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3篇
  免费   3920篇
  国内免费   7244篇
化学   13285篇
晶体学   988篇
力学   1304篇
综合类   877篇
数学   3036篇
物理学   914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784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1008篇
  2013年   1428篇
  2012年   1377篇
  2011年   1508篇
  2010年   1514篇
  2009年   1678篇
  2008年   1967篇
  2007年   1703篇
  2006年   1673篇
  2005年   1422篇
  2004年   1166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807篇
  2001年   895篇
  2000年   963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是一种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由于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因素较多,至今实际应用还很少。针对目前植物修复技术的不足,主要从植物本身的性能、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农艺管理措施等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修复强化措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2.
报道了一种新的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即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将熔融态聚乙二醇(PEG)直接插入到高岭石层间, 继续延长辐射时间使高岭石发生剥片. 以剥片的高岭石片晶为模板, 经微波加热水解, 在其表面合成了簇状纳米氧化锌晶须.  相似文献   
953.
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氢氯噻嗪(HCT)和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HCT的荧光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位于278nm和360nm处.ctDNA的加入对HCT的荧光存在着很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这种荧光静态猝灭作用是由ctDNA和HCT键合引起,键合常数为1.12×10-4L/mol(25℃).采用紫外光谱,离子强度的影响和Ⅰ-猝灭等条件实验研究了HCT与DNA间的相互作用.DNA浓度的变化不改变它们的作用,属于沟槽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954.
应用Nd:YAG(Spectra-Physics LAB-170)脉冲激光器输出的355nm紫外激光实现了对甲醇、乙醇及正丙醇的多光子电离,对每一种样品通过质谱技术都观测到了两个质子化团簇离子系列:(R..3OH)nH 和(R1,2,3OH)n(H2O)H (R1,2,3代表CH2、CH2CH2及CH2CH3CH2),结合在HF/STO-3G和B3LYP/6-31G 水平上的从头计算对其反应通道做了分析,发现其产生经过了团簇内部的质子转移反应及离子-分子反应,且质子主要来自于羟基上的氢离子.并结合从头算分析了(R1,2,3OH)nH 的结构,给出了幻数团簇(R1,2,3OH)3H 的构型.同时对(R1,2,3)n(H2O)H 系列只在n值较大时出现做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955.
二(2-乙基己基)磷酸稀土配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稀土氯化物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反应制备了14种标题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和拉曼谱带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Ln(DEHP)3应具有与Sm(DMP)3和Pr(DMP)3相同的配位形式和结构类型,每个稀土离子通过双O-P-O桥与邻近的三个稀土离子相连接,形成"双桥二十四元环"的多聚网络结构.Ln-O键基本上是离子键.  相似文献   
956.
Sm3+掺杂稀土硼酸盐玻璃的光谱参数计算和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备了具有高效可见荧光发射的Sm3 掺杂稀土硼酸盐(LBLB)玻璃,对玻璃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展开了测试与分析.根据Judd-Ofelt理论对吸收光谱进行了拟合,求得Sm3 离子的晶场调节参数Ωt=(2,4,6)分别为6.81×10-20,4.43×10-20和2.58×10-20 cm2,并进一步计算出各能级跃迁的谱线强度、自发辐射跃迁概率、辐射寿命和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紫外光激发下,Sm3 掺杂LBLB玻璃发出明亮的橙红色光.激发光谱表明,氩离子激光器是Sm3 掺杂LBLB玻璃有效的激发光源.  相似文献   
957.
两种铽配合物与PVK混合体系的发光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Tb(p-MBA)3phen(样品Ⅰ)和Tb(p-ClBA)3phen(样品Ⅱ)与导电聚合物材料PVK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发现在样品Ⅰ与PVK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中,除了三价铽离子的发光外,还能看到明显的PVK的发光;而在电致发光中,PVK的发光完全被抑制,只能看到Tb3+的绿光发射。对样品Ⅱ与PVK的混合发光层,无论其光致发光谱还是电致发光谱,都没有看到410 nm处PVK的发射。进一步测量两种材料的激发光谱,初步探讨了器件的发光机理。样品Ⅰ的发光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K到稀土配合物的不完全的能量传递,二是由于载流子俘获机理;样品Ⅱ的发光则是由于PVK到稀土配合物的完全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958.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YLiF4: Er3 , Tm3 , Yb3 , 其中Er3 和Yb3 的浓度保持固定不变, 分别为1 mol%和1.5 mol%, Tm3 浓度变化范围是2 mol%~8 mol%. 在这种共掺杂体系中, 同时观察到了Er3 , Tm3 和Yb3 的吸收, 且Tm3 的吸收随着其浓度的增强而增强. 在980 nm光的激发下, 当Tm3 浓度很小时, 这种材料的上转换发光为白光. 其中蓝光主要来源于Tm3 的激发态1G4到基态3H6的跃迁, 绿光来源于Er3 的4S3/2和2H11/2到基态4I15/2的跃迁, 红光既来源于Tm3 的1G4→3F4的跃迁, 也来源于Er3 的4F9/2→4I15/2的跃迁. 并且这种上转换发光强度随着Tm3 浓度的增强而降低, 但对应不同能级跃迁的发光强度降低的幅度不同, 这是因为Er3 和Tm3 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59.
一种新型平板彩色显示器件的制备和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EH-PPV(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烯)])和Alq3作为发光层, 成功制备出ITO/SiO2/MEH-PPV/SiO2/Al结构和ITO/SiO2/Alq3 /SiO2/Al结构的固态阴极射线器件。通过分析SSCL光谱,认为这些高速电子激发有机材料后形成Frenkel激子。当器件两个电极之间加的电压比较低时,有机薄膜层的场强也比较低,这些激子被解离的概率很小,从而产生的是激子发光的长波发射;当器件两个电极之间加的电压比较高时,有机薄膜层的场强很高, 在有机层形成的激子大部分被解离, 解离后的电子直接跃迁至LUMO(lowest unoccupancied molecular orbit),这些电子弛豫后从LUMO能级到HOMO(highest occupancied molecular orbit )能级直接辐射跃迁, 接着重新复合发光,从而产生短波发射。制作的固态阴极射线器件可以实现全色发光, 提高发光效率和加强蓝光发射。作者可以预期所研制出的这种SSCL器件必将引发平板显示领域一场新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960.
正电性胶态纳米银中加入凝聚剂后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柠檬酸还原制备的正电性胶态纳米银中加入凝聚剂HNO3和NaNO3后,用波长为633 nm的激光激发,获得了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谱),通过讨论及实验明确该SERS谱是来自于还原剂中的柠檬酸根离子,并说明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银的吸附层是带正电的银离子,扩散层是带负电的柠檬酸根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