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660篇
化学   1293篇
晶体学   89篇
力学   155篇
综合类   180篇
数学   315篇
物理学   9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51.
New diterpenoid glucosides from Siegesbeckia pubescen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lants of the genus Siegesbeckia are annual herb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and temperate zones and they are used a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treat rheumatic arthritis, hypertension, malaria, neurasthenia and snake-bite in China. In previous papers, we reported on five new ent-kaurane and ent-pimarane diterpenoids, siegesbeckioside, siegesbeckiol and siegesbeckic acid1, orientalin A and B, and eight know compounds2,3.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  相似文献   
152.
环境铅接触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环境中的铅污染已成为严重的问题。从铅的性质和存在。环境铅的接触,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铅中毒的治疗和预防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强环境中的铅研究工作。寻求解决铅污染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3.
CommentThebiologicalrelevanceoftyrosinenitrationisasubjectofmuchinterest,becauseextensiveevidencesupportsformationof3鄄nitrotyrosineinvivounderavarietyofdifferentpathologicalconditions.Nitratedtyrosineresiduesarewidelyconsideredasbiomarkersfortheinvolveme…  相似文献   
154.
报道了微晶萘负载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PMBP)微型柱分离预富集与电热蒸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ETV-ICP-AES)联用测定痕量稀土元素(Sc,Y,La和Yb)的新方法.试验了影响分离/预富集待测物的各种因素(包括溶液酸度、流速、试样体积、微柱尺寸);研究了吸附有待测物的微晶萘的溶解方法及共存元素对分离/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检出限为14pg/mL(Sc),32pg/mL(Y),190pg/mL(La)和26pg/mL(Yb),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3.5%,4.8%和3.4%(n=9,c=10ng/mL).本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Sc,Y,La和Yb)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5.
研究了奎宁作手性修饰剂修饰的负载型纳米铑簇合物催化剂 (Rh/ PVP-γ-Al2 O3)催化丙酮酸乙酯不对称氢化反应 ,在该反应中手性修饰剂奎宁不仅具有手性诱导作用 ,而且还有明显加速反应的作用 ;载体γ-Al2 O3在促进提高催化剂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 [2 0℃ ,7.0 MPaH2 ,c(奎宁 ) =3 .86× 1 0 - 3mol/ L,四氢呋喃作溶剂 ]下 ,丙酮酸乙酯不对称加氢的转化频率 (TOF)为871 h- 1 ,对映选择性达到了 5 4.7% ;反应温度降低到 3℃时 ,对映选择性达到 5 9.2 % .  相似文献   
156.
水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了卷烟生产的多个环节。水在自然条件下以分子簇的形式存在,多种处理方式可以改变水分子团簇的大小。本文以17O-核磁共振法为水分子团簇的表征手段,以自来水为水源,考察了氢气、远红外辐射陶瓷球、反渗透、磁场四种处理方法对水分子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处理方式均能使一定量水分子由氢键结合态变为自由态,从而使水分子簇变小。不同处理方法对液态水缔合结构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氢气处理>远红外陶瓷球处理>反渗透处理>磁场处理。同时,对氢气处理效果的时效性进行了考察,随着放置时间增加,部分自由态水分子再次转变为氢键结合态,水分子簇尺寸变大,但三天后仍保留了一定处理效果。本研究表明氢气处理为四种处理方式中最优的水处理方式,具有提升烟草行业生产用水品质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7.
利用水热法,以2-(4-羧基-苯基)咪唑-4,5-二羧酸(H3L)为主配体,在辅配体1,10-菲咯啉(1,10-phen)和1,4-二(1-咪唑基)苯(dib)的调控作用下得到2个新的镉(Ⅱ)配合物:[Cd2(HL)2(1,10-phen)2(H2O)2](1),{[Cd (HL)(dib)0.5(H2O)2]·2H2O}n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Hirshfeld表面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量化计算对12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配合物12均属于三斜晶系和P1空间群,且1为零维结构,2为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8.
为探究更高预热温度下(1000℃)半焦预热燃烧工艺的降氮潜力,在两段电炉串联组成的沉降炉系统上考察了预热温度(600-1400℃)、燃烧温度(1200-1400℃)和过量空气系数(α=0.6-1.4)对半焦燃烧NO释放和燃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预热温度(1000℃)能够同时降低NO排放和提高燃尽率,并且富燃料工况下,预热温度升高带来的NO降低幅度比贫燃料工况下降低幅度大,预热温度从800℃升高至1400℃时,NO降幅最大可达74%(α=0.6),明显高于贫燃料条件下NO降幅20.6%(α=1.4)。但是,富燃料工况下,预热温度升高带来的飞灰含碳量降幅比贫燃料工况下降低幅度小,贫燃料条件下飞灰含碳量最大降幅为26.8%(α=1.4),高于富燃料条件下降幅15.95%(α=0.6)。对于燃烧温度对半焦燃烧NO释放的影响,发现存在一临界过量空气系数α=1,当过量空气系数高于该临界值时,随燃烧温度提高,NO排放量增加,当过量空气系数低于该临界值时,随燃烧温度的提高,NO排放量减小。  相似文献   
159.
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的准确测量对于癌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多元素同时检测等优点,但用于血清中低丰度蛋白的检测时,检出限常不及荧光检测法,因此,提高ICP-MS免疫分析测量低丰度蛋白质时的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增强液能很大程度增加Eu信号强度,选取醋酸、醇类、EDTA三类有机试剂模拟增强液来探索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酸性体系能增加目标元素在基体中的稳定性,减少其在管壁的吸附;碳原子或分子容易接受电子提高Eu的电离效率;EDTA能与金属离子结合,减少吸附,但同时EDTA与其它金属结合引入更多的干扰,从而使空白信号增大,5% HAc既能满足酸性要求也能满足含碳量要求,作为基体时铕的灵敏度最高,同时也不影响空白信号.因此选择5% HAc作为解离液,并应用于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600 μg/L,检出限为0.57 μg/L,采用基体改进ICP-MS测量人血清中AFP的含量与TRFIA测量结果一致,且精密度要优于TRFIA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0.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被扰动后其代谢产物种类、数量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理念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动态观念非常一致,目前很多工作已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复方及配伍规律等研究中,有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代谢组学的主要分析技术平台,该文综述了近3年来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不同分离技术的特点及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