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5篇
  免费   2314篇
  国内免费   4662篇
化学   8215篇
晶体学   555篇
力学   829篇
综合类   692篇
数学   1689篇
物理学   57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935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984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1060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1012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594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张何  傅昕  朱振军 《分析化学》2013,(4):473-480
建立了一种基于微泵集成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及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pyrase)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延伸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将微流控芯片、引物修饰微珠阵列及基于毛细和蒸发作用的微流体驱动泵集成构建检测芯片,待测目标序列流过装配的微球阵列并与微球表面延伸引物杂交,在Apyrase和去除外切酶活性的Klenow DNA聚合酶协同作用下,引物3’末端碱基与目标序列包含的基因突变检测位点匹配则能够发生延伸,并将生物素化的dCTP掺入到引物的延伸序列中并固定在微球表面,链霉亲和素修饰量子点能与微球表面引物延伸序列中的生物素结合并提供荧光信号,而引物3’末端与目标序列存在单碱基不匹配则不能发生延伸。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单碱基识别技术,微泵驱动的芯片内可以检测0.2 pmol/L目标序列(信背比>3),液压驱动的芯片内能识别0.5 pmol/L目标序列,而芯片外检测只能识别0.1 nmol/L目标序列,微泵集成芯片在检测基因突变时其灵敏度较芯片外基因突变分析提高了500倍,并在0.5~30 pmol/L目标序列浓度范围内待测序列浓度与检测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了一个人基因组样本中多药耐药蛋白基因1(MDR1)的两个多态性位点C3435T及G2677T,结果显示该样本具有3435CT及2677TT的基因型组合,此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本方法用于基因突变分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822.
水热条件下制备了针铁矿(Goe)和几种铝掺杂针铁矿(Goe-Al0.1,Goe-Al0.2和Goe-Al0.4),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物理性吸附、酸碱滴定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铝掺杂量的增加,铝掺杂针铁矿的结晶度不断减弱、颗粒的长度不断减小。4种样品的微孔表面积、孔体积和表面分形度都表现为Goe < Goe-Al0.1 < Goe-Al0.2 < Goe-Al0.4,而孔径分布表现为相反的顺序。Goe、Goe-Al0.1、Goe-Al0.2和Goe-Al0.4的电荷零点(PZC)分别为8.2、8.3、8.5和8.7,pH=5.0时它们的表面电荷量分别为0.66、0.83、1.03和1.19 mmol·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4种样品对氟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表明化学吸附是主要作用机制。一位Langmuir模型可较好的拟合等温吸附数据(R2为0.967~0.981),二位Langmuir模型对等温吸附数据的拟合度更高(R2为0.982~0.995),而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度较低(R2为0.877~0.912)。初始pH=5.0时,Goe、Goe-Al0.1、Goe-Al0.2和Goe-Al0.4对氟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8.83、10.24、11.72和12.86 mg·g-1。可见,铝掺杂针铁矿对土水环境中氟的吸附容量高于纯针铁矿。  相似文献   
823.
在微波溶剂热中,三环已基氢氧化锡、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与吡啶-2,3(5)-二甲酸反应,合成了3个双核二(有机锡)吡啶-2,3(5)-二甲酸酯:Py(CO)2(SnR32(MeOH) n(R:Cy,n=1(1),2(2);R:PhCMe2CH2,n=0(3)),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13C,119Sn) NMR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表征,化合物中心锡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四/六面体构型,由于氢键作用,化合物1形成一维链,2形成二维34元大环网状结构。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T-29)、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MCF-7)、鼻咽癌(KB)和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4.
