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8篇
力学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8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低能电子与Kr、Xe弹性碰撞截面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原子的解析波函数,导出了电子与第四,五周期元素原子相互作用势的解析形式,并用文献提出的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对低能电子被Kr和Xe散射的截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入射电子能量从0.01eV到100eV范围内弹性散射总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和微分散射截面的大量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同时利用计算的结果,对低能电子被惰性气体原子散射的规律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选用类Ne原子解析波函数,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计算了H-9团簇体心立方结构的能量曲线。结果表明当中心H原子核到顶角H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1.63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5.3784h.a.u.。这表明H-9的体心立方结构是可能稳定存在的。计算结果与过去用MACQM法算得的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提出的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3.
44.
45.
天然金刚石形成透明硼皮金刚石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离子注入法,对天然金刚石表面进行少量渗硼,形成透明硼皮金刚石。经NP-1型X光电子能谱仪(XPS)表面测试,证明注入硼后的金刚石表面硼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了结合键。又经热失重分析(TGA)表明,用B2O3和硼作离子源进行注入,均能使金刚石的抗氧化温度得到提高,但用硼注入得到的“硼皮”金刚石抗氧化性更好些。用四种不同能量进行注硼时,都能使金刚石的抗氧化性得到几乎相同程度的提高,与注入的深度无关。  相似文献   
46.
本文根据文献〔1〕提出的电子瞬时配对形成未饱和共价键的物理模型,利用ACQM〔2〕方法对H_(9)体心立方结构和能量进行了计算和研究。获得了这种构型的势能曲线,结果表明在r=1.55a_(0)处有一极小能量—5.10a.u.。  相似文献   
47.
SWNT-porphyrin/phthalocyanine conjugates are described and fully characterised; their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4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y of polypyrrole and their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s towards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in alkaline media is described; annealed polypyrrole with granular- and tubules-like morphology exhibited different catalytic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49.
A quantum dynamic calculation on a five-dimensional O2/LiF (001) model system is performed using the multi-configuration time-dependent Hartree method.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sm of rotational and diffractive excitation in details: Comparison with the rotational excited state, the initially non-rotational state is seen to favor the inelastic scattering in the rotational excitation process. The surface corrugation can damp the quantum interferences and produce a greater amount of rotational inelastic scattering at the expense of the elastic process in the rotational excitation process. The diffraction process and the average energy transferred into the rotational and diffractive mode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0.
今年8月26日至9月1日要在秦皇岛召开全国原子、分子参数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很重要的学术讨论会,标志着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本来要决心参加这次会议的,由于最近接到一个重要任务,要于会议期间接待外宾,并有其他急事要办理,故不能来参加了,很为抱歉!我除请杨向东同志代我宣读论文外,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