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8篇
  免费   2989篇
  国内免费   5183篇
化学   9809篇
晶体学   586篇
力学   1119篇
综合类   770篇
数学   2314篇
物理学   70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799篇
  2013年   1062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123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331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270篇
  2006年   1261篇
  2005年   1201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749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1年   5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61.
以Beta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Fe-Mn/Beta催化剂,并对其在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等研究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Mn组分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C3H6-SCR反应活性和反应中间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Mn物种可以显著提高Fe-Mn/Beta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1.5Fe1.0Mn/Beta催化剂NO还原效率350℃最高可达99.4%,在250-400℃反应温度下显示出很高的反应活性和N2选择性。原位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分子筛离子交换位上孤立的铁离子是丙烯选择性氧化的主要活性位,分散良好的MnO2物种不能提高催化剂对丙烯的活化能力,但有助于促进形成NO2吸附物种,从而提升了Fe-Mn/Beta催化剂的低温C3H6-SCR性能。经高温水热老化处理后,Fe-Mn/Beta催化剂脱硝活性明显下降,这与孤立的Fe3+离子迁移形成FexOy团聚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862.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d(nba)_2(mbix)]_2(1)和[Cd((bib)_2Br_2]_n(2)(Hnba=4-硝基苯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基)苯,bib=1,4-双(咪唑基-1-基)丁烷),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配合物1为零维结构,并通过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为具有(4,4)拓扑的二维网状结构。此外,还用高斯03程序PBE0/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Cd (Ⅱ)离子之间存在着共价作用。  相似文献   
863.
采用镍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i-MOF)为前驱体,通过低温碳化获得Ni@C,并通过磷化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磷化镍纳米颗粒。将所得材料应用于析氢反应(HER)催化剂,在Ni@C与红磷质量比为1∶1及热解温度为500℃时获得的Ni1P1-500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在酸性介质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178 mV,并展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较小的Tafel斜率(62 mV·dec-1)揭示了析氢反应的机理为Desorption-Heyrovsky机制。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可归因于磷化镍催化剂表面存在的质子受体(P位点)和氢化物受体(Ni位点)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864.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伊宁市某片区城市地下井水、景观水样和降雪雪水中铜、锌、铁、锰等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各水样中铜、锌、铁、锰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其中,井水水样中铜、锌、锰均达到Ⅰ类标准,铁达到Ⅱ类标准;景观用水水样中铜、锌、铁均达到A类标准,符合景观用水标准要求;雪水水样中铜、锌含量达到Ⅱ类标准,铁、锰含量均超出地表水水源地标准限制.通过对比3种水体样品中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为伊宁市水体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5.
以5-氨基-1H-1,2,4-三唑-3-羧酸(HAtca)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和溶液扩散法分别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Zn(Athy) Br]n1,HAthy=5-氨基-1H-1,2,4-三唑-3-醇)和[Mn(Atca)2(H2O)2](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2分别属于正交和单斜晶系,结晶于PbcaP21/c空间群。配合物1为2D层状结构,2是单核配合物。在配合物1中不存在氢键,而配合物2中含有丰富的氢键作用,并且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了一个三维的网格结构。同时在固态下,配合物12分别在360、462 nm和382、402 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866.
将电活性双胺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与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共聚, 得到电活性聚酰胺酸聚合物. 再通过后功能化方法, 采用酰胺化反应将2-氨基芴引入到聚合物结构中, 合成了荧光聚合物. 通过核磁、 红外和凝胶渗透色谱证实了聚合物的结构. 该聚合物在0~0.8 V的电压下展示出可逆的电化学活性. 在利用电压改变苯胺齐聚物链段的氧化状态的过程中, 聚合物薄膜发生了明显的颜色变化, 展现出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质. 荧光性质随着施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 展现出优异的电控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867.
Mo对脱合金制备的Ni-Mo电极骨架结构与析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凝固结合脱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不同Mo含量的纳米多孔Ni-Mo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2吸附-脱附分析等对多孔合金的物相、形貌结构及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线性扫描伏安、Tafel斜率、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方法测试了多孔合金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显示,多孔合金电极材料在50 mA/cm2电流密度下析氢过电位随着Mo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Ni2.5Mo2.5合金析氢活性最强,过电位为218 mV,析氢过程由Volmer-Heyrovsky步骤控制,交换电流密度为0.29 mA/cm2,经1000周循环后的极化曲线基本保持原状,50 mA/cm2电流密度下过电位增加3.67%,表现出优良的析氢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8.
系统总结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基材料在光催化还原CO2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MOFs直接作为光催化剂和作为复合光催化2个主要部分, 讨论了MOFs基光催化剂在催化还原CO2方面展现出的独特优势, 并对MOFs基光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性与CO2转化效率等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 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9.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剂, 研究了SDBS的浓度、 Ca 2+和Si O 3 2 - 离子的浓度、 是否搅拌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水合硅酸钙(CSH)形貌特征和分散性能的影响, 并提出了不同CSH球壳形貌特征的形成机理. 结果显示, 溶液中Na2SiO3·9H2O浓度增大、 SDBS浓度增大及反应时间延长均会使CSH的结晶度变好, 聚合度增大, Q 2结构的相对含量增加, 其中Na2SiO3·9H2O和SDBS浓度是主要控制因素. SDBS在溶液中形成的球形胶束具有极强的模板作用, 能有效改变CSH的结晶生长方式; 通过调节SDBS浓度和钙硅比例, 并适当延长CSH的生长时间, 能够获得球壳完整、 分散性好且稳定性强的CSH.  相似文献   
870.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和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的侵害,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和发现工作。针对已上市抗流感药物以及处于研发阶段的抗流感病毒抑制剂的合成方法进行概述,为抗流感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