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450篇
化学   916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65篇
物理学   5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电导法、稳态荧光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二聚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分子中的连接基团链长度(s=2, 3, 4, 6)对其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 实验发现, C12-s-C12*2Br的胶团生成能力远比其单体C12TABr强得多, 前者cmc值较后者降低一个数量级. 胶团聚集数N随表面活性剂浓度c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当s=2时的N值在c=7.7 mmol/L后开始急剧增大. 计算结果表明, 此时胶团形状发生了明显变化, 形成了椭球形的胶团. 粘度测定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2.
The reaction of CuCl2-2H2O or NiCl2.6H2O with K2(C5H6S4) [potassium salt of 6,7-dihydro-5H-1,4-dithiepin-2,3-dithiolate]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of [Cu(C5H6S4)2]- or [Ni(C5H6S4)2]- as the tetrabutylammonium salt. Both complexes show characteristic IR and UV-Vis absorptions of transition metal dithiolenes. Cyclic voltammograms contain two waves indicating a two step electrochemical procedure [M(C5H6S4)2]0 = [M(C5H6S4)2]1-= [M(C5H6S4)2]2-.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nickel complex. Crystal of [Bu4N][Ni(C5H6S4)2]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17.576(5), 6=10.883(2), c=17.773(4) A,B=91.07(2)0, Z=4, and o(calcd.)=1.348 g/cm3. Final result is R=0.059 for 2959 reflections. The NiS4 core exhibits square planar coordination with average Ni-S bond length of 2.134(5) A. There are not anion pairs in crystal. The anions stack along a and c axes while the cations intercalate in them. The nearest S-S contact is 4.429 A. The solid powder ESR s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树枝形聚合物修饰的双8-羟基喹啉衍生物(Gn-QMQ, n=1~3)在二氯甲烷和乙腈中的荧光猝灭过程和荧光衰减过程. 随着代数n的增加, 猝灭速率常数减小, 核心双8-羟基喹啉基团荧光寿命增长, 非辐射失活速率常数减小.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代数的增加, 树枝形骨架对核心基团的位点分离作用增大, 在乙腈中树枝形骨架趋于紧密构象, 具有更强的位点分离作用.  相似文献   
44.
草莓型SiO2/PMMA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系中,借助于碱性辅助单体1-乙烯基咪唑(1-VID)与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之间的酸-碱作用,通过1-VID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共聚合,制备了草莓型的SiO2/PMMA复合微球.整个反应过程中,纳米二氧化硅无需表面处理,体系中无需另外加入乳化剂或助乳化剂,微球表面吸附的纳米二氧化硅对颗粒起稳定作用.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得复合微球粒径在120-330nm之间,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微球中二氧化硅含量介于15%-20%之间.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显示所得复合微球具有草莓型结构,二氧化硅富集在表面.  相似文献   
45.
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趋势,重点介绍了环氧化天然橡胶、环氧化聚丁二烯、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合金的优点,以及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和环氧化橡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尤秀丽  韩大雄  翁文  赵玉芬 《化学学报》2008,66(17):1974-1978
利用分子力学方法, 建立了苯基甘氨酸型手性固定相Chirex 3001的简化模型, 并探讨了手性固定相Chirex 3001与安息香和联萘酚及其类似物的识别机制. 模拟结果表明, 固定相主体与手性客体分子识别作用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它们之间的π-π堆积、氢键和范德华等作用. 主体与(S)-构型的客体1~3结合能力强于(R)-构型的客体, 而对于客体4~6, 则是与(R)-构型的结合强于(S)-构型, 这与高效液相色谱拆分实验结果相符. 客体1~3对映体在Chirex 3001柱上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02, 1.04和1.11, (R)-构型先被洗脱; 客体4~6对映体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23, 1.26和1.09, (S)-构型先被洗脱.  相似文献   
47.
纺锤体驱动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秀琴  尤启冬  杨蕾  吴梧桐 《化学学报》2008,66(14):1731-1734
纺锤体驱动蛋白(kinesin spindle protein, KSP/Eg5)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 使发现KSP抑制剂成为热点. 设计并合成了4-氧基-β-四氢咔啉衍生物作为新型的KSP抑制剂, 并测定了其对KSP的抑制活性, 均优于阳性对照物. 其中化合物9c抑制KSP的IC50=0.065 μmol•L-1, 优于阳性对照物Monastro l100多倍. 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为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结构类型的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48.
纳米碳纤维可用在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及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本文对用泡沫镍及负载型镍催化剂催化分解乙烯或丙烯制备纳米碳纤维进行了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碳源、生长温度对纳米碳纤维生长量、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温度450℃,乙烯流率30mL/m in的条件下,负载型镍催化剂纳米碳纤维的生长量要高出泡沫镍3~6倍,负载型镍催化剂制备的纳米碳纤维直径为40~60纳米,小于泡沫镍的情况。泡沫镍催化分解乙烯制备纳米碳纤维时,纳米碳纤维的生长量和平均直径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纳米碳纤维在泡沫镍上的最低生长温度为420℃,在低于480℃生长纳米碳纤维时泡沫镍的骨架结构不会被破坏,由此制备的纳米碳纤维在新型结构催化材料中有很好的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基于对电渗泵中压强产生原理的讨论, 对新兴的复杂串、并联电渗泵系统的流体输液特征加以研究. 在多级串联电渗泵系统中, 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来提高泵系统产生的压强, 但是单一流路的输液能力有限. 而在多级并联电渗泵系统中, 输液量也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得到提高. 在这一体系中, 尽管输液量的叠加有利于其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应用, 但是因Joule热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电渗流速度线性关系的偏离也使得其线性范围变小, 不利于操作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50.
Fines migration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low-salinity water(LSW) into porous media can lead to severe pore plugging and consequent permeability reduction. The deepbed filtration(DBF) theory is used to model the aforementioned phenomenon, which allows us to predict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history and the distribution profile of entrapped particles. However, the previous models fail to consider the movement of the waterflood front. In this study, we derive a stochastic model for fines migrati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