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88篇
  免费   17045篇
  国内免费   24520篇
化学   62450篇
晶体学   3006篇
力学   6211篇
综合类   2508篇
数学   12918篇
物理学   39660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1069篇
  2022年   2796篇
  2021年   2978篇
  2020年   3122篇
  2019年   3135篇
  2018年   2858篇
  2017年   3744篇
  2016年   3396篇
  2015年   4434篇
  2014年   5461篇
  2013年   6982篇
  2012年   7493篇
  2011年   7975篇
  2010年   7128篇
  2009年   7437篇
  2008年   8152篇
  2007年   7145篇
  2006年   6936篇
  2005年   5709篇
  2004年   4340篇
  2003年   3350篇
  2002年   3306篇
  2001年   3223篇
  2000年   3147篇
  1999年   2014篇
  1998年   1141篇
  1997年   936篇
  1996年   860篇
  1995年   753篇
  1994年   780篇
  1993年   686篇
  1992年   639篇
  1991年   442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355篇
  1987年   284篇
  1986年   276篇
  1985年   193篇
  1984年   170篇
  1983年   161篇
  1982年   113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84篇
  1979年   105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30篇
  1974年   18篇
  1965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毛细管离子交换电色谱的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伟  胡平 《分析化学》1997,25(10):1132-1137
在离子交换毛细管色谱柱上实施电色谱,并对其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75μm(i.d.)20cm的毛细管强阳离子交换柱(3μm)以NaH2PO4-H3PO4缓冲液为淋洗剂,紫外柱上检测(214nm)考察了流动相的pH值,有机改性剂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pH溶质的流出次序发生改变,随着有机改性剂含量增加,溶质的保留时间减小,而电渗流却增大,同时,对分离的柱效和方法的重现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992.
GC-MS测定人血清中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在人血清中的含量水平。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选择离子检测(GC-MS-SIR)技术,结合有机溶剂提取,高速离心去蛋白和低温浓缩的方法测定103份健康人血清中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和酞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测定结果提示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已进入人血清,DBP约为7.10 mg.L-1,DEHP约为6.78 mg.L-1,大部分人体内已有一定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993.
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晶体的合成、结构与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Using TiCl4 and urea as the raw materials and nanometric carbon black as plate, nanometric mix-crystals of rutile and anatase TiO2 were prepared at 100 ℃ for 10~180 min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pH on the ratio of nanometer TiO2 mix-crystals were also discussed. TEM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TiO2 is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particles is 20 nm. XRD and TG-DTA were also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nanometer mix-crystal materials. The photocatalytic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mix-crystal material has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reactivity. After being irradiated under the sunlight for 40 min, the compound can completely degrade the acid-red 3R.  相似文献   
994.
氨基酸与钠离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中常常观察到钠离子与一些多肽或蛋白质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这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可能与生物的一些功能和活性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结合作用,我们应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与钠离子在溶液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中发现脯氨酸和苯丙胺酸与钠离子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在SARS-CoV的核酸检测方法中,由于普遍缺乏安全、稳定、特异的内对照,而不能对样品处理、反转录、扩增以及定量检测实施全程监控。构建的病毒样核蛋白颗粒内对照,能够对SARS-CoV临床检测实施监控。本文通过克隆1.7Kb大肠杆菌噬菌体MS2的装配蛋白和壳蛋白基因以及SARS冠状病毒经过突变产生的270bp内对照片断,并将这些基因连接到载体pTrc99a上表达,进行纯化、定量分析、RT-PCR检测和稳定性试验。获得SARS内对照病毒样核蛋白颗粒,在人血清和SM缓冲液中37℃稳定性可达到30天,能抵抗核糖核酸酶降解。将内对照颗粒加入临床样本中一同检测,能够对检测的全过程(样品处理、反转录和PCR)有效进行监控,与SARS-CoV没有交叉反应。研究表明制备的该病毒样核蛋白颗粒稳定、安全、可靠,可作为SARS冠状病毒RT-PCR检测、定量分析的有效内对照参考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降铅冲剂对低水平铅暴露仔鼠血铅及脑铅的影响,为评价降铅冲剂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仔鼠60只,体质量80~100 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EDTA对照组、降铅冲剂低剂量组、降铅冲剂中剂量组、降铅冲剂高剂量组;造模后开始给药,EDTA对照组给CaNa2EDTA注射液10(mg/kg)/d腹腔注射,降铅冲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降铅冲剂5(g/kg)/d、10(g/kg)/d、20(g/kg)/d的剂量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给药共30 d。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仔鼠血铅、脑铅。结果:(1)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血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01),经过30 d的治疗后,各治疗组的治疗后血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脑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各组脑铅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降铅冲剂低、中剂量组的脑铅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结论:降铅冲剂能显著降低低水平铅暴露仔鼠的血铅和脑铅含量,其综合疗效优于CaNa2EDTA。  相似文献   
997.
膜载体酶标记dip-stick快速检测西维因的痕量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研发了一种快速、灵敏的膜载体酶标记dip-stick农残西维因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带正电尼龙膜(Millipore)为固相载体,将西维因抗体包被于膜上,包被有抗体的膜插入含有西维因和西维因酶标抗原的混合液中竞争反应10 min后直接目视判断分析结果。该方法的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5 min,对西维因的检出限可达到10μg.L-1,且稳定性较好。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可作为品质控制和快速定性检测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98.
结合课题组近期的相关研究,对固体CD光谱在手性配合物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手性样品固体CD光谱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四对手性席夫碱M(II)(M=Ni、Cu)配合物的固体和溶液CD光谱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配合物的手性构型在固液相中保持一致,但其固液CD光谱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相应配合物在固体和溶液相中的四面体扭曲或构象的微妙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方法掺杂Au对纳米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紫外辐照法制备了掺杂不同Au含量的α-Fe2O3纳米粉体,并制作了旁热式厚膜型气敏元件.用XRD、TG-DTA和TEM技术对纳米晶的晶型、晶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方法、Au含量及焙烧温度对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掺杂适量Au后,都使α-Fe2O3的气敏性有了显著提高,其中采用共沉淀法,在400℃焙烧的Au质量分数为1.5%的α-Fe2O3的气敏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对苯二甲酸中微量杂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精对-苯二甲酸(PTA)中微量杂质4-羧基苯甲醛(4-CBA)、对-甲基苯甲酸(P-TOL)和苯甲酸(C7H6O2)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WAX-1柱,流动相为0.1mol/L NH3H2PO4 6%CH3OH,(pH4.5),检测波长为254nm。PTA中微量杂质4-CBA、P-TOL和C7H6O2的含量分别为0.59-235.20mg/kg、4.52-392.00mg/kg和0.28-24.55mg/kg时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7和0.9999。苯甲酸加样平均回收率99.03%,RSD0.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