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8篇
  免费   1238篇
  国内免费   2344篇
化学   4763篇
晶体学   223篇
力学   488篇
综合类   292篇
数学   905篇
物理学   31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3,6-二氯水杨酸生产废水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NDA-77吸附树脂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脱附效果。经树脂吸附处理,废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2,5-二氯苯酚和3,6-二氯水杨酸均得到去除,总有机碳(TOC)由210mg/L降为20mg/L以下,吸附饱和的树脂可采用稀碱液实现完全再生。经吸附处理去除有机物后,废水中含有20%的KCl,可进入工厂现有的KCl隔膜电解装置,用于KOH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2.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固相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接枝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丙烯(PP)大分子链上。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E)测定了PP和接枝物PP-g-(GMA-St)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 表明固相接枝PP反应条件为[GMA/[St]=2,反应3.5h,加入GMA 10份,BPO 5份。St的加入有助于GMA与PP的接枝,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3.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0.5 mol•L-1 NaOH水溶液中铂电极上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中伴随的电位振荡行为. 两个糖体系的电位振荡过程伴随EQCM频率的同步振荡响应, 而乙醇体系中相应的频率响应却非常小;三个体系振荡过程的同步动态电阻响应均很小, 表明振荡过程频率响应主要为质量效应. 虽然葡萄糖和半乳糖结构相似, 电位和频率振荡的幅度相当, 但频率波数和周期明显不同, 表明电位振荡行为对两者呈现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 本文也讨论了相关振荡机理和NaOH浓度效应及碱性介质中铂电极电化学过程, 提出了所形成的铂氧化物主要是PtO2-3H2Oad以及两糖体系振荡过程中糖酸根阴离子伴随着高/低电位在铂电极上吸/脱附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4.
纳米银掺杂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金属纳米颗粒因其粒子尺寸小(1 ̄100nm),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大而具有量子尺寸效应[1]、小尺寸效应[2]、表面效应[3]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4]等,从而出现了不同于常规固体的新奇特性,如:光学性质、磁性质以及电磁学性质[5],使其在催化、信息存储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6]。虽然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有很多[6],但是由于纳米尺寸的金属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容易发生聚集,所以如何保持其稳定性依旧是比较困难的问题。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人们正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  相似文献   
195.
Zr-MCM-41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Zr(NO3)4·3H2O为锆源,通过直接合成法得到了Zr-MCM-41介孔材料,考察了不同Zr/Si摩尔比对样品的影响,其中Zr/Si的摩尔比最大为0.25。随着Zr/Si的摩尔比的增加,2θ=2°附近的100晶面的衍射峰强度逐渐降低,当Zr/Si摩尔比大于0.25后得不到介孔Zr-MCM-41材料。对所得样品采用XRD、TG-DTA、N2吸附 脱附几种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6.
This roadmap demonstrates a series of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such as graphene, black phosphorus, oxides,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chalcogenides, bismuth-based layered compounds, MXenes,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nd others, for environmental catalysis.  相似文献   
197.
几种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芳醚和聚芳硫醚两类聚合物都为热塑性的耐高温特种高分子材料 ,由于它们的加工性好、加工成型效率高 ,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这两类聚合物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它们的主链都含苯环、酮基或砜基 ,而聚芳醚类聚合物的柔性基团为醚键 ,聚芳硫醚类聚合物的柔性基团为硫醚键 ,但由于氧和硫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元素 ,原子结构仍然相似 ,因而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研究它们的性能差异对于改进聚合物性能以及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设计将有一定的帮助。在这两类聚合物中 ,国内已商品化生产的品种有PEEK、PES和PPS ,有…  相似文献   
198.
冠醚液晶出现至今仅十几年,由于其具有冠醚和液晶的各种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1.我们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5种酸胺型冠醚液晶分子(4—8),其中3种分子(4-6)具有液晶性.合成路线如下:1结果与讨论合成样品4-8经IR、MS、‘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用DSC和Texture图测定了4-6的液晶性质,其结果见图1.化合物7、8无液晶性,分子长径比分别为5.8:I,满足一般律状向列液晶分子长径比的要求.当在其分子链中增加1个苯环(5、6)时,分子的刚性链比例增大,整个分子的刚性增加,则具有液晶性.双臂型冠醚液…  相似文献   
199.
调制式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一种新的热分析技术--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示(Modulated Differentail Scanning Calorimetry)。对其工作原理,优点及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200.
A robust and sensitive non-enzymatic chemiluminescence (CL) imaging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e method a fast-emitting CL reaction is tuned to furnish a slower-emitting reaction suitable for simple CL imaging. Typically, non-enzymatic CL reactions between luminol or fluorescein and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by KCN as catalyst, were rather fast and unsuitable for CL imaging; the speed of the reactions could, however, be reduced substantially by changing KCN for CH(3)CN or benzonitrile. Light emission from the tuned CL reaction was intense and long-lived, and even with a simple arrangement high sensitivity could be achieved. The maximum CL peak was reached after approximately 1.5 min in the presence of 25% acetonitrile, and as little as 16 fmol commercial isoluminol-labeled streptavidin was detected and visualized on either microplate or membrane. The approach was further illustrated by imaging of DNA on a membrane and of antibody on a microplate by use of biotin-streptavidin chemistry. Overall, this simple, economical, and sensitive CL imaging system is expected to be very useful in biochemical analysis, and greatly complements currently used enzyme-based CL imaging methods, especially in routin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