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化学   21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2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Generalizations of perturbed Ostrowski type inequality for functions of Lipschitzian type are established. Applications in numerical integration and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re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42.
利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分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粒子中质比与碎片中质比的比值即同位旋分馏强度灵敏地依赖于对称势,而对同位旋相关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依赖很弱.同位旋分馏对对称势的灵敏主要来自于气相部分,而液相部分对对称势不够灵敏.气相部分灵敏地依赖于对称势是直接造成同位旋分馏强度对对称势灵敏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讨论了各种液相部分的取法,其结果表明不同取法对以上结论的影响不大.因此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可以直接比较从而提取对称势的知识.并对引发同位旋分馏的动力学的起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3.
准位相匹配铌酸锂波导倍频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标量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周期性极化的铌酸锂光波导中模折射率和模场分布,并在计算中引入铌酸锂晶体折射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准位相匹配铌酸锂波导倍频效率与极化反转光栅周期、基频光波长、波导器件温度等关系.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波导制作参数与倍频效率、光栅周期与晶体温度,以及温度带宽与光栅通光方向长度等关系,进而对铌酸锂波导倍频器件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铌酸锂 光波导 准位相匹配 有限元  相似文献   
44.
利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动量相关的状态方程对原子核阻止基于两体耗散的同位旋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原子核阻止对同位旋相关和同位旋无关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两体耗散)的差值强烈地依赖于动量相关势,即在有动量相关势的情况下原子核阻止对同位旋相关和同位旋无关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差值大于没有动量相关势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动量相关作用明显地提高了原子核阻止对于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灵敏性.因此,在考虑动量相关势的情况下,原子核阻止可以更准确地作为提取同位旋相关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一个探针.  相似文献   
45.
在"高等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实例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论语言与实验语言之间搭建桥梁,借助计算机"可视化"手段向学生展示实体实验难以描述的抽象概念。本课程从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出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7个实例,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单分子的分子光谱、化学反应路径和溶液的微观异质性,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形象化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显著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了理论脱离实践的现状。  相似文献   
46.
采用水热方法,用半刚性三羧酸配体(H3cpta)和菲咯啉(phen)或2,2''-联吡啶(2,2''-bipy)与CoCl2·6H2O反应,合成了一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o(μ2-Hcpta)(phen)(H2O)]n1)和一个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o3μ5-cpta)2(2,2''-bipy)2]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一维链状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状结构通过C-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而配合物2具有由三核钴单元构筑的二维层状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2中相邻钴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7.
潘楠  黄平  黄龙刚  雷鸣  刘文军 《物理学报》2015,64(9):90504-090504
由于变系数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增益、色散和非线性项都是变化的, 根据方程这一特点可以研究光脉冲在非均匀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本文利用Hirota方法, 得到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解析暗孤子解. 然后根据暗孤子解对暗孤子的传输特性进行讨论, 并且分析各个物理参量对暗孤子传输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 通过调节光纤的损耗、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都能有效的控制暗孤子的传输, 从而提高非均匀光纤中的光脉冲传输质量. 此外, 本文还得到了所求解方程的解析双暗孤子解, 最后对两个暗孤子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本文得到的结论有利于研究非均匀光纤中的孤子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8.
Four new heteroleptic ruthenium sensitizers [Ru(4,4'-carboxylic acid-2,2'-bipyridine)(L)(NCS)(2)] (L = 5,5'-bis(4-octylthiophen-2-yl)-2,2'-bipyridine (1), 5,5'-bis(N,N-diphenyl-4-aminophenyl)-2,2'-bipyridine (2), 5,5'-bis(5-(N,N-diphenyl-4-aminophenyl)-thiophen-2-yl)-2,2'-bipyridine (3) and 5,5'-bis(4-octyl-5-(N,N-diphenyl-4-aminophenyl)-thiophen-2-yl)-2,2'-bipyridine (4))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by physicochem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and utilized as photosensitizers in nanocrystallin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s). The λ(max) of the 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MLCT) absorption of these four ruthenium dyes (527 nm for 1, 535 nm for 2, 585 nm for 3 and 553 nm for 4) can be tuned by various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of the ancillary ligand and it was shown that increasing the conjugation length of such ligand reduces the energy as well as the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the MLCT band. The maximum incident photon to curre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IPCE) of 41.4% at 550 nm, 38.6% at 480 nm, 39.4% at 470 nm and 31.1% at 480 nm for 1-, 2-, 3- and 4-sensitized solar cells were obtained. Respectabl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of 3.00%, 2.51%, 2.00% and 2.03% were realized, respectively, when the sensitizers 1, 2, 3 and 4 were used in DSSCs under the standard air mass (AM) 1.5 sunlight illumination (versus 5.9% for standard N719).  相似文献   
49.
Nanowire solar cells: Pt nanoparticle (PtNP) decorated C/Si core/shell nanowire photoelectrochemical solar cells show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10.86 % and excellent stability in aggressive electrolytes under 1-sun AM 1.5 G illumination. Superior device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by improved surface passivation of the nanowires by carbon coating and enhance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by PtNPs.  相似文献   
50.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中子(质子)发射的同位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对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中子和质子发射的同位旋效应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有动量相关作用条件下,在很宽的能量和碰撞参数范围内,缺中子碰撞系统的中子(质子)发射数强烈地依赖于同位旋相关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而较弱地依赖于对称势.在对丰中子碰撞系统的研究中,上述规律减弱.这样就可以通过实验上对缺中子碰撞系统的中子(质子)发射数的探测,来提取介质中同位旋相关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