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340篇
化学   622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89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162篇
物理学   6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光诱导约束刻蚀可作为一种无应力的化学平坦化方法用于Cu的抛光。我们发现在光诱导约束刻蚀工件Cu的过程中,工具表面的TiO_2纳米管上可能出现Cu沉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其沉积形貌和成分组成,探究在工具-工件之间的微纳尺度液层中Cu光催化还原沉积的机制,并在模拟液中研究Cu沉积对刻蚀体系的影响。探究引入搅拌、加入络合剂对TiO_2纳米管表面Cu的沉积的抑制,并考察抑制措施对于工件Cu刻蚀的影响。结果表明Cu沉积会增强TiO_2纳米管光电极的光催化性能,但随着沉积量的增加,增强机制会发生变化;在尝试抑制Cu沉积时也发现改善传质以抑制Cu沉积的同时也会带来工件Cu的刻蚀增强;采用添加络合剂结合改善传质的方法有望在抑制Cu沉积的同时提高平坦化效果。所以抑制方法和条件的选择需兼顾对工具-工件之间微纳液层中的多个化学和传质过程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优化光诱导约束刻蚀体系及其在化学平坦化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2.
从20种天然氨基酸的41个randic molecular profiles非零描述符、44个eigenvalue based indices非零描述符和47个walk and path counts非零描述符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一种新的氨基酸描述符-SVREW。将其应用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二肽和ACE抑制三肽、苦味二肽和苦味四肽、后叶催产素类似物、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肽的结构表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内部与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所建ACE抑制二肽、ACE抑制三肽、苦味二肽、苦味四肽、后叶催产素类似物、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肽的模型复相关系数(R2cum)分别为0.994,0.797,0.948,0.878,0.686,0.720;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55,0.859,0.879,0.958,0.796,0.843;外部样本校验相关系数(Q2ext)分别为0.990,0.954,0.890,0.950,0.748,0.773。经研究表明SVREW描述符用于肽分子结构表征所建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均较好,有望成为多肽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一种有效的结构表征方法,可对新药物的发现和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73.
建立了地下水中低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检测方法。对比研究了液液萃取(LLE)和固相萃取(SPE)对地下水中低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提取效率,优选液液萃取为前处理方法。在优化条件下,除1,2,3,4-四氢萘(r=0.987 2)和联苯(r=0.989 9)外,其它目标物在0.1~1 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地下水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3.3%~111%,除喹啉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4.9%外,其余目标物的RSD均小于9.5%,方法检出限在1.63~14.7 ng/L之间。该方法用于河北地区6个地下水样中低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检测,4个样品有检出,最高浓度达353 ng/L。  相似文献   
974.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珠江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10例,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B组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采用VAS、Mac 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术后1 d、术后一周、术后两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组术后1 d的VAS评分与A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一周、术后两周的VAS评分均比A组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术后两周Mac Nab有效率均较术后1 d明显提高(P0.05)。B组术后1 d的Mac Nab有效率与A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两周的Mac Nab有效率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术和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明显的疗效,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比单纯用射频热凝术好。  相似文献   
975.
以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和聚(偏氟乙烯-三氯乙烯)(P(VDF-TrFE))共聚物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PZT/P(VDF-TrFE)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精密阻抗测试仪和拉力试验机对纤维膜的形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当地提升PZT的质量分数能有效提升纤维膜中纤维丝的均匀性。当PZT质量分数为4%时,纤维丝的均匀性最佳;静电纺丝方法能够得到低介电常数的PZT/P(VDF-TrFE)纤维膜,并且通过调节PZT的质量分数,可以保证纤维膜的介电常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PZT颗粒的加入能够有效调节PZT/P(VDFTrFE)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PZT质量分数为4%时,纤维膜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6.
采用水热法,利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合成了单分散钛酸锶纳米晶体。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该晶体为立方相,延长反应时间其结晶性增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样品为70nm左右的均匀立方块晶体。利用SEM、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子衍射(ED)谱研究了该纳米晶体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过扩散反应生成钛酸锶晶核,晶核之间由于定向生长作用而团聚连接形成颗粒球,最后颗粒球在缓慢的奥斯特瓦尔德熟化作用下转化为钛酸锶晶体。这一“扩散反应、定向生长、奥斯特瓦尔德熟化”的生长过程揭示了钛酸锶纳米晶体的生长机理。利用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模拟证实了其初始阶段的扩散反应机理,并得出反应活化能为15.79kJ·mol-1。  相似文献   
977.
建立了微波辅助HNO3消解样品,ICP-MS快速测定生物样品中Ti、Cr、Mn、Fe、Co、Ni、Cu、Zn、Ge、As、Se、Sr、Mo、Ag、Cd、I、Ba、Hg、Tl、Pb、Bi共21种微量及痕量元素。通过在线加入内标来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对测量所造成的影响。各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0以上,RSD小于6.0%。用本方法对国家标准样品GBW07601a(头发),GBW10010(大米),GBW10016(茶叶),GBW10023(紫菜)进行分析,结果满意。方法能满足生物样品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8.
采用分步合成法成功合成了CdS-ZnSe(Ⅰ型)和CdSe-ZnS(Ⅱ型)核-壳结构量子点。并首次构建了CdS-ZnSe/CdSe-ZnS结构F觟rster能量转移对。利用吸收光谱(UV-Vis),光致发光谱(PL),时间分辨光致发光谱(TRPL),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比研究了不同配比的CdS-ZnSe/CdSe-ZnS结构Förster能量转移。分析结果表明:在能量转移发生时,CdS-ZnSe荧光强度显著下降,荧光寿命明显缩短,Frster能量转移确实存在于CdS-ZnSe/CdSe-ZnS量子点之间。  相似文献   
979.
由于分子筛膜的分离和催化作用, 分子筛膜包覆的传统催化剂颗粒可以实现高效的催化过程. 活性炭颗粒作为一种常用的催化剂载体, 由于其表面的憎水性和不平整, 在不规则活性炭颗粒表面直接水热合成包覆一层分子筛膜非常困难.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本文采用一种勃姆石凝胶修饰的晶种法在活性炭颗粒表面合成连续的分子筛膜. 以勃姆石溶胶为前驱体, 在活性炭颗粒表面通过喷涂预先形成一层相对平整的勃姆石凝胶层以改善活性炭表面. 在随后的晶种涂覆过程中, 晶种分散液加入部分勃姆石溶胶为胶粘剂, 所得的晶种层覆盖载体完全, 与载体结合牢固, 无需焙烧处理. 将晶种涂覆后颗粒在旋转动态水热175℃处理6 h, 得到分子筛膜包覆的活性炭颗粒, 所得材料分别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 包覆的分子筛膜为MFI 结构, 厚度约为5μm. 对比实验表明, 没有勃姆石溶胶修饰的活性炭颗粒上不能成膜. 这种勃姆石凝胶修饰晶种法为在各种惰性载体上合成分子筛膜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0.
物流是社会生产活动中的耗能大户。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子商务物流成为社会物流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因而有效降低电子商务物流活动中每个环节的碳排放量对于改善社会环境、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有巨大的作用。本文基于车辆载重会对耗油量产生影响的前提,采用了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以及聚类分析等多种模型分别优化计算现有的各种配送模式下的车辆能耗,以解决电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各种模式的总能耗和碳排放量,进而对比分析不同配送模式下的碳排放量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同配送模式的碳排放量及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不仅如此,本文还基于环保视角对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