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1篇 |
免费 | 698篇 |
国内免费 | 134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574篇 |
晶体学 | 199篇 |
力学 | 250篇 |
综合类 | 114篇 |
数学 | 492篇 |
物理学 | 16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80篇 |
2014年 | 189篇 |
2013年 | 275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283篇 |
2010年 | 295篇 |
2009年 | 313篇 |
2008年 | 324篇 |
2007年 | 338篇 |
2006年 | 307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182篇 |
2002年 | 167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67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3年 | 2篇 |
1965年 | 7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五水硫酸铜和1,10-邻菲咯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邻菲咯啉铜(Ⅱ)微纳米棒,研究 pH 值和温度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通过 XRD、SEM、UV-Vis、FT-IR、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硫酸铜溶液的 pH 值显著影响室温时反应产物的物相和形貌.当起始 pH 值为 2.0和5.0时,分别生成了微米级的花状和长片状的单斜品系[Cu(phen)(H2O)2]·SO4;当 pH 值上升至 9.0和11.0时,分别生成了平均直径172 nm 和253 nm 的[Cu(phen)(OH)]2SO4·5H2O 棒状结构.在 pH 值为9.0条件下,棒状产物的直径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而减小,4℃时可获得平均直径为87 nm 的纳米棒.此外,片状[Cu(phen)(H2O)2]·SO4 的荧光光谱相对于纳米棒状[Cu(phen)(OH)]2SO4·5H2O 出现蓝移和发射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992.
993.
随着光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体系结构的扁平化过程加速,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以及生存性路面算法本身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在单点割集的松弛生存性约束条件下,结合动态业务下的IP over WDM光网络的特点.借助蚁群优化算法的强鲁棒性和记忆能力,通过改变与调整蚁群优化算法结构中的信息素结构与其更新机制,在动态路由选择过程中,引入网络可生存性约束信息改进路由选择概率计算机制,来实现IP over WDM光网络动态生存性映射的路由策略,与其他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不再存储网络备用路由集和物理拓扑自身庞大的割集关系,在保证网络生存性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割集松弛条件有效降低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提高算法收敛速度,适应网络实时性要求,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最短路算法比较,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动态光网络的可生存性映射性能和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业务阻塞率. 相似文献
994.
本论文给出了一个计算绝缘晶体的热导率的简单计算公式,该公式的准确性已经在大多数的绝缘晶体材料热导率计算结果上得到证明,该计算公式与Slack和Berman提出的公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在Slack和Berman提出的公式中的一些参数,例如德拜温度等,很难直接得到。本文中我们不仅进一步简化了计算热导率的计算公式,公式中涉及的参数都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得到,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本文的工作进一步证明了Peierls的导热理论。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采用水热法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颖的超分子网络化合物[Mn(phen)_2I_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 P_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2705(19) nm,b=1.0370(2) nm,c=1.2775(3) nm,α=77.32(3) °,β=81.26 (3) °,γ=70.30(3) °,V=1.1240(4) nm~3,Z= 2.该化合物通过四种C-H...I氢键相互作用与两种π-π堆积相互作用把各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连接成了超分子网络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8.
以1-氨乙基哌嗪和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新型有机多胺1-(N,N-二氨基丙基)氨基乙基-4-氨基丙基哌嗪,并以此为配体,与高氯酸钴进行配位反应,得到其配合物[Co(L)HCl](ClO4)2的晶体。通过元素分析、测摩尔电导率和X射线衍射对所得晶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晶体结构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I4/m,a = 2.5006(3),b = 2.5006(3) c = 0.85615(11) nm, Mr =594.79,V = 5.3534(10) nm3,Z=8, F(000)= 2488, Dc = 1.476g/cm3,μ(MoKα)= 0.989mm-1,最终偏离因子R1 = 0.0666, wR2 = 0.1852 ( I > 2σ( I)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目标产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 [Co(L)HCl](ClO4)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鳗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偏磷酸钙玻璃陶瓷的结晶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H2PO4)2·H2O和H3PO4为原料,按0.45的Ca/P物质的量比制备了偏磷酸钙玻璃,在300~700 ℃对玻璃进行热处理,获得了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利用XRD、FT-IR等研究了玻璃结晶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利用SEM观察了玻璃陶瓷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玻璃陶瓷中的结晶相为纯的β-Ca(PO3)2;玻璃结晶过程伴随温度提高逐渐发生,在400 ℃保温3 h已经形成了β-Ca(PO3)2晶体相;温度提高,玻璃陶瓷红外光谱的精细结构明显;随结晶化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玻璃陶瓷中结晶相形貌由纤维状变为晶界明显紧密排布的短棒状晶粒. 相似文献
1000.
以黄原胶和韦兰胶为模板,在CaCl2-Na2CO3体系中调控合成CaCO3晶体.利用电导率法研究了黄原胶与韦兰胶模板与Ca2+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研究了黄原胶和韦兰胶的浓度以及结晶时间对CaCO3晶体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CaCO3晶体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黄原胶和韦兰胶调控下得到的CaCO3晶体是方解石和球霰石的混合体.韦兰胶溶液中得到了球形产物,黄原胶溶液中得到球状和花状产物.随着结晶时间的延长,球霰石不断向方解石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