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2篇 |
免费 | 272篇 |
国内免费 | 59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003篇 |
晶体学 | 44篇 |
力学 | 88篇 |
综合类 | 33篇 |
数学 | 157篇 |
物理学 | 7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112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115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 继而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PRGO-Fe3O4). 采用X射线衍射(XRD)、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选区电子衍射(SAE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 考察了pH值、 接触时间、 吸附材料用量、 共存物质、 GO的还原、 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Mn(Ⅱ)吸附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PRGO-Fe3O4中Fe3O4颗粒分布均匀, 大小为15~20 nm, 剩磁和矫顽力均很小. 因Fe3O4颗粒的锚定作用, 石墨烯片层很薄, 使PRGO-Fe3O4对Mn(Ⅱ)表现出高效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当pH=7、 PRGO-Fe3O4用量为500 mg/g时, 对201.3211 mg/L的Mn(Ⅱ)溶液仅3 min即达吸附平衡, 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9.35%和404.49 mg/g, 磁分离仅需10 s, 经5次循环吸附后, 容量保持率为首次的78%. 机理与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吸附为吸热、 自发的单层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92.
按文献方法合成了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并对其结构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以H_6[P_2Mo_(18)O_(62)]和H_8[P_2Mo_(17)Cr(OH_2)O_(61)](简写为P_2Mo_(18)和P_2Mo_(17)Cr)为效应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效应物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_2Mo_(18)和P_2Mo_(17)Cr对酪氨酸酶二酚酶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测定抑制酪氨酸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482±0.009)mmol/L和(0.503±0.011)mmol/L。动力学分析表明,P_2Mo_(18)和P_2Mo_(17)Cr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的竞争型,抑制常数K_I分别为0.212和0.249 mmol/L。其中,综合考虑IC_(50)值和抑制常数,P_2Mo_(18)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略优于P_2Mo_(17)Cr。 相似文献
193.
合成了5种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Na_7PMo_(11)M(Ⅱ)O_(40)(M=Mn,Fe,Zn,Co,Ni)(简写为PMo_(11)M(Ⅱ)),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而运用牛津杯法研究了这5种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和母体H_3PMo_(12)O_(40)(简写为PMo_(12))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并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得了这些(共6种)化合物对上述4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对4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对2种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对2种杆菌的抑制效果。其中(Na_7PMo_(11)M(Ⅱ)O_(40)(M=Ni,Mn,Zn)对4种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其它3种化合物。综合考虑,本研究能够为多金属氧酸盐用于果蔬的防腐保鲜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94.
以4-甲酰基三苯胺和1,10-菲咯啉-5,6-二酮为原料,经过缩合、甲基化等反应合成了配体N-甲基-2-(4-二苯胺基苯基)咪挫并[4,5-f][1,10]-菲咯啉(TPAPhen),再与Fe~(2+)配位得到配合物[Fe(TPAPhen)_3](BF_4)_2,最后经过电化学聚合在ITO玻璃表面制备了新型电致变色材料poly-Fe(TPAPhen)_3。在外加电压作用下,poly-Fe(TPAPhen)_3聚合物薄膜表现出多种颜色变化和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尤其是在721 nm处的光学对比度高达86%,着色效率高达971 cm2·C~(-1),并且表现出较快的响应速度(着色时间:2.6 s,褪色时间:5.3 s)。 相似文献
195.
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花状Bi_2WO_6与TiO_2和Bi-TiO_2相复合的光催化剂,并使用新型LED节能灯为光源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研究发现,粉末态Bi_2WO_6显示出花状结构,但无光催化氧化活性,而将Bi_2WO_6粉末与TiO_2和Bi-TiO_2复合后,两者相互作用所形成异质结结构形态,尤其Bi_2WO_6/Bi-TiO_2催化剂,所制样品展示出更佳的催化氧化活性,而经浸渍法所得样品几乎无光催化氧化活性,催化剂随着TiO_2和Bi-T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催化剂显现出不尽相同的氧化活性规律,其中Bi_2WO_6与Bi-TiO_2质量比为1∶2样品表现最佳,36 h催化氧化甲醛转化率高达92.2%,甲醛浓度低于我国居室空气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且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6.
本文结合近年来亲金属作用研究领域的进展,针对本课题组在环三核亚铜配合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两个铜(I)–铜(I)作用相差悬殊的体系。一是通过构筑具有环三核单元的三棱柱笼状配合物,确认在正堆积模式下即使环三核单元之间亲铜作用极弱依然可以在磷光发射态中产生强亲铜作用,且通过配体的预留配位点与Cu_2I_2簇连结从而得到自校准大范围发光温度计;二是通过与亲铜作用正交的Br―Br卤键,实现环三核亚铜配合物前所未有的极短铜(I)–铜(I)距离,通过各种电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其本质。结果表明即使当铜(I)–铜(I)距离很接近铜的范德华半径和时,其本质依然为闭壳层作用,而Br―Br作用总为闭壳层作用,且该体系中最强的Br―Br作用很好地体现出一个Br原子的σ穴和另一个Br原子的负静电势区域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97.
结合大学化学的教学现状,针对学生的需求,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习题课的重要性和相关问题。从教师素质、班级规模、教学方法、习题构建与讲解以及考试等不同角度提出有效提高习题课效率的策略。进一步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习题课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案例,以期促进大学化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99.
针对目前指标体系在构建和评价方面缺乏统一理论与方法这一现状,在不考虑具体评价问题的基础上,对一般意义上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原理与评价方法研究.从时间维、方法维和逻辑维三方面对构建方法进行了阐述;建立了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以合理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为依据,定量地分析了体系的完备性和指标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0.
讨论了一类无穷维Hamilton算子的Fredholm性,由于无穷维Hamilton算子是分块算子矩阵,将它的Fredholm性用它的元素算子的某种组合来描述,给出了无穷维Hamilton算子是Fredholm算子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