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5篇 |
免费 | 635篇 |
国内免费 | 102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074篇 |
晶体学 | 141篇 |
力学 | 256篇 |
综合类 | 148篇 |
数学 | 447篇 |
物理学 | 15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116篇 |
2017年 | 118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232篇 |
2012年 | 219篇 |
2011年 | 255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85篇 |
2007年 | 274篇 |
2006年 | 271篇 |
2005年 | 212篇 |
2004年 | 188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69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大分子碳氢燃料的低温化学反应及两阶段点火特性会显著影响火焰的分区及燃烧情况。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正庚烷/空气预混混合气在RATS燃具上的湍流火焰传播,与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模拟使用的是44种物质,112步的正庚烷简化动力学机理。使用Open FOAM的reacting Foam求解器建立了简化模拟流道及出口的三维模型,模拟了在大气环境下,初始反应温度450–700 K、入口速度6 m·s~(-1)与10 m·s~(-1)、焰前流动滞留时间100 ms及60 ms、当量比φ=0.6的正庚烷/空气混合气湍流火焰燃烧情况。结果发现,标准化湍流燃烧速度与混合气初始温度以及流动滞留时间有关。在低温点火阶段,正庚烷氧化程度受到初始温度与速度的影响,燃料分解并在预热区中产生大量中间物质如CH_2O,继而会影响湍流火焰燃烧速度。随着初始反应温度的升高,湍流燃烧火焰逐渐由化学反应冻结区过渡到低温点火区;温度超过一定数值后,燃料不再发生低温反应,此时燃烧位于高温点火区域。 相似文献
952.
采用共沉淀-喷雾造粒法制备前驱体, 于750 ℃在空气中煅烧20 h合成出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 并用XRD, SEM, 粒度分析和电性能测试考察了所得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本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具有α-NaFeO2结构, 六方晶系, R3m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a=0.2865 nm, c=1.4238 nm. 当材料分别在2.8~4.2, 2.8~4.5 V间进行充放电时, 其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73.5和185.4 mAh•g-1, 首次充放电效率分别为90%和83.8%, 4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6%和84%. 相似文献
953.
954.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Lal-xSrxCu0.9Fe0.1O2.5-δ(x=0.1-0.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TA)技术对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经800℃焙烧的La0.9Sr0.1Cu0.9Fe0.1O2.5-δ粉体的对称性较低,未形成钙钛矿结构,其余Lal-xSrxCu0.9Fe0.1O2.5-δ(x=0.2-0.4)粉体为四方钙钛矿结构,晶体结构参数之间满足关系式a=b≈2(2c)~(1/2)。DTA结果证明Lal-xSrxCu0.9Fe0.1O2.5-δ在800℃以下是热力学稳定的,不会发生分解反应。采用直流四电极法测试了Lal-xSrxCu0.9Fe0.1O2.5-δ试样在100—800℃之间的电导率。试样的电导率~(ln(σT)与1/T之间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Lal-xSrxCu_(0.9)Fe0.1O2.5-δ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服从小极化子导电机制。Sr掺杂量对试样的电导率和电导活化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当Sr掺杂量为0.3时,Lal-xSrxCu0.9Fe0.1O2.5-δ的电导率最高,电导活化能最小。 相似文献
955.
The title compound, [Ni(tssb)(2,2-bipy)2]·5(H2O) 1 (tssbH2 =2-[(E)-(2-oxido-phenyl)methyleneamino]ethanesulfonato, 2,2-bipy = 2,2'-bipyridiny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space group Pbcn with a = 20.3983(18), b = 17.6929(15), c = 17.0897(15) nm, V = 6167.8(9) nm3,Mr= 688.38, Z = 8, Dc = 1.481 g·cm-3, F(000) = 2880, μ = 0.758 mm-1 and S =1.099. Each NiⅡ atom is six-coordinated by one N and one O atoms from one tssb2- anion and four N atoms from two 2,2-bipy ligands to give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Noticeably, there exists a rare octa-membered water ring which presents a 1D chain by sulfonic group. 相似文献
956.
本文采用ReaxFF MD方法对一种较新的RP-3四组分替代燃料模型的高温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作者所在课题组研发的独特分析工具VARxMD,对燃烧过程中主要物种(燃料分子、O2、C2H4、·CH3)随时间和温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化学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ReaxFF MD模拟得到的燃料和氧气消耗量、乙烯和甲基自由基的生成量与相同温度和初始压力条件下CHEMKIN的计算结果处于同一量级,同时获得了详细的物质结构信息和反应列表。进一步对模拟得到的反应机理形式进行观察后发现,模拟获得的机理形式与文献中的描述一致。对燃料分子第一步反应数量的统计发现,其类型主要为攫氢反应和分子内断裂反应,且后者占主导;燃料分子第一步反应数量的统计也定性展现了不同燃烧条件下各类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对氧元素相关的反应分析发现,氧分子和C1-C3小分子发生的反应所占比例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机理简化提供有益线索。在对反应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RP-3四组分替代燃料体系高温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网络。我们认为,ReaxFF MD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VARxMD对模拟结果深入分析的方法是有潜力系统认识燃料氧化反应机理的新方法,对构建燃料的燃烧反应机理库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57.
将K~+、Ca~(2+)、Fe~(3+)的硝酸盐用于处理脱灰和丰煤样(K-DC、Ca-DC和Fe-DC),在热重分析仪中考察了处理煤样的失重特征和气体逸出规律。结果表明,处理煤样的总失重率减少,CO_2和H_2的浓度较原煤(DC)的高。通过固定床研究了处理煤样热解过程中产物的分配规律,采用元素分析、FT-IR、模拟蒸馏和GC-MS等分析了半焦的结构特征和焦油的组成与品质。结果表明,与DC相比,处理煤样的半焦和气体产率增加,焦油产率降低,相应半焦的不饱和度和缩合程度降低。在各金属组分的作用下,焦油中的轻质组分分率增加,其中,Fe~(3+)的作用最为显著,其值增加了22.4%。GCMS结果表明,长链烷烃含量高达70%,是焦油组分重的主要原因,K和Fe组分可促进其分解。 相似文献
958.
以盐酸金刚烷胺和L-脯氨酸为原料,经羟基化、氯乙酰化及氨基化反应合成了维格列汀相关物质(S)-1-[2-(3-羟基-金刚烷-1-氨基)-乙酰基]吡咯烷-2-羧酸(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确证。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3的合成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酸与3-氨基-1-金刚烷醇的摩尔比为2:1、三乙胺0.006 mol,于65 ℃反应4 h, 3的平均收率为82.84%,纯度98.8%,可作为维格列汀相关物质检测的对照品。 相似文献
959.
改进了沙格列汀中间体3-羟基-1-金刚烷甲基酮(1)的合成路线。以金刚烷甲酸(2)为起始原料,经二氯亚砜酰氯化后与N-氯代琥珀酰亚胺(NCS)反应制得3-氯-1-金刚烷甲酰氯(3); 3依次经取代,脱羧和与碱反应合成1,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ESI)确证。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1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2 28 mmol, n(NCS)/n(2)/n(AIBN)=1/0.83/0.65,于65 ℃反应8 h]下,1收率70%。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