只能在一个阱内发生小幅振动运动;当势阱深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双稳态系统的振子跨过势垒在两个阱间内发生大幅混沌运动或周期运动,其优于小幅振动运动时的平均输出功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双稳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发电性能下的最优质量比、调频比以及阻尼比参数.  相似文献   
989.
一维杆与结构接触冲击问题的计算黄剑敏,任文敏(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1引言工程中大量存在着杆与结构的接触冲击问题,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要,但这方面的论著甚少,理论所能解决的问题更少,仅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有精确解。T.T.R.Hughe...  相似文献   
990.
采用无模板法制备了金纳米花, 其形状与粒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还原剂抗坏血酸的用量来调控; 然后, 通过多巴胺的表面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了聚多巴胺修饰的金纳米花, 以提高其在近红外区的吸收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纳米粒度/Zeta电位仪等对金纳米花和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形态、 粒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证明聚多巴胺修饰成功; 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 聚多巴胺修饰前后金纳米花的晶体结构未变; 最后, 采用噻唑蓝(MTT)法体外评价了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细胞毒性. 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越低, 金纳米花表面分支结构越丰富, 以0 ℃为最佳反应温度; 还原剂抗血酸的用量越高, 金纳米花粒径越小; 金纳米花粒径在60~100 nm范围内可调, 最大吸收波长为575~650 nm. 经聚多巴胺修饰后, 金纳米花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了显著红移(>80 nm), 近红外区的吸收范围显著扩大. 通过调控多巴胺溶液浓度, 可将金纳米花表面聚多巴胺层的厚度控制在8~14 nm. 在808 nm激光辐照下, 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溶液可迅速升温至57 ℃. 此外, 细胞实验结果表明, 聚多巴胺修饰后金纳米花的细胞毒性更低. 用其对HeLa肿瘤细胞进行光热治疗后, 细胞存活率仅为10%. 因此, 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作为光热试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