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6篇
  免费   3918篇
  国内免费   7245篇
化学   13193篇
晶体学   987篇
力学   1303篇
综合类   877篇
数学   3025篇
物理学   91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779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887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1363篇
  2011年   1497篇
  2010年   1508篇
  2009年   1672篇
  2008年   1966篇
  2007年   1699篇
  2006年   1667篇
  2005年   1419篇
  2004年   1163篇
  2003年   868篇
  2002年   805篇
  2001年   892篇
  2000年   962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he pseudo-quaternary phase diagram of Brij35/sodium oleate/oleic acid/water system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the liquid crystal area has been identified, which covers about two thirds of the whole phase diagram. The liquid crystal structure and behavior have been also studied by using polarizing texture,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2H-NMR and rheometer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changes along the line of AA′ in this large liquid crystal region, the structural change is cubic→cubic/lamellar→lamellar→lamellar/hexagonal→hexagonal. Meanwhile, we made the first attempt of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above system. The lattice constants of cubic and hexagonal liquid crystals are 10.53 and 5.68 n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2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原位合成温敏性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酮-水[V(丙酮)∶V(水)=4∶6]的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少量二乙烯苯存在的条件下使苯乙烯(St)和对氯甲基苯乙烯(CMSt)进行无皂乳液共聚反应, 得到了粒径大小均匀的交联型聚苯乙烯(PSt)微球, 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表面组分测定发现: CMSt上的氯原子在聚合过程中富集于交联微球的表面. 以此交联型PSt微球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引发剂, 在22 ℃下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进行原位ATRP反应, 得到了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的交联聚苯乙烯(PNIPAAm-g-PSt)温敏性微球. 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激光光散射仪等对PNIPAAm-g-PSt的结构、相转变温度、形态及不同温度下的粒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NIPAAm单体成功地原位ATRP接枝在交联PSt微球的表面, 接枝微球的球形更规整, 在水中的相转变温度约为32 ℃, 具有明显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223.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AB)8(AB=BN,AlP,GaAs,InSb)团簇环形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特性以及极化率。计算结果表明,(AB)8团簇的双层环状结构中,每个A(B)原子都与3个B(A)原子成键,且Ⅴ族元素的原子比Ⅲ族元素的原子更接近团簇中心,(BN)8、(AlP)8、(GaAs)8、(InSb)8的平均极化率依次增大,IR和Raman谱峰发生红移。另外,讨论了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4.
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叠加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稀盐酸介质中 ,维多利亚蓝B(VB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6 13nm ,当与NO- 2 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 ,最大吸收峰红移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可观察到在 6 39nm处出现一新的最大吸收峰 ,同时在 5 6 0nm处发生褪色反应 ,最大褪色波长和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均与溶液中NO- 2 的浓度成正比 ,其线性范围在 0~ 2 0 μg/ 2 5mlNO- 2 ,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6 0 =2 .96× 10 4 L·mol- 1·cm- 1,ε6 39=3.2 3× 10 4 L·mol- 1·cm- 1,用双波长叠加法ε56 0 +6 39=6 .19× 10 4 L·mol- 1·cm- 1,相关系数为 0 .9999。由于显色反应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进行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环境水中微量NO- 2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25.
Polyoxometalates(POMs0) containing Keggin moieties exhibit a wide variety of compositions and have considerable structrral versatility as well as important magnetic, optical,and catalytic proper-ties[1-6].  相似文献   
226.
苑伟康  吴洪  姜忠义  许松伟 《有机化学》2006,26(11):1508-1517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的溶解性和分散性较差是目前制约其广泛应用及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领域(如生物技术)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CNTs进行共价修饰是改善其溶解性和分散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CNTs的共价修饰主要通过两类反应来实现: 羧基的衍生反应和直接加成反应. 介绍了基于这两种反应的几种共价修饰方法, 比较了各种修饰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CNTs的溶解性和分散性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27.
张全信  刘希尧  雷鸣  徐仑 《催化学报》2002,23(3):250-252
 用XRD,XPS,SEM和H2-TPR等手段研究了铜基负载型催化剂的结\r\n构和物性及其对混合碳四加氢脱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负载铜催\r\n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的Co可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炔活性,而Co含量较少时\r\n加入少量的Ce也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Cu和Co之间存在着相互\r\n协同作用,使得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偏析,CuO在催化剂表面呈非晶\r\n相分散状态,催化剂颗粒粒径变小,催化剂更容易被还原,从而改善了\r\n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28.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分子合成及加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概述了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环境友好介质在高分子合成与加工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具体介绍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丙烯酸的合成及疏水改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高分子合成介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29.
1 INTRODUCTION Macrocyclic ligand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pplications in ion transport, ion separation and as models in biomimic researches[1~7]. The synthetic methods of macrocyclic ligand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8]. The first one is synthesizing free ligand, then forming the metal complexes; the second is template synthesis; and the third is synthesizing the end-off or side-off precursor ligand, then c…  相似文献   
230.
采用UHF及UMP_2方法,对~1Σ~+Ni─CO分子簇的成键机制进行了从头算研究。计算表明,在σ空间,Ni~1S(d~(10))导出态的主要成键特征是CO5σ→Ni4s的授键作用;而Ni~1D(d~9s~1)导出态的主要特征是4sp_σ极化。在~1Σ~+Ni─CO分子簇中总的成键机制是:d~(10)导出态中π反馈作用大于σ授键作用;而d~9s~1导出态中σ授键作用强于π反馈作用。由于接受配键机制一定伴随着轨道之间的重叠,因而为了给出合理的M─L作用分析,进行补偿计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