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1360篇
化学   2598篇
晶体学   199篇
力学   250篇
综合类   114篇
数学   494篇
物理学   17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suitability of 1-nitroso-2-naphthol(NN) as a complexing agent for on-line preconcentration of cobalt eluted on the C_(18) microcolumn by means of the FI-FAAS system was tested. Various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complex formation and its elution were optimized. A 2.3×10~(-3) mol/L reagent solution and the aqueous sample solution acidified with 0.1% (volume fraction) nitric acid were on-line mixed (6.4 mL/min) on a reaction coil set at (65±1)℃ and flowed through the microcolumn for 30 s. The pH of the mixed solution was adjusted to 3—4 with HNO_3(1 mol/L) or NaOH(1 mol/L). The adsorbed complexes in the microcolumn were eluted into the nebulizer of FAAS in 10 s with ethanol acidified with 1% HNO_3(3.0 mL/min). A good precision(1.6% for 100μg/L Co(Ⅱ), n=10), a high enrichment factor 17.2, with detection limit (3σ) 3.2μg/L, and sample throughput (90 h~(-1)) were obtaine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CRMs), NBS-362 and NBS-364,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and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ertified values.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DMDA)多元体系的相态结构,并用电导、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发现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体系随水相含量的增加,铵盐发生不同形式的有序缔合,分别形成了W/O型微乳液、“节-结”型链状缔合体、层状液晶和O/W型微乳液;在层状液晶中,SO42-主要以桥式双齿配位形式存在,中性胺分子有利于体系中液晶的形成;层状液晶于500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在430nm附近发生“光短路”现象,该现象可能对测定层状液晶的层间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催化裂化汽油中类型硫含量分布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利用催化裂化汽油中各类硫化物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催化裂化(FCC)汽油和重油催化裂化(RFCC)汽油中各类型硫进行了分析测定,碱洗后FCC汽油和RFCC汽油中类型硫的布规律为:硫醇硫和二硫化物硫的含量较少,硫醚硫含量中等,而噻吩类硫的含量最多,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国产与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HBVELISA诊断试剂盒,对30例来自昆明医学院传染科门诊及住院部标本同时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IgM检测,对两试剂阳性符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采用滴定HBsAg及抗-HBs阳性血清的方法,表明两试剂敏感性极为相似,而国产试剂对抗-HBcIgM阳性检出率大大提高于Abbott试剂。  相似文献   
995.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kinetics of the nanocrystalline CdSe thin film electrodes have been studied in sodium polysulfide solutions by intensity modulated photocurrent spectroscopy (IMPS). The interfacial direct and indirect charge transfer and recombination processes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parameters: normalized steady state photocurrents and surface state lifetimes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IMPS responses under different applied potentials and different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IMPS responses of polycrystalline CdSe thin film electrodes were also presented for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用红外热像仪对一架飞机模型进行附面层状态探测的情况,对模型不加热和布置热丝等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模型表面布置热丝可以得到较好的附面层状态热图。  相似文献   
997.
用喷涂晶种法ZSM-5合成沸石膜及其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多孔α-Al2O3载体上,采用喷涂方法引入一层晶种,再用水热法合成出渗透量大、气体选择分离系数高的ZSM-5沸石膜;对影响ZSM-5沸石膜合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卫考察,并用XRD,SEM及单组分气体渗透性能测定对所合成的沸石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沸石膜是典型的ZSM-5沸石膜,膜表面晶粒排列有序,整齐地连成一致密层,绝大部分晶粒的取向一致,无较大裂缺存在,经一次合成的沸石膜的H2渗透率可达  相似文献   
998.
在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热力学和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单重态CCl~2和臭氧O~3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低温下具有热力学优势,而在高温下具有动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999.
(μ3-S)Fe2CoCu(PPh3)2(CO)8催化苯乙烯环丙烷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致  张玉华 《分子催化》2000,14(4):307-310
以异核金属原子簇合物为催化剂的配位催化反应, 已在均相催化反应中得到应用. 簇合物中不同金属间的协同作用使其在催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1]. 然而,催化反应中簇合物是否以完整的骨架起催化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金属原子簇作催化剂前体的均相催化反应中,迄今只在少数的例子中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原子簇整体分子起催化作用[2]. 一般认为,在配位饱和的金属簇合物的催化反应中,簇合物稳定性越好,催化活性越差;而活性好的催化剂前体,簇合物骨架常解体.  相似文献   
1000.
β-环糊精和甲酚包结体动态结构及平衡常数的NMR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糊精简称(CD)是由至少六个环葡萄糖(寡糖)单元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筒状分子。每个环糊精分子都有一个中空的环状疏水腔,腔的窄端口连接伯羟基(6OH),宽端口连接两类仲羟基(2OH、3OH)。CD的腔内含有分别由六至八个H(3)或H(5)原子(分别对应αCD、βCD和γCD)构成的氢环及相应数量的醚氧构成的氧环。因此腔体的内侧是疏水的。CD的结构见图1。图1环糊精的分子结构示意图CD主体能和不同的客体分子依靠相互间非共价键力[1]而发生包结作用,包结的程度受主体疏水腔大小、腔口位阻和客体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