3,5-二氟苄基氯和邻氯基苄基氯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3,5-二氟苄基)氯化锡(1)和四(邻氯苄基)锡(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1.858 33(11)nm,b=1.140 98(7)nm,c=2.690 06(16)nm,β=109.288(10)°,V=5.383 6(6)nm3,Z=8,Dc=1.532 g·cm-3,μ(Mo )=13.61 cm-1,F(000)=2 480,R1=0.085 1,wR2=0.168 1。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晶体学参数:a=0.585 54(5)nm,b=1.969 74(18)nm,c=0.857 86(8)nm,β=95.204 0(10)°,V=0.985 34(15)nm3,Z=2,Dc=1.805 g·cm-3,μ(Mo )=14.91 cm-1,F(000)=524,R1=0.054 0,wR2=0.163 9;中心锡原子为畸变四面体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测定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25.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联合衰减全反射(ATR)探头的中红外光导纤维对46名健康志愿者及113名乳腺肿物患者的体表皮肤进行无创红外光谱测定, 并从分子水平比较、分析了正常乳腺和有肿物乳腺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特征. 结果表明, 健康志愿者乳房皮肤8个FTIR光谱测定部位的图谱趋于一致; 正常乳腺体表与有肿瘤乳腺体表的吸收峰差异明显, 而1080 cm-1处核酸相关吸收峰的变化对鉴别肿瘤的良、 恶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6.
由半固相法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并研究了Li4Ti5O12的碳包覆改性.采用XRD、SEM、TEM以及HRTEM观察和分析产物的相结构与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Li4Ti5O12因颗粒团聚电化学性能严重下降,该电极在0.1C和0.5C首周期放电容量分别为121.7和87.6 mAh·g-1;碳包覆Li4Ti5O12/C材料呈球形分布,能抑制颗粒团聚,该电极倍率<0.5C时的放电比容量大于180 mAh·g-1,超过Li4Ti5O12的理论放电比容量(175 mAh·g-1);在1C、5C和10C倍率下,其容量仍保持在136、79.9和58.3 mAh·g-1,碳包覆改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和高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827.
建立了水果、蔬菜、粮谷、油料、动植物脂类、动物源性食品等6类食品中增效醚残留量快速测定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方法。样品盐析并除水后,用三氯甲烷提取,氟罗里硅土填料固相萃取柱净化,丙酮-三氯甲烷混合溶剂洗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在Zobax SB C18液相色谱柱完成分离,并于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质谱测定。考察了提取溶剂、净化方法、柱容量、仪器条件、基质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增效醚质量浓度在0.5~1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76,方法定量限(LOQ)为10μg/kg。17种食品基质添加LOQ、低MRL、2倍MRL、高MRL 4个不同浓度水平时,回收率在80.3%~9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7%~14%,方法可以满足多种食品基质中增效醚残留量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28.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凝胶色谱(GPC)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同时测定油脂食品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优化了前处理和分析条件,样品加标浓度在2 mg/kg时的回收率在8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检出限为5 μg/kg,定量限为20 μg/kg,在20~1 00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满足大量样品快速准确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9.
潘煜辰  伊雄海  邓晓军  赵善贞  陈舜胜  杨惠琴  韩丽  朱坚 《色谱》2012,30(11):1159-1165
建立了亚临界水萃取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红茶中21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在萃取压力为5 MPa条件下,样品经150 ℃的亚临界水提取15 min后,将目标物转移至丙酮-正己烷(1:1, v/v)中,经ENVI-Carb固相萃取净化小柱净化,DB-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MS/MS检测,基质匹配溶液内标法定量。各目标物在5.0~3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其定量限(信噪比(S/N)>10)为50 ng/g,检出限(S/N>3)为10 ng/g。茶叶基质中添加50、100和200 ng/g的标准品时,21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0.18%~11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01%~11.76%。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红茶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3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水稻基质中阿维菌素残留量,考察了基质效应,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检测.稻田土、稻壳、糙米和稻杆经乙腈振荡提取,稻田水经乙酸乙酯液液分配提取后,用C18固相萃取小柱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测定残留的阿维菌素.稻田土、稻田水和糙米的3种添加浓度(1.0,10.0和100 μg/kg或μg/L)的平均回收率为84%~107%,相对标准偏差为4.7%~13.6%.稻壳和稻杆的2档添加浓度(10.0和100 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90%和103%,相对标准偏差为8.4%~12.9%.本方法在稻田水、糙米和稻田土中的检出限为0.3μg/kg在稻壳和稻杆中检出限为3.0 μg/kg,低于欧盟和日本在稻米中制定的阿维菌素最大残留限量值.阿维菌素在2.0~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