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6篇
无线电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巩雄  刘雷 《化学通报》1993,(10):13-19
本文介绍了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通过晶体结构和稀土-3d过滤金属化合物中的三种相互作用分析,解释了磁性特点,同时介绍了矫顽力的两种模型。  相似文献   
2.
苏玉萍  李颖  刘雷 《电子学报》2015,43(12):2414-2420
在频谱资源重复利用的背景下,干扰受限的两跳多接入信道的中断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针对目的端干扰受限的情形,本文给出了该信道在放大转发模式下的中断概率闭式解.根据中断事件的定义将中断概率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继节点发生中断的概率,另一部分是中继节点未发生中断,但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发生了中断的概率.通过对第二部分中断概率进行合理的近似,推导出整个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式解,为系统的实际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估计闭式解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此估计解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阳极燃料电池极性反转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恩仁  牛俊乐  刘雷  刁国旺 《电化学》2013,19(4):376-382
本文在构建出微生物阳极燃料电池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极性反转现象. 实验表明,由活性污泥混合菌源接种的微生物阳极在电极表面形成电化学生物膜,但平行构建的微生物阳极燃料电池系统在内阻、输出电压和放电时长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 在串联微生物燃料电池组中,放电操作会导致性能较差的微生物单电池首先出现极性反转. 电极电势测量表明,较高的放电电流使微生物阳极电势迅速正移,导致电池系统出现极性反转. 在室温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使MFC承受较高的放电电流,不易发生极化. 燃料物质缺乏时,MFC易发生极性反转,但过高的电流仍能使燃料物质充分的MFC出现极性反转. MFC极性反转会对微生物阳极性能造成影响. 极性反转时间较短(<5 min),对微生物阳极影响不大,但延长极性反转时间,会导致微生物阳极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汶川地震断裂带深溪沟出露的基岩错动面两侧岩脉中的石英矿物进行了拉曼谱峰测定, 并根据所测石英的464 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的偏移量估算了断裂带中的压应力分布。测试结果表明, 错动面附近岩脉中石英的464 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为3.29 cm-1, 相应的压应力值为368.63 MPa, 明显低于错动面两侧应力积累, 这可能是由于错动面的多次活动导致了应力不断得到释放。断裂南东盘(下盘)远离错动面, 岩脉中石英的464 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具有增加的趋势, 相应的应力积累也逐渐增强, 距错动面21 m处的石英样品的464 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4.40 cm-1, 相应压应力可达到494.77 MPa。剖面北西盘(上盘)在距错动面10 m处, 样品464 cm-1拉曼谱峰的偏移量达到最大值, 相应的应力积累为519.87 MPa, 其后远离错动面应力积累开始减弱, 在北西盘17 m处, 应力积累骤然下降至400.37 MPa。在西北盘距错动面27 m处, 岩脉石英的464 cm-1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下降至3.21 cm-1, 应力已经减弱到359.59 MPa, 这可能是由于该处位于断裂带的边缘, 远离错动面, 受到了较小的断层活动的影响。因此, 汶川地震断裂带内的应力虽然得到部分释放, 但剩余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 而且在局部还存在较高的应力积累, 这反应了断裂带中岩石的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功率密度的电子束泵浦条件下,对ZnO/Zn0.85Mg0.15O非对称双量子阱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模拟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高度吻合。观测到了不随穿透深度变化的阱区发光峰红移,证明表面电荷积累引起了量子限域斯塔克效应。  相似文献   
6.
Hongyu Ma 《中国物理 B》2021,30(8):87303-087303
The slower response speed i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ZnO quantum dots (QDs) photodetector, which has been commonly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excess oxygen vacancy defects and oxy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es. However, the detailed mechanism is still not very clear. Herein, the properties of ZnO QDs and their photodetector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oxygen vacancy (VO) defects controlled by hydrogen peroxide (H2O2) solution treatment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fter H2O2 solution treatment, VO concentration of ZnO QDs decreased. The H2O2 solution-treated device has a higher photocurrent and a lower dark current. Meanwhile, with the increase in VO concentration of ZnO QDs, the response speed of the device has been improved due to the increase of oxy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rate. More interestingly, the response speed of the device became less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and oxygen concentr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VO defects. The findings in this work clarify that the surface VO defects of ZnO QDs could enhance the photoresponse speed, which is helpful for sensor designing.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FEC(前向纠错)技术在PON(无源光网络)中的应用方式,分析了高速PON对FEC的要求,研究了适用于高速PON的FEC码型。通过分析常用RS和BCH等单码的误码率、码长和冗余度等性能,提出了适用于高速PON的FEC方案,并对实现原理和硬件复杂度进行了分析,用Verilog语言实现了该方案。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RS(255,223)码可以满足高速PON的应用需求,对其关键电路采用并行处理的方法完全可以实现10Gbit/s的速率。  相似文献   
8.
以2-甲基-4-氨基-5-氰基嘧啶为原料,通过水解、酯化、肼解、环化和醚化等步骤,合成了12个含1,3,4-噁二唑(噻二唑)取代嘧啶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MS 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其结构。初步抑菌活性测试标明,化合物浓度在50 μg/mL时,化合物6f和6f′对油菜菌核病菌(S. sclerotiorum)、马铃薯晚疫病菌(P. infestans)、水稻纹枯病(T. cucumeris)、小麦赤霉病菌(G. zeae)具有中等抑制率,其活性与对照药剂醚菌酯相当。  相似文献   
9.
基于RDL-320的电视机能效自动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DL-320的电视机能效自动测试系统精简了以往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组成.整个测试过程自动进行,从切信号到记录测试并处理测量数据,再到生成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一气呵成,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仪器作为控制计算机的模式也为自动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Tb4O7作为扩散源对N50磁体进行晶界扩散处理,平行于取向的面扩散后磁体的Hcj增加了8.83 kOe,达到22.74 kOe,垂直于取向的面扩散后磁体的Hcj增加了8.86 kOe,达到22.77 kOe。通过对磁体的不同位置的Hcj进行分析,在距表层500~750μm处获得最大Hcj为26.77kOe。对磁体的Tb,Nd和O元素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表层有较高的O富集,进一步分析发现磁体中的O含量对磁体的微观结构,磁体性能和热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得出控制磁体的O含量是取得晶界扩散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