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5篇
  免费   2314篇
  国内免费   4662篇
化学   8215篇
晶体学   555篇
力学   829篇
综合类   692篇
数学   1689篇
物理学   57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935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984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1060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1012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594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汤颖  刘晔  路勇  朱萍  何鸣元 《催化学报》2006,27(10):857-862
 以类层柱CuZnAl水滑石为前体,经不同温度焙烧制备了一系列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 在250 ℃、 水/甲醇比1.3和重时空速2.5 h-1下的反应结果表明, 600 ℃焙烧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而≤500 ℃和≥700 ℃焙烧后的催化剂活性较差. 热重、 X射线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分析结果表明, 600 ℃焙烧时水滑石分解较为完全,析出纳米CuO粒子的同时伴生CuAl2O4尖晶石相,进而在反应过程中对金属Cu纳米粒子和ZnO起到良好的隔离和稳定作用. 焙烧温度≥700 ℃时CuO纳米粒子发生二次团聚,同时CuAl2O4尖晶石相大量生成,造成催化活性位减少,活性较低; 而焙烧温度≤500 ℃时水滑石分解不完全,生成 (Cu,Zn)AlxOy(CO3)z复合物且无尖晶石相伴生,造成反应中金属Cu纳米粒子和ZnO聚集,导致催化剂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902.
瓜环与哌嗪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的研究(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瓜环与哌嗪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1H核磁共振谱证实八元瓜环能与一些哌嗪衍生物形成稳定的双客体主客体配合物,六元瓜环与一些哌嗪衍生物形成稳定的1∶1主客体配合物。而五、七元瓜环和哌嗪衍生物则未表现出明显地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装主客体配合物得到质谱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03.
表观质子化常数;电子吸收光谱;PM3;四苯基卟啉蒽醌化合物的质子化热力学  相似文献   
904.
冲积平原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0.1mol/L氢氧化钠浸提腐殖酸的方法,将土壤中的腐殖酸及与腐殖酸结合的重金属元素分离出来;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样品中腐殖酸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初步测定结果显示:与腐殖酸结合的重金属元素是冲积平原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1种重要存在形态,而且可能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元素主要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905.
首次提出了微波密闭消解难处理K[Au(CN)2]化合物的新方法,优化了试液预处理和电位滴定法测定Au的条件,并与英国标准分析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Au分析结果准确度(相对平均误差≤±0.03%)基本一致,但前者结果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0.02%),消解快速(30 min)、无污染、无损失、经济、简便,符合绿色分析化学的要求,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6.
 合成了四种金属铜(Ⅱ)-四氮配合物,并用初始速率法研究了25 ℃时四种配合物催化H2O2氧化偶合2,6-二甲基苯酚生成3,3′,5,5′-四甲基联苯二醌反应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此偶合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催化动力学,并由此获得了反应在不同配合物和不同pH值情况下的动力学参数k2和Km. 研究还发现不同的铜配合物其催化活性有不同的最适pH,具有较好电子共轭效应和合适刚柔性结构的铜配合物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对此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机理研究发现,铜配合物的一级酸式电离中间物种是反应的主要催化活性物种. 质谱分析表明,此类铜配合物都能催化2,6-二甲基苯酚进行C-O偶合反应生成不同聚合度的高分子.  相似文献   
907.
La2O3助剂对Co/AC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改变稀土助剂La2O3的负载量,考察了La2O3助剂对活性炭负载Co基催化剂(Co/AC)上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 SEM, TPR和CO-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La2O3的加入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产物中甲烷的选择性. 对于15%Co/AC催化剂,加入少量的La2O3(w(La)=0.7%~1.7%)可使CO转化率从27%升高到56%, 甲烷选择性从16.5%下降到7.8%,C5+选择性从55.4%升高到74.7%; 但加入过多的La2O3(w(La)=8.1%~12.4%)时,甲烷选择性反而升高. XRD和SEM结果表明, La2O3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中Co的分散度. TPR和CO-TPD结果表明, La2O3与Co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并使催化剂的还原度下降,尤其是La2O3负载量高的催化剂还原度下降更加明显,导致Co/AC催化剂上CO的高温吸附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08.
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菌、抗癌等生物活性[1],尤其是钴(Ⅱ)Schiff碱配合物具有催化及可逆载氧等特殊性能[2],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合成了四种新型的未见文献报道的Co(Ⅱ)、Mn(Ⅱ)Schiff碱配合物。研究表明这类配合物结构稳定、生物活性高,可作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物,对超氧离子O2-自由基有良好的催化歧化作用。1实验部分11配体(5氯水杨醛缩盐酸氨基脲HL)的合成将等摩尔的自制5氯水杨醛[3](313g)的乙醇液滴加于盐酸氨基脲(223g)的中性水溶液中,在86℃的恒…  相似文献   
909.
大孔吸附树脂对氢化可的松的吸附与洗脱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研究了大孔附树脂对水溶液中氢化可的松的吸附与洗脱性能,包括树脂的筛选,氢化可的松的渡,解吸剂的选择。结果表明,用AB-8树脂比其它的树脂有更优的性能,其静态吸附容量比试剂级微球硅胶大一个数量级以上,且吸附速度快,易于洗脱再生,是一种具体工业化应用前景的优良吸附剂。  相似文献   
910.
BBDMS-PPV/ITO界面结构AD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PLED)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1-6]。已往人们比较重视阴极材料的选择及相关金属与有机界面的研究^[7],而有关发光层或空穴传输层与阳极ITO膜之间的界面结构及化学问题则少见报道。事实上,ITO膜与有机层之间的作用对器件的可靠性及寿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8,9]。由于异质界面的过渡层结构复杂,以纳米尺度上化学组成是非计量比的,因此对这种极薄的埋藏界面的研究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本文通过模型试样制备和变角X射线光电子谱(ADXPS)技术,对PLED中共轭导电聚合物聚2,5-二(二甲基正丁基硅基)对苯乙烯撑(BBDMS-PPV)与阳极ITO膜所形成的界面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