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3篇
  免费   3407篇
  国内免费   2325篇
化学   14729篇
晶体学   266篇
力学   1238篇
综合类   189篇
数学   2106篇
物理学   758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455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689篇
  2020年   828篇
  2019年   788篇
  2018年   637篇
  2017年   610篇
  2016年   943篇
  2015年   927篇
  2014年   1071篇
  2013年   1399篇
  2012年   1836篇
  2011年   1911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127篇
  2008年   1316篇
  2007年   1297篇
  2006年   1150篇
  2005年   1019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309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A new series of C‐6 unsubstituted tetrahydropyrimidines 6 have been directly synthesized via a convenient urea‐catalyzed chemoselective five‐component reaction (5CR) under mild conditions. Compounds 6 show typical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enhancement (AIEE)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they are practically no emissive in solution but emit blue or green fluorescence in aggregates with fluorescence yield up to 93 %. One of the 5CR products, 6 aa , exhibits blue‐ and green‐fluorescence aggregates (bf‐ and gf‐aggregates). The bf‐ and gf‐aggregates a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proved to result from different J‐aggregations by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bf‐ and gf‐aggregates of 6 aa show unusual size‐independent emission (SIE)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their maximum emission wavelengths in different sizes (suspension particles, film, powder and crystals) are the same, 434 and 484 nm,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5CR mechanism, the origins of AIEE and SIE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2.
ICP-AE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有效态的硫和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方法同时提取国标土壤样品中的有效态硫和硼元素,再使用ICP-AES法进行测定。其测定值与标准值相比,硫和硼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4%和13%,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硫为3.2%~3.4%,硼为6.3%~7.6%;磷酸钙溶液作为提出剂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硫为0.114μg/mL,硼为0.0039μg/mL,氯化钙溶液作为提出剂条件下,硫为0.151μg/mL,硼为0.0035μg/mL。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接枝苯乙烯和4-氟苯乙烯的共聚物.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配比下接枝共聚物对聚酯薄膜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接触角测试和表面能计算对比研究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单体百分含量对接枝百分率及接触角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酯薄膜表面接枝百分率增大,接触角增加,表面自由能下降.  相似文献   
994.
通过Diels-Alder(D-A)反应,合成了具有规整化学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壳聚糖-O-聚乙二醇(CS-O-PEG).D-A反应所需双烯体(呋喃环)通过糠基硫醇与端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之间的巯基-丙烯酸酯(thio-acrylate)反应合成得到;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通过活泼酯法偶联到十二烷基硫酸钠-壳聚糖复合物(SCC)羟基上,从而获得亲双烯体.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了中间产物与最终产物的结构,并用原位核磁监测D-A反应及其逆反应过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双烯体可在水介质中温和条件下定量接枝到壳聚糖羟基上,反应具有点击特征;同时,聚乙二醇与壳聚糖之间的连接键在高温下(90℃)可通过D-A逆反应而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995.
聚芳醚酮树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芳醚酮树脂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重要特种工程塑料.因其优良的耐热、耐腐蚀、耐摩擦及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国防军工、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电子、汽车、机械、石油工业、核能及理疗卫生等高技术领有广泛的应用.此类材料大都采用双酚单体和双氟单体通过A2+B2型亲核缩聚反应制备.这类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分子链由醚、酮、苯三元规整结构构成时,聚合物为半结晶态;然而,当分子结构中存在侧基或其他非规整结构往往破坏聚合物的结晶结构,聚合物呈现无定型态.半结晶聚芳醚酮聚合物具有非常优异的耐热、耐化学稳定性一般作为结构型材料使用;无定型聚芳醚酮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且可进行一些功能化成为一类优异的功能型材料.本文从结构与性能关系出发,介绍了聚芳醚酮树脂种类,聚芳醚酮树脂的发展历程及合成方法;探讨了聚芳醚酮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总结了功能性聚芳醚酮材料的前沿进展;最后结合实际展望了聚芳醚酮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6.
用1,4-丁二醇作为络合沉淀剂,通过再结晶活化法将晶型混乱并具有晶格缺陷的纳米级MgCl2晶粒均匀分散在硅胶表面,形成结构化纳米载体.将此载体用于负载TiCl4得到结构化纳米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醇镁比对载体形貌的影响,以及结构化纳米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特性和产物特点.乙烯淤浆高压聚合结果表明结构化纳米Ziegler-Natta催化剂可用于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和聚乙烯产物的分子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催化剂活性可达到1261 kg PE.(molTi)-1.h-1.10-5Pa-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黏均分子量可达到5.87×106.SEM、DSC和粒径分析等结果表明,结构化纳米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产物结晶度高,在实验考察条件下最高可达到49.5%,而且产物形貌规整,接近球形,平均粒径在68~69μm之间,利于后续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997.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自由基引发剂,通过在乙醇中的沉淀聚合可制得高交联单分散P(TMPTA-St)聚合物微球.对单体转化率,微球以及可溶性低聚物的产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使用10 wt%至60 wt%的交联剂TMPTA进行聚合可获得单分散微球,产率在50%左右.增加TMPTA用量可提高微球产率和单体转化率.增加引发剂AIBN用量对提高微球产率也有促进作用,但同时可溶性低聚物产率也增加.向乙醇中加入水作为反应介质结合适当增加AIBN用量可使单体转化率达到98%,微球产率高于90%.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对聚合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非晶结构对结晶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最终使用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对半晶高分子中非晶结构的认识还不太清晰并且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结晶高分子中非晶区结构及其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要概述了目前对结晶高分子中非晶相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结晶高分子中非晶区的结构﹑结晶高分子中非晶区的松弛行为﹑非晶相对结晶高分子性能的影响以及等温结晶过程中非晶相的结构演化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指出了目前在这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华慢  龚元元  梁晖  卢江 《高分子学报》2013,(9):1165-1171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作为引发剂,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Span60)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EG-7磷酸酯为复合分散剂,蔗糖烯丙基醚和三甲基丙基聚氧乙烯(15)醚三丙烯酸酯为复合交联剂,丙烯酸为单体,正已烷为反应介质,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了球状卡波树脂.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别对聚合反应的成粒过程和产物的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体系呈现典型的悬浮聚合相态特征,并获得了堆积密度较高(0.65 g/cm3)的球状卡波树脂.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反相悬浮聚合的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约为1.36和0.70;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8.0 kJ/mol.交联剂对卡波树脂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适度交联可提高产物的增稠效率及其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作交联剂,苯乙烯(St)作共聚单体,在不同TMPTA/St质量比下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沉淀聚合,对单体转化率和微球收率以及微球单分散性等参数进行了表征.对相应不同水含量的混合溶剂以及混合单体的Hansen三维溶度参数进行了计算,尝试对不同聚合条件下混合溶剂与混合单体的三维溶度参数进行比较以建立一个形成单分散微球的边界条件,为通过沉淀聚合制备单分散微球提供一个判断方法.在本文实验条件下,使用乙醇或其与水的混合物为聚合介质,当共混溶剂与共混单体的极性溶度参数之差Δδp和氢键溶度参数之差Δδh分别为5.0和12.4,9.2和20.1以及6.0和10.0 MPa1/2时,在由这3个实验点组成的区域之内进行沉淀聚合即可以制得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当Hansen溶度参数之差(Δδp或Δδh)超出此范围时,沉淀聚合所制得聚合物微球分散度迅速变宽,甚至在聚合过程中凝胶化.色散溶度参数变化甚微,难以由此建立单分散微球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