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95篇
  免费   5302篇
  国内免费   8977篇
化学   25632篇
晶体学   1114篇
力学   1943篇
综合类   818篇
数学   4241篇
物理学   1412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894篇
  2021年   994篇
  2020年   1045篇
  2019年   1092篇
  2018年   958篇
  2017年   1217篇
  2016年   1290篇
  2015年   1629篇
  2014年   1962篇
  2013年   2595篇
  2012年   2688篇
  2011年   2970篇
  2010年   2679篇
  2009年   2693篇
  2008年   3099篇
  2007年   2745篇
  2006年   2649篇
  2005年   2216篇
  2004年   1823篇
  2003年   1498篇
  2002年   1509篇
  2001年   1398篇
  2000年   1297篇
  1999年   797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387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绞股蓝中痕量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草药绞股蓝中痕量铋的适宜条件,试验了不同的消解方式、酸介质和还原剂用量对测定铋的影响。在最佳测定条件下,铋的线性范围为0.1~200μg.L-1,检出限为0.095μg.L-1。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8%(n=6),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5%。  相似文献   
992.
四羧基金属酞菁负载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消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四羧基铁酞菁(Fe-CPc)和四羧基钴酞菁(Co-CPc),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在酸性条件下,将四羧基金属酞菁负载到改性纤维素纤维上,制备得到消臭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四羧基铁酞菁消臭纤维(FePcF)、四羧基钴酞菁消臭纤维(CoPcF)和混合金属酞菁消臭纤维(CoFePcF)3种功能性纤维都能有效去除甲硫醇、硫化氢、氨气和三甲胺,甲硫醇和硫化氢按催化氧化机理除去,而氨气和三甲胺按酸碱中和机理除去;3种消臭纤维对甲硫醇和硫化氢的消臭效果为CoFePcF>CoPcF>FePcF.  相似文献   
993.
相转移催化应用于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原油硫含量的增大, 生产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清洁燃料是全球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 燃料油脱硫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众多的脱硫方法中, 选择性氧化脱硫技术以其工艺条件温和, 脱硫效果明显等特点, 受到了炼油行业的极大关注[1~3], 但脱硫率偏低(30%), 其关键是水相氧化剂与含硫化合物的有效混合. 本文将相转移催化应用于催化裂化(FCC)汽油的氧化脱硫中, 并对脱硫的工艺和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连续操作的釜式反应器,利用悬浮态的负载杂多酸催化剂HRP-12上的烷基化反应的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值,确定了失活反应速率常数、失活反应活化能、活性保留函数的失活反应级数和烯烃摩尔浓度的失活反应级数,建立了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的失活动力学模型。模型表明:该失活反应对于活性保留函数是一级失活反应,对于烯烃摩尔浓度是二级失活反应。统计检验表明:所得失活动力学方程在显著性水平α=0.005下有较高的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和模型可信度。  相似文献   
996.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膜表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OP 10混合乳化剂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 (FMA8)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 甲基丙烯酸 (MAA)共聚乳液 .通过DSC、FT IR、1 H NMR对共聚物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 .采用JZHY 180界面张力仪研究了共聚乳液膜表面的性质 ,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全氟单体含量的增加 ,共聚物膜的表面能显著降低 ,当全氟单体的含量达到 2 5wt %时 ,其表面能降低到 19 74mJ m2 .X ray光电子能谱(XPS)对共聚物表面原子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 ,共聚物表面氟的含量远高于其平均含量 ,证明了含氟基团的趋表现象 .经退火处理 ,共聚物膜表面的氟含量增加 ,表面自由能降低  相似文献   
997.
Liang  Hong  Chen  Zhen-Feng  Hu  Rui-Xiang  Yu  Qing  Zhou  Zhong-Yuan  Zhou  Xiang-Ge 《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2002,27(1):102-104
(n-Bu4N)4[Mo8O26] reacts with the Na salt of 2-mercaptopyridine N-oxide (NaPT) in MeCN to give the complex (n-Bu4N)2[MoO2(PT)2·Mo4O8(-O)2(3-O)2(PT)2] (1) which contains two metal centres: one being mononuclear molybdenum chelating to two PT ligands, and the other a tetranuclear oxomolybdenum cluster with two PT ligands at the terminal point. The i.r. spectrum of the title complex exhibits absorption bands at 911.5 and 881.9 cm–1, characteristic of the [cis-MoO2]2+ fragment.  相似文献   
998.
对用于MOCVD法生长铁电氧化物薄膜的金属β-二酮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评述,对它们在生长铁电薄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于泓 《分析化学》1998,26(1):89-92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3种芳香酸分别做淋洗液的单柱阳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Li+、Na+、NH4+、K+、甲胺、乙胺和正丙胺7种物质。3种芳香酸做淋洗液均可将7种物质分离开,且分离结果差异不大。在淋洗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邻苯二甲酸做淋洗液测定的检出限较低。选择3.0 mmol/L邻苯二甲酸做淋洗液测得了上述7种物质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并进行了叶面肥试样分析,7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在96.4%~98.6%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