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9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1423篇
化学   3119篇
晶体学   205篇
力学   249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527篇
物理学   17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四苯硼钠-甲苯胺蓝缔合物纳米微粒体系减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PH4.0醋酸-醋酸钠介质中,甲苯胺蓝在600nm处有一个吸收峰,随着四苯硼钠浓度的增大甲苯胺蓝在600nm处吸收峰降低,颜色减弱,这是由于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缔合物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疏水作用及分子间作用力,聚集形成纳米微粒所致,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纳米微粒体系亦在600mm处有1个吸收峰,在400mm、470mm和580mm处产生3共振散射峰,其中400mm和580mm为甲苯胺蓝-四苯硼钠复合纳米微粒产生的特征共振散射峰,这也表明有纳米微粒存在,丙酮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等表明,纳米微粒的形成是产生其减色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
微生物法分析天然抗氧化剂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微生物抑菌活性纸片试验法,对葛根黄酮、诃子提取物、丹皮酚、竹叶黄酮等4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竹叶黄酮、诃子、葛根具有较强的抗单线态氧能力,而丹皮酚抗单线态氧的能力较差。在不同的氧化还原微环境下,天然抗氧化剂可能表现出抗氧化能力,亦可能表现出促氧化能力,二者有着不同的反应机理。微生物抑菌活性纸片法可作为研究较复杂生物环境中抗氧化剂性能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3.
64.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镁水平 ,以 1 5 9例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 ,用xylidylblue比色法测定了其正常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早期DN)、临床DN及晚期DN血镁水平 ,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同时将 1 1 0例DN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失代偿组和肾功能衰竭组 ,将其血镁水平与 1 0 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患者相比较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对 79例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及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镁水平进行了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早期DN及临床DN血镁水平降低 ,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T2DMDN及CG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血镁水平渐升高 ,且肾功能处于同一期的DN和CGN相比 ,前者血镁水平均较后者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和微量白蛋白尿期血镁水平与UAER呈负相关 (r=0 5 47,P <0 0 1 )。提示T2DM患者肾功能正常时存在低镁倾向 ,但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随着肾功能不全进展 ,DN和CGN患者血镁水平升高 ,但前者血镁水平仍较后者低 ,镁代谢紊乱与DM及其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镁水平测定可否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亦  相似文献   
65.
 构造了氮-镍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研究了氮原子在Ni(\r\n100),Ni(110)和Ni(111)平坦表面的吸附和振动,获得了氮原子\r\n在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位、吸附构型、结合能和本征振动等数据,计\r\n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同时,与Ni(100)表面对比,系统研究\r\n了氮原子在Ni(510)台阶面的吸附和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氮原子在\r\n台阶下部形成最稳定的吸附态,台阶对下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捕获\r\n势,对上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反射势.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咔唑(CZ)和吡咯并吡咯二酮(DPP)为基本结构单元的D-A结构的新型小分子材料,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表征.合成的材料以咔唑作为给电子单元,吡咯并吡咯二酮作为吸电子单元,采用三键作为π桥,并引入4-氟苯基、4-氰基苯基和4-甲氧基苯基作为末端取代基团对材料进行修饰.其中材料CZBTDPPF和CZBTDPPO因分别具有1.85和1.79 eV的较窄带隙而分别获得了相对较高的的光电转化效率(1.97%和1.91%).由此可见,引入4-氟苯基和4-甲氧基苯基作为末端取代基团对于延长材料共轭结构、拓宽材料吸收从而实现材料光伏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α碳原子的酰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与酰氯的酰化反应. 以干燥的二氯甲烷为溶剂, 在四氯化钛催化下, α-乙酰基环二硫缩烯酮(1)可与脂肪及芳酰氯(2)反应, 在化合物1的α-碳原子上发生酰化反应, 以较高的产率生成各种α-乙酰基-α-酰基二硫缩烯酮(3).  相似文献   
68.
Inorganic electrides are a novel kind of ionic compounds in which the anions are electrons confined in a complex array of cavities or channels and the cations are nanoscale arrays of alkali metal ions that provide charge balance. In electrides the donated electron behaves like a low-density correlated electron gas, whereby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electron gas and its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cavities in the host matrix. Unlike traditional electrides, in which alkali cations are encapsulated within an organic cage, inorganic electrides are thermally stable. The current inorganic electrides based on alkali metal loaded zeolites can be designed as useful reduced-dimensionality materials. Inorganic electrides are powerful reducing agents, and they are able to reduce small aromatic molecules to the radical anions within the channels of the zeolite.  相似文献   
69.
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表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综述了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多种表征手段,重点分析了纯化处理,化学滴定以及红外分析方法的表征原理,应用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0.
尹汉东  马春林  刘国富 《有机化学》2003,23(9):1013-1016
用三苯基氯化锡与硫代苯甲酸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三苯基锡硫代苯甲 酸酯,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属正 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晶胞参数:a = 0.8306(3) nm, b = 1.6906(5) nm, c = 3.1459(10)) nm, V = 4.417(2) nm~3, Z = 8, D_c = 1.465 g/cm~3, R_1 = 0.0472, wR_2 = 0.1012。该化合物的晶体是由孤立的分子所组成,四配位的锡 原子呈畸变的四面体构型,配体羧基上的氧原子和锡原子之间存在弱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