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7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416篇
化学   2099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64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311篇
物理学   11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We investigate two high frequency Raman overtone and combination modes of graphene named 2D' and 2D + G bands, and located at ~3240 and ~ 4260 cm–1, respectively. The graphene thickness and stacking geometry effects for these two mode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features of the 2D' band, which arises from intravalley double resonance, are not 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thickness with single Lorentzian peak and fixed linewidth. We explain it theoretically by calculating the phonon dispersion mode in k‐space and find that the flat band region of longitudinal optical phonon near Γ point is the 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2D' band nonsplit. With the thickness increasing, the band position exhibits blueshift and the linewidth increases for the 2D + G band. With changing thickness and stacking geometry of graphene, the intensities of these two high‐frequency bands show obvious different evolution compared with that of G band.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2.
We study theoretically the ultracold two-component fermionic gases when a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is used to tune the scattering length between atoms. For 6Li at the narrow resonance B0=543.25 G, it is shown that the gases would be in a coexistence of the regimes of BCS,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 and unitarity limit with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technique. In the case of thermal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we investigate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gases and show that a double peak of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can give us a clear evidence for the coexistence of BCS, BEC, and unitarity limit.  相似文献   
43.
 使用P.H.Hu等人[3,4]提出的计算途径,数值解了A.Flusberg等人[2]提出的零级方程。计算了布里渊池内随位置而变化的斯托克斯光强度、泵浦光强度和保真度,得到了布里渊池内几个位置上的斯托克斯光相位和强度的横向分布,并计算了泵浦光入口处的反射率和保真度。  相似文献   
44.
周崇喜  李展 《光子学报》1996,25(12):1100-1105
本文针对空间光学系统轻型特点,设计了一个二元光学折/衍混合红外反射式望远系统。采用了离轴式格里高利(Gregorian)结构形式,消除了望远系统中的中心遮拦问题。用衍射光学元件校正系统象差,使反射面为球面,二元光学表面尺寸比施密特(Schmidt)校正板(位于入瞳处)缩小于3~4倍,光学设计运用OSLO软件,光学系统的通光孔径φ=120mm,焦距f=-1000mm,波长λ=4.3μm,视场2ω=2°×6°(子午×弧矢),分辨率Res=0.05mm,MTF≥0.4(空间频率fre≤10cl/mm).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活化法测量DD中子产额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可提高DD中子产额测量的精度。方法基于铟同位素115In与DD中子的非弹性散射反应,活化反应释放的射线被HPGe探测器记录,根据活化系统标定灵敏度推算出中子产额。分析了探测器记录的活化射线数与中子产额间的关系。介绍了一套活化测量的系统设计。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活化样品出射的射线数与样品厚度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样品厚度取为1 cm可兼顾活化效率和测量精度。在加速器上对铟活化样品进行了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变中子产额大于2109的实验中可使用铟活化诊断方法,中子产额测量的相对标准误差在10%以内。随着聚变中子产额的不断提高,铟活化测量中子产额的精度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6.
报道了用高电荷态离子129Xe30+(150keV) 轰击金属Ni表面,激发的200—1000nm NiⅠ和NiⅡ的特征光谱线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用电荷态足够高的离子作光谱 激发源,无需很强的束流强度(nA量级),便可有效地产生原子和离子的复杂组态间跃迁所 形成的可见光波段的特征谱线,特别是NiⅠ和NiⅡ偶极禁戒的电四极跃迁E2和磁偶极跃迁M1 的特征光谱线.通过分析发现,在禁戒跃迁的谱线中,有些是电子组态相同而原子态不同的 偶极禁戒跃迁光谱线而且NiⅡ的684.84nm谱线较强. 关键词: 光谱 禁戒跃迁 电子组态 高电荷态离子  相似文献   
47.
本文讨论了附加装置尺寸对悬臂梁纯弯曲时挠度及应变的影响。采用调节电桥电路平衡的方法,可以只读出所施的力使梁产生的挠度及应变。  相似文献   
48.
纤维丛的全测地子流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华税 《数学研究》1996,29(4):87-89
本文证明了底空间M是纤维丛P的全测地子流形;并且在dimP-dimM=2时证明了若P是平坦的,则P的每一纤维也是全测地子流形.  相似文献   
49.
RIBLL束流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描述了兰州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RIBLL)上研制并安装使用的放射性束流(RIB)诊断装置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在AIBLL上的位置和功能.重点叙述了以光纤为基础的几种诊断元件,它们探测效率高、响应时间快、制作容易、性能稳定.给出了RIB17N等高图,说明诊断装置辅助MBLL得到RIB的水平.  相似文献   
50.
基于束缚态到连续态跃迁有源区能带结构,实现了2.5 THz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连续波工作。激光器的输出频率随电流可在2.45~2.47 THz之间可调,在连续波工作模式下的最高输出功率大于6.0 mW,最高连续波工作温度为60 K,阈值电流密度为120 A/cm2,经Si透镜整形后的输出光斑为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