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4篇
化学   496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7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16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1.
Xu L  Li Y  Yu Y  Liu T  Cheng S  Liu H  Li Y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2012,10(22):4375-4380
An anion receptor combined different types of hydrogen bond donors such as OH, NH and CH groups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otation of the sub methyl group, this receptor showed evident (1)H NMR response to both fluoride and sulfate, while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responses were only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oride.  相似文献   
112.
The self-diffusion coefficients D and the viscosities η of elemental Ni, Cu, and Ni-Si alloys have been calculated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For elemental Ni and Cu, Arrhenius-law variations of D and η with temperature dominate.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Dη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linear relation, whereas the Stokes-Einstein relation is violated. The calculations of D and η are extended to the regions close to the crystallization of Ni(95)Si(5), Ni(90)Si(10), and the glass transitions of Ni(80)Si(20) and Ni(75)Si(25).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D and η strongly deviate from the Arrhenius law in the vicinity of phase transitions, exhibiting a power-law divergence. We find a decoupling of diffusion and viscous flow just abov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Ni(95)Si(5) and Ni(90)Si(10). For the two glass-forming alloys, Ni(80)Si(20) and Ni(75)Si(25), the relation Dη = const is obeyed as the glass transition is approached, indicating a dynamic coupling as predicted by the mode-coupling theory. This coupling is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Si composition and at 25%, Si spans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through the melting point. The decoupling i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local ordered structure in the melts. The power-law governing the growth of solid-like clusters prior to crystallization creates a dynamic heterogeneity responsible for decoupling.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滞问题, 采用了一种将可控的时滞变量引入半主动控制切换条件的控制策略, 研究了考虑时滞的天棚阻尼控制切换条件对半主动阻尼减振系统的影响, 分析了含有分数阶Bingham模型的线性刚度系统在基础激励下的振动特性. 利用平均法得到了系统在含时滞半主动控制策略下主共振响应的近似解析解, 根据Lyapunov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数值解验证了近似解析解的准确性, 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利用近似解析解分析了固定激励频率下时滞对系统幅频响应特性的影响, 以及主共振峰值响应和共振频率随时滞变化的特性规律. 结果表明, 含时滞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存在一个小时滞区间, 使得系统的振幅在主共振峰对应的频率附近低于不考虑时滞时系统的振幅, 且存在最优时滞使得系统的振幅大幅度降低; 而大时滞的引入会加剧系统的振动, 导致系统的颤振. 确定了基于分数阶Bingham模型的线性刚度系统在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下的时滞选取原则, 为振动系统半主动阻尼控制中的时滞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4.
约束层阻尼板动力学问题的半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条形传递函数方法(SDTFM)得到了约束层阻尼(CLD)板动力学问题的半解析解.首先对CLD板沿纵向离散成多个条形单元,基于Hamilton原理推导出条形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仿照有限元法组集得到系统的总刚度矩阵和总质量矩阵.经Laplace变换后引入状态向量,采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方法在状态空间内建立CLD板的控制方程并进行求解.最后以对边固支和悬臂CLD板为例,得到了板的动力学特性和频响曲线,并与NASTRAN或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推导过程和算例可以看出,该方法所需的单元数目少,获得的是半解析解,计算效率高且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5.
建立了规则区域厚板混合状态变量的条形传递函数解,通过定义结点变量,并利用结点位移连续和力平衡条件,将多个简单子区域的解进行组装,从而得到了复杂形状,复杂边界条件厚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由于条形传递函数法的节点位移变量与有限元法的节点位移变量完全一致,可将简单矩形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作为一个超东级单元,直拉将超级单元和有限元单元进行综合,可以得到复杂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进一步增强了条形传递函数法对复杂反问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6.
刘永军  刘英  刘成卜 《化学学报》2001,59(6):906-912
利用半经验AM1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N-甲基-吡咯烷并[3,4]C60(MPC)及其噻吩取代衍生物(TMPC)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研究表明,MPC及TMPC衍生物的前沿轨道主要由C60部分决定,C60母体与成基团之间存在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C60部分是电子受体,而噻吩环部分和吡咯环部分为电子给体。在AM1优化几何构型的基础上,用INDO/SCI方法计算了MPC及TMPC的电子光谱,用完全态求和(SOS)公式计算了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MPC与TMPC在400nm以上均存在吸收峰,TMPC的这些吸收峰(400nm以上)比MPC的吸收峰强得多,与实验所得结果一致。对于TMPC来说,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0值随分子构型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β0值最大可达60×10^-30esu。  相似文献   
117.
用直射式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氨分子团簇体系在 355 nm激光下的多光子电离,得到一系列的质子化团簇离子 (NH3)nH+,同时还观察到超价氨团簇离子 (NH3)n H2+。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中观测到质子化氨团簇离子在自由飞行过程中的解离现象,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的质子化氨团簇离子是一些亚稳态团簇离子。对子离子产率的分析,得到质子化团簇离子解离速率常数,从而可以估计亚稳态团簇离子的寿命。团簇尺寸从 n=3增大到 20,其寿命从 21 ms减小到 120 μs,大约小了两个数量级。解离速率在 n=5到 6有一个阶跃式上升,这是由于 5个氨组成的质子化团簇离子(NH3)4NH4+ 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8.
二维切口问题完备特征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君  袁驷  柳春图 《力学进展》2000,30(2):216-226
简要回顾和介绍了文献中常见的几种求解二维切口问题特征根的方法,评述这些方法 的特点及其求解范围.重点介绍了在求解二维切口问题完备特征根方面的一些进展,包括特征 根的求解方法、特征根的重根探讨以及相应的特征函数计算,这一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为 基于特征展开研究二维断裂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9.
A flip-chip-type gradiometer has been constructed with a 10 mm×5 mm planar DC-SQUID gradiometer fabricated on a SrTiO3 bicrystal substrate and a flux transformer made from a YBCO*/YBCO/CeO2/YSZ multilayer on a φ50.8 mm Si wafer. The coupling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flux transformer and the planar gradiometer is 0.18. The transformer increases effectively the resolution of the gradiometer. A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resolution of 73 fT·cm-1·Hz-1/2 in the white region and 596 fT·cm-1Hz-1/2 at 1 Hz has been obtained. High quality magnetocardiogram signa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measured by using this flip-chip-type gradiometer in an unshielde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0.
贺拥军  齐随涛  赵世永 《化学进展》2007,19(9):1443-1448
本文在介绍常规乳状液、微乳液和固体稳定乳液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纳米粒子稳定乳液的特点及其在纳米结构合成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目前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纳米粒子稳定乳液具有独特的油、水、固三相环境和水油、水固、油固三个相界面,分散相液滴尺寸可以在微米、亚微米乃至纳米尺度调节,因而可以作为合成组成、结构和性能极为丰富多样的纳米结构的介质。纳米粒子对乳液稳定作用的机理,以及纳米粒子稳定乳液中化学反应的特殊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在介绍固体稳定乳液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纳米粒子稳定乳液的特点及其在纳米结构合成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目前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纳米粒子稳定乳液具有独特的油、水、固三相环境和水油、水固、油固三个相界面,分散相液滴尺寸可以在微米、亚微米乃至纳米尺度调节,因而可以作为合成组成、结构和性能极为丰富多样的纳米结构的介质。纳米粒子对乳液稳定作用的机理,以及纳米粒子稳定乳液中化学反应的特殊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