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2篇 |
免费 | 1265篇 |
国内免费 | 204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037篇 |
晶体学 | 366篇 |
力学 | 437篇 |
综合类 | 164篇 |
数学 | 931篇 |
物理学 | 30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239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205篇 |
2018年 | 208篇 |
2017年 | 274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301篇 |
2014年 | 375篇 |
2013年 | 467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472篇 |
2010年 | 488篇 |
2009年 | 506篇 |
2008年 | 615篇 |
2007年 | 516篇 |
2006年 | 527篇 |
2005年 | 431篇 |
2004年 | 319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203篇 |
2001年 | 279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40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光纤化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分支,结合了化学和光学的相关技术,将化学制膜、光纤技术以及化学分析中的分光光度法、拉曼光谱、荧光光谱、折射率检测等方法相融合,以其微型化,抗电磁干扰,传输信息量大,拥有自身参比等特点不断向前发展。简要综述了光纤化学传感技术研究近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对光纤pH化学传感器、光纤离子化学传感器和光纤气体化学传感器进行了介绍。简要分析了常见的敏感膜制备方法如化学键合法和溶胶凝胶(sol-gel)等方法。新型光纤——微结构光纤的出现为光纤化学传感器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由于其具有大的内表面积,结构设计灵活多样,光纤内部提供感应场所等特点,快速度成为光纤化学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对微结构光纤衍生而来的新型光纤化学传感器进行了详细评述, 最后对光纤化学传感器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PN结物理特性综合实验原理,利用绘图软件Matlab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PN结伏安特性函数表达式和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间关系的拟合曲线,计算了常温下玻尔兹曼常数和PN结温度传感器灵敏度及T=0 K时的半导体近似禁带宽度。 相似文献
13.
14.
溶液样品温度对ICP光源发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光电检测法研究了溶液样品温度在20,40和60 ℃条件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发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温度的提高,元素钡、铜和锌的谱线强度有明显的增强。观察了在不同溶液温度下,谱线强度随光源观察高度和载气压力的变化规律, 发现温度的提高使最佳观测高度位置降低,而最佳载气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储存环中各种元件误差的存在, 机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设计模式有一定的偏差. 目前广泛开展的响应矩阵方法研究, 可以分析出磁铁元件以及束流位置测量元件的误差, 使束流基本参数得到校正. 介绍了用响应矩阵分析方法, 在BEPC储存环上进行的局部轨道校正的实验研究, 以及BEPC储存环束流参数校正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陶瓷微滤膜的过滤机理,分析了膜污染的现状及其影响陶瓷微滤膜膜通量的因素,总结了陶瓷微滤膜的应用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波长TEA CO2激光器,不仅具有良好的空间重叠性,而且具有比较理想的时间同步性.该激光器由两个空间上部分重叠的光栅和一个锗镜构成光栅-平面腔,两个光栅前后放置,相互利用,共同建立双频振荡,由锗镜输出双波长激光.通过改变两光栅的有效面积,对两输出脉冲空间重叠性进行调节;通过改变两光栅的角度形成的失谐缩小输出脉冲的时间间隔,达到时间同步性.实验表明,可以在空间重叠性的基础上使两输出脉冲的时间间隔由1 000 ns调整到200 ns.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现场生产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将薄层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GD)生产中蒸汽腔发育分为横向扩展和向下运移两个过程,并进行简化处理预测SAGD生产指标.联合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周围地层散热模型得到一个描述蒸汽腔发育的综合表达式,该方程属于典型的第二类Volterra积分函数.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对Volterra积分函数进行半解析求解,最终得到不同时刻蒸汽腔发育状态.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CMG Stars的计算结果对比,整体误差小于5%.新模型可以方便简单地预测SAGD生产中蒸汽腔发育过程和生产动态指标,从而确定SAGD生产的极限油藏参数和合理的注采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