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9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化学   1890篇
晶体学   111篇
力学   248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420篇
物理学   1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灌浆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分析了两种灌浆液体的类型牛顿体和宾汉姆体的力学特征以及二者之间异同和联系,介绍了岩土体结构的基本理论、灌浆的基本理论、渗透灌浆理论机制及内容、劈裂灌浆理论机制及内容、压密灌浆理论机制及内容。  相似文献   
132.
通过水热法成功在FTO上制得Ti O2/Fe2O3异质结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 O2/Fe2O3异质结是由直径约200~300 nm的Ti O2纳米棒镶嵌着Fe2O3纳米颗粒组成。通过光电流测试,证明Ti O2/Fe2O3异质结的可见光光电转换效率相比Ti O2明显提高,并对Ti O2/Fe2O3异质结的光电转换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3.
煤层气(矿井瓦斯)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非常规气体. 作为可得的清洁能源,它的利用被认为是节能和经济的选择. 在本工作中,非金属原子X(X=H,O,N,S,P,Si,F,Cl)修饰的石墨烯(Gr)被用来代表具有结构异性的煤表面模型.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煤层气组分Y(Y=CH4,CO2,H2O)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Y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 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共同表明了这种弱的相互作用.其中,H和Cl对CH4的作用较大; N、O、F、Cl对CO2的作用较强; N,Cl对H2O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吸附能大小依次为:H2O>CO2>CH4. 因此,在CH4富集的煤层里注入H2O或CO2可以与CH4形成竞争吸附,进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 本工作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下煤层气与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详情,并为煤层瓦斯的开采与分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4.
针对镧系元素钕,本文通过循环伏安、开路计时电位、方波伏安等方法研究了773 K时Nd(III)在钼电极上在LiCl-KCl-ZnCl2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及Zn-Nd合金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LiCl-KCl-ZnCl2熔盐中,Nd(III)在预先沉积的Zn阴极上欠电位沉积形成三种Zn-Nd金属间化合物.基于电化学行为研究,采用恒电位电解提取Nd并用方波伏安曲线测量来检测Nd(III)离子浓度的变化,然后通过电解前后Nd(III)离子浓度变化评估了Nd的电解提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1.84 V恒电位电解进行50 h后,Nd(III)离子浓度接近于零,提取效率为99.67%.在973 K时通过恒电流电解提取Nd并获得了Zn-Nd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带能量散射谱(EDS)对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在Zn-Nd合金中存在Nd2Zn17,LiZn和Zn相,EDS能谱分析表明Nd在合金中的原子分数高达14.99%.  相似文献   
135.
水热条件下采用Pb(NO3)2和4-氯苯乙酸作为反应物合成出1个新的一维铅配位聚合物[Pb(4-cpa)2(H2O)]n(1)(4-Hcpa=4-氯苯乙酸),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该结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μ3桥联的4-氯苯甲酸将铅金属离子连接成一维链结构。荧光分析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蓝色荧光,且在422 nm处的荧光寿命为5.3 ns。以除草剂-精喹禾灵为对照品,考察了配体4-Hcpa和配合物1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6.
采用电沉积和溶剂热相结合的方法,以树枝状金属Cd颗粒为模板和前驱体,在乙二胺溶剂中以六亚甲基四胺(HMTA)为表面修饰剂,制备出具有三维阵列结构的树枝晶Cd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X射线能谱仪(EDS)等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元素组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当不加入HMTA时,得到的产物是无序的CdS纳米线;而在HMTA的作用下,则生成的是具有三维阵列结构的树枝晶CdS;通过分析溶剂热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并结合产物形貌演变规律,提出了具有三维阵列结构的树枝晶CdS的形成机理。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具有三维树枝晶CdS纳米阵列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7.
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剂由于催化活性好、稳定性高、反应后容易和产物分离、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等原因,近年来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其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稳定,且其比表面积大,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可参与许多反应。本文以自然界中储量丰富、无毒、可降解、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载体,按照纤维素负载金属催化剂制备方式的不同,综述了纤维素负载Pd、Ag、Au、Cu等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在脊柱手术中对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20例,术前行颈内静脉穿刺采自体血,同时于外周静脉输入等量的胶体液(万汶),术中连续监测HR,SPO2,Bp及尿量变化,分别于采血前(T0),采血后15 min(T1),输血前(T2),输血后15 min(T3),抽取桡动脉血查HB,HCT,LAC,并采用Sonoclot分析仪测定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CT),凝血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记录术中晶胶体液输入量,出血量和尿量。结果与T0相比,T1的HB,HCT显著下降(P〈0.01),CR、PF显著下降(P〈0.01),与T2相比,T3的HB,HCT显著回升,CR、PF显著升高(P〈0.01),LAC,AC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患者血小板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凝血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9.
将天冬氨酸与亮氨酸反应,合成了天冬氨酸-亮氨酸共聚物(PL),通过乙二胺将钆-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Gd-DOTA)连接到PL上,制备了大分子磁共振成像造影剂PL-A2-DOTA-Gd,通过核磁碳谱、凝胶色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细胞毒性实验、溶血性实验、体外弛豫效率测定以及体内动物磁共振成像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PL-A2-DOTA-Gd的细胞毒性远低于临床应用的造影剂Gd-DOTA,且其弛豫效率(15.3 L/(mmol·s))是Gd-DOTA(5.8 L/(mmol·s))的2.6倍。大分子磁共振成像造影剂PL-A2-DOTA-Gd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对昆明小鼠的肝脏信号的增强效果约为Gd-DOTA的3.1倍,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稳定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40.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丙烯腈+水、己二腈+水、丙腈+水三个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303.15、313.15、323.15、333.15K)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采用NRTL(α=0.2,α=0.3)模型和UNIQUAC模型对液-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显示,NRTL和UNIQUAC模型对三个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互溶度关联的目标函数值均小于1×10-17,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绝对偏差小于0.009,关联精度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丙烯腈、丙腈和水三元平衡溶解度数据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对电解二聚法生产己二腈中电解液的分离提纯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