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化学   897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66篇
物理学   5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程燕  白敏  王新梅  明永飞  尤进茂 《色谱》2006,24(2):188-191
以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毛细管电泳对14种二肽进行了手性拆分。以5种二肽为代表,考察了缓冲液种类、浓度、pH值、二元手性选择剂的组合配比等因素对二肽的拆分效果,优化了实验条件。在各自的优化条件下,14种二肽手性拆分的分离度均在3.63以上,最高分离度可达43.14(Gly-Ala)。  相似文献   
982.
制备了一个芳酰腙化合物4-氟-N''-(3-乙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和VO(acac)2分别与甲基麦芽酚(mat)和乙基麦芽酚(Emat)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VO(L)(mat)](1)和[VO(L)(Emat)](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芳酰腙配体以二价阴离子的方式通过酚羟基氧、亚胺基氮和烯醇氧原子与钒原子进行配位。在每个配合物中,钒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将配合物通过灌胃对正常的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给药2周时间,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剂量为10.0和20.0 mgV·kg-1时可以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而对于正常大鼠的血糖值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83.
The reaction of [Fe2S2(CO)6] with one equiv.of o-OCH3C6H4CH2Br under the re-duction of LiBHEt3 in dry THF afforded a tetranuclear cluster [(μ4-S){(μ-SCH2(o-OCH3)Ph)Fe2(CO)6}2](1).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16.5623(6),b = 12.8265(5),c = 18.2702(7) ,β = 115.95(1)o,V = 3489.9(4) 3,Z = 4,μ = 1.87 mm-1,Dc = 1.709 Mg/m3,T = 296(2) K,C28H18Fe4O14S3,Mr = 898.03,F(000) = 1800,S = 1.10,R = 0.032 and wR = 0.058.Complex 1 consists of two diiron fragments possessing a {Fe2(CO)6} core.The two diiron units are bridged by an inorganic sulfide in a μ4-S binding mode and the sulfide is in a distorted tetrahedral geometry with the four iron atoms at each corner of the distorted tetrahedral.In its solid state,two types of non-classic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plus a weak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 led to a 2-D network.  相似文献   
984.
本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使用三种软件SOPMA、Swiss-model和DNAStar来预测大豆主要过敏原Gly m Bd 30K的抗原表位,结果发现80-85、103-106、217-220、355-360这四段氨基酸残基序列是可能的抗原表位,为后续的蛋白表位实验提供了依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85.
游丽娜  李贤良  郗存显  唐柏彬  王国民  张雷  袁中珍  赵华 《色谱》2012,30(10):1021-1025
建立了鸡蛋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残留量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酶解后用叔丁基甲醚提取、氢氧化钠反萃取,经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色谱柱: 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 3.5 μm);流动相: 甲醇-乙腈-水(50:15:35, v/v/v);流速: 1.0 mL/min;检测波长: 270 nm。结果表明,6种目标物在0.01~0.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LOD,S/N≥3)为1.0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3.2%~95.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鸡蛋样品中痕量玉米赤霉醇类药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6.
LnBaB9O16:Eu3+(Ln=La,Y)的结构与荧光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LnBaB9O16(Ln=La,Y)的结构特性.LnBaB9O16为单斜晶系,其中LaBaB9O16的晶胞参数a=1.3660nm,b=0.7882nm,c=1.6253nm,β=106.15°;YBaB9O16的晶胞参数a=1.3476nm,b=0.7776nm,c=1.6040nm,β=106.38°.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两种化合物结构不同,Y3+在YBaB9O16结构中处于中心对称格位,而LaBaB9O16中La3+的格位则无中心对称性.Gd3+部分取代LaBaB9O16:Eu3+中的La3+可改善Eu3+离子的发光性质.LaBaB9O16:Eu3+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比较弱,这可能与硼氧比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987.
<正> 金属丝表面的聚合物很难用普通红外吸收技术进行表征。因为金属丝使入射光向各个方向散射,平面形光学镜不能有效地收集这种散射光。漫反射装置主要用于粉末样品的研究,用椭球形光学镜收集粉末样品的漫反射光线。我们在研究了光线在金属表面叠加效应的基础上,综合平面反射吸收和漫反射技术的特点,建立了研究金属丝表面涂层技术。即用漫反射装置的椭球光学镜收集反射光,从而得到金属丝表面薄层聚合物的外反  相似文献   
988.
采用化学还原共沉积法,对Sn-Ni合金分别进行Sb、Cu和Co掺杂改性;研究了掺杂对Sn-Ni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的合金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都有所提高,其中Co改性Sn-Ni合金的性能最佳.20次循环后,Sn-Ni-Co合金的放电容量仍高达365 mAh.g-1,比Sn-Ni合金的高49%;而Sn-Ni-Sb和Sn-Ni-Cu合金在相同条件下的放电容量仅分别提高37%和24%.  相似文献   
989.
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炭黑XC-72负载的系列AuPt/C催化剂和Pt/C催化剂,利用XRD和TEM技术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CO溶出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在含有Keggin型H3PM012O40支持电解质中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结果发现,AuPt/C催化剂为非合金双金属体系,粒径范围4~10...  相似文献   
990.
使用液液萃取法分析溶液中的1,4-丁二醇(BDO)含量,正辛醇作为萃取剂,在30 ℃下测定了水-BDO-正辛醇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 使用扩展型UNIQUAC模型建立了溶液中水-BDO-正辛醇的活度系数模型,关联该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通过单纯型法回归获得三元体系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参数。 实验数据以及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分析萃取相的组成,能可靠地预测萃余相的组成,进而得到原溶液中BDO的含量。 该法准确、简便,可作为该体系的常